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穗玲,梁葵弟,郑秀丽
(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8)
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
陈穗玲,梁葵弟,郑秀丽
(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在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咯血停止时间、再次咯血率、咯血窒息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治疗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能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肺结核;咯血
咯血是肺结核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90%[1],患者大咯血后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咯血窒息,患者可因此造成死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通过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治疗中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2]。通过对我院结核病科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进行护理对比分析,本研究探讨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在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结核病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6-72岁,平均(55.24±6.35)岁;病程1-7个月,平均(3.75±0.64)个月;其中少量咯血12例,中量咯血11例,大量咯血7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4-71岁,平均(54.86±6.22)岁;病程1-8个月,平均(3.82±0.75)个月;其中少量咯血13例,中量咯血10例,大量咯血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肺结核的诊断标准。经X光片、痰涂片、结核杆菌培养、t细胞斑点试验检查确诊;排除伴有肝肾功能障碍、凝血障碍、有抗肺结核和药物止血治疗史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出血量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经止血处理后,给予氨甲环酸、酚磺乙胺、血凝酶等药物止血。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干预。
1.2.1 常规护理:⑴咯血护理: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减少运动;对患侧胸部进行物理降温;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将气管内的血块咯出,并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不可屏气,以免喉头痉挛,阻塞呼吸道。如果发生大咯血,要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积血,协助患者取15°-30°体位,轻拍患者背部,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利于将血块吸出。⑵窒息护理:患者发生窒息后,立即抬高床尾45°左右,叩击患者健侧背部,促进呼吸道内积血排出;对于神志不清且牙关紧闭的患者应撬开口齿,将舌根拉出,将口、鼻咽部位的血块吸出,如果患者仍然无法正常呼吸,应立即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⑶日常护理: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切忌过热和辛辣;培养患者按时排便习惯,不可用力排便;患者咯血期间需卧床静养,不宜剧烈运动或负重;咯血期间禁食禁水,可用温盐水漱口。
1.2.2 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⑴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开展咯血先兆健康指导,使患者了解呼吸困难、喉部发痒、咳嗽、烦躁等咯血先兆症状,一旦发生上述症状,需立即静卧休息,病侧卧位,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轻缓地进行咯血,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⑵心理疏导:肺结核患者咯血后,尤其是初次咯血者,常产生极度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甚至部分患者因对咯血恐惧,不敢咳嗽而导致屏息。为此,护理人员在加强相关健康宣教的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解除思想负担,克服对咯血的恐惧。
1.3 评价标准[3]显效:用药3天内咯血量10ml/d以下或完全消失,痰中没有新鲜血液,1周内无复发;有效:用药3天后,咯血间隔时间延长,每日咯血量10-100ml,1周内咯血停止,10天内无复发;无效:用药3天后,咯血量未见减少或>100 ml/d。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咯血情况 观察组的咯血停止时间、再次咯血率、咯血窒息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咯血情况比较[±s,例(%)]
表1 两组治疗后咯血情况比较[±s,例(%)]
组别咯血停止时间(d)再次咯血率(%)窒息率(%)死亡(%)观察组(n=30)2.39±1.062(6.67)1(3.33)0对照组(n=30)4.93±1.446(20.00)4(13.33)1(3.33)P<0.05<0.05<0.05<0.05
2.2 治疗护理效果 观察组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肺结核合并咯血发病凶猛,如果未能及时止血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除了立即止血以外,还要结合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及时与患者沟通使其掌握病情的变化。
当出血刚发生时,患者由于缺少心理准备,经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消极心态,影响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4]。因此,在护理中要针对患者的情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解除其思想负担。对患者加强日常活动、体位及排便等指导,减少咯血诱因。同时,对患者开展咯血先兆健康指导,以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早发现咯血先兆,早期予以有效止血,降低咯血发生率。另外,还要根据实际咯血情况,指导患者咯血方式,防止血块阻塞气道而窒息;在大咯血发生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抢救,预防咯血窒息发生[5]。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咯血停止时间、再次咯血率、咯血窒息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治疗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在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1]杜国庆.个体化护理对52例肺结核并发咯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9):2626-2627.
[2]胡燕.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5):440-441.
[3]孙玉姝.优质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7(12):136-138.
[4]滕艳婷.加强心理护理对改善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病人心理障碍的效果观察[J].家庭心理医生,2014,5(5):199.
[5]王燕.心理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1):1268.
R473.5
A
1004-6879(2017)04-0324-03
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