RFID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8-08 13:38徐伟革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5期
关键词:提供商图书馆设备

徐伟革

(韶关市图书馆,广东韶关512000)

RFID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徐伟革

(韶关市图书馆,广东韶关512000)

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加大,人们对信息传递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基于磁条和条形码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传统服务也逐渐展现出其不足。因此,图书馆需引进高新技术,改变现有的服务窘境。RFID技术也被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这一技术是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简要阐述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使用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RFID技术;图书馆;智能系统;工作效率

1 背景阐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图书馆逐渐引进了RFID技术。RFID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现代图书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可以为图书馆读者提供便捷式的自主服务,在提高馆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释放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在应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对其进一步研究。

2 RFID技术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2.1 RFID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射频的识别技术,它是利用微波合理改造图书馆的门厅、各个书库和阅览室,利用独立射频自动识别的一种技术,是一种智能识别管理系统。一般情况下,无线射频在工作中无需人工干涉,所以,针对恶劣的环境和高速运动的目标物体,利用它均能完成有效的多标签识别,且操作简单、便捷。目前,该技术被应用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医疗管理和数据统计等方面。

2.2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2012年,我国正式将RFID技术投入到图书馆应用中的机构不超过200家,其中,公共图书馆140家,高校图书馆60家。投入高频RFID的比例为75.36%,超高频RFID的比例为24.64%.2010年,全国应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只有50家,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分别占比为75%和25%.从以上文献调查数据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RFID技术出现的前几年,国内大多数图书馆持观望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应用RFID,大家都希望采用新兴的智能技术改变图书馆的发展势态,提升图书馆的知名度。

3 RFID技术图书馆应用现状分析

3.1 应用现状统计过程

笔者通过网络访问、邮件咨询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图书馆RFID应用现状,选择9家最大的RFID提供商作为访问咨询对象,采用多种方式统计这9家RFID提供商服务于图书馆的情况。经过长期的邮件沟通和资料收集,从9家RFID提供商中获取了489个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的案例,经过重复率分析,从中提取了427个可用的无重复案例。最后,针对这427个无重复案例进行关联分析和统计分析,获取其发展趋势。

3.2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截至2015年底,我国成功使用RFID的图书馆至少有427家。图1给出了不同年份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的走势。

图1 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统计走势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2006年,有图书馆最早采用RFID技术;在2006—2010年间,应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递增平缓;2010年后,RFID技术应用进入拐点,每年的递增量超过80%以上,应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越来越多。进入2016年,相信图书馆RFID技术的应用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明朗。出现这个发展趋势,不仅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应用成功案例,还因为RFID设备的价格不断降低,给图书馆普及应用RFID技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针对高频和超高频2种设备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的比较数据可以分析出,公共图书馆更多地选用了高频RFID,而高校图书馆则采用了超高频RFID设备。这与图书馆的构建策略和图书馆的经费开支有较大的关系。不同图书馆对RFID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主要由其需求分析获得,主要的RFID技术设备包括自主借还书设备、推车式移动盘点设备和图书分拣系统。另外,大部分图书馆采用智能技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市场价值和相关性能。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RFID设备的选择上也有较大的区别。

图2 不同类型图书馆采用不同类型RFID技术

4 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的建议

针对图书馆应用RIFD智能设备技术的前景问题,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在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交替变革期间,会出现一些老用户流失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这部分流失用户受制于自身的年龄和知识层面的限制,对新兴技术会有一定的排斥。针对这部分用户,工作人员可以在图书馆中定期开展科技讲座,普及智能技术和图书馆RFID应用知识,尽可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以此留住老用户。另外,还应该定期开展“如何使用RFID设备”的讲座,并配有专业咨询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演示。

新兴智能技术带来的用户增多,使得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抵触心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图书馆分阶段建立RFID系统,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一体化建设,实现高效率、低成本投入的目标。另外,重新建立的RFID系统的体制不同,图书馆没有完成合理的调度安排。鉴于此,今后建立RFID智能系统的图书馆,应该尽量快速完成建立,完成新旧版本的更替。重新建立RFID智能系统后,需要重新建立人员调度系统,完善体制改革。

图书馆建立RFID智能系统后,需要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对于色盲人群,可以采用其他标志代替颜色,作为区分替代物,让色盲人群也能够顺利完成操作;对于聋哑人群,则可以使用手势标志代替语音标志;对于残障人员,应该有相应的工作者为其提供专门的引导服务。

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主要有2个:①数据来源较多,导致RFID处理数据时出错;②RFID设备与许多老式条码数据格式不兼容,出现异构现象。对于第一个兼容性问题,一般可以建立中间件完成数据格式的转换,从而屏蔽硬件的复杂性。为了确保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文献管理系统的无缝链接,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基于SIP2的数据交换协议,实现系统与图书馆其他管理软件的数据交换,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步性和实时性。结合笔者所在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图书馆自主开发了SIP2(Standard Interchange Protoclo V2.00)接口交换程序,现主要应用在流通自助机和标签转换系统功能上。对于第二个兼容性问题,管理者需要整理、合并、集成多个异构信息,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国内RFID设备提供商短缺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提供商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产品的种类、功能、层次参差不齐,图书馆机构不能同时得到最成熟的产品,研发成本也比较高。如果设备提供商之间建立起共赢精神,消除技术壁垒,将会形成双赢的局面,促进国内RFID设备的飞速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成功应用是文化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的创举,给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改造。它的出现为我国图书馆种种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效果的完善提供了巨大的价值。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借还系统、图书防盗系统、图书智能清点系统和标签转换系统的建设成为了可能,它们的建设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在图书馆的应用必将更加普及。

[1]宋岩.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反思[J].图书馆杂志,2016,35(8):76-81.

[2]宁璐.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实践——以北京农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S1):232-235.

〔编辑:白洁〕

G258.6;G250.7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5.153

2095-6835(2017)15-0153-02

猜你喜欢
提供商图书馆设备
调试新设备
2018年Q1公共云提供商 基础设施支出持续增长
图书馆
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承担问题
去图书馆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