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导入

2017-08-07 07:51许海涛
新课程·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孔乙己泰山鲁迅

许海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知识的增长、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发展、道德品质、审美意识的形成等,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课堂教学引入这个环节。常言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内驱力,从而为这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可见,目标导入十分必要。如果不重视导入这个环节,或马虎从事、粗糙料理,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有效地调动起来,处于消极被动的盲目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就差。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十分注意把握好语文目标导入这个环节,精心设计导入,比如有以诗导入、幽默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音乐导入、语言情景导入等形式多样的导入法,时见时新,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主要就语言情景导入、问题导入和音乐导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语言情景导入

根据语文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一节课开始时,用动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从而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份感情,投入到后面内容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学《雨中登泰山》一课时,采用语言情景导入法。一开始上课,就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说:同学们都喜欢游览吗?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气势雄伟、千姿百态的三山五岳,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在所有名山中,五岳为最,那五岳之首呢?就是泰山了。巍巍泰山拔地而起,《西游记》中的天宫南天门就取景于此,而只有攀登到泰山之顶,才能“一览众山小”,大家愿意去泰山之顶吗?好吧!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登泰山吧!说完这段话,相信我们的学生,眼里有神,情绪激动,跃跃欲试,赶忙翻开这篇课文。可见,学生被这动情的语言感染了。这些优美的语言、动情的词句,激起了他们心中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学生心中激荡、升腾。接着,板书课题说明本课的目标要求,带领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问题导入

目标导入不仅可以从激情、激趣着手,也可以从问题导入。使用问题导入法,不仅可以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孔乙己》是鲁迅的名篇。据鲁迅先生的学生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在他自己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而鲁迅先生为什么喜欢这一篇?学生对孔乙己及孔乙己所处的时代等问题都不知。而对这些问题,如果在上课时,就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鲁迅为什么喜欢《孔乙己》?(2)孔乙己的悲剧是谁造成的?(3)孔乙己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4)鲁迅先生是怎样塑造孔乙己这个形象的?这四个问题是围绕课文的教学目标、课文的重難点设计的:背景、写作手法、人物、主题。在课的开头提出问题,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不断步入新的求知境界,使学生在思考中独立地解决学习中应掌握的知识。

三、音乐导入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是艺术家。因课堂教学本身应讲究艺术性,只有艺术化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实,教师随时都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美”的教育。比如:美的语言、美的板书、美的动作等等。语文教学,虽不是音乐课,但可以创造出音乐的氛围,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美的享受,这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根据教材内容,用音乐导入,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教学《从宜宾到重庆》一课,可以用《长江之歌》导入。学生不但会静静地听,甚至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学生在歌声中感受着母亲河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巨变,感受着母亲河的磅礴气势和博大胸怀。这就给学生创造了美的氛围,使学生处于美的熏陶中,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急于想学习欣赏《从宜宾到重庆》。

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首先是学生学习要有学习主动性,有心理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性的激发,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意义十分重大。正如上面所述,好的目标导入有时可以引起学生的深思,而后激起联想;有时可以使学生放声开怀,兴趣盎然;有时又使学生感情奔放,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实践证明,这样的导入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有提高,所以,抓好目标导入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课前导入法虽然形式多样,但如果不加选择使用一种导入法,不仅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还会影响教学效果。怎样选择和使用目标导入法?一般来讲,抒情性的文章适合于音乐导入法或激情导入法;叙事性、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可用问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或图片导入法。总的说来,无论选择哪种导入法,都应与课文内容、文体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目标导入这一环节把握好了,对后面的教学就是一个推进。所以,教师对整个目标进行全面设计,毋庸置疑首先要考虑的是目标导入这第一步。

猜你喜欢
孔乙己泰山鲁迅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孔乙己(下)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