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防控与人才培养

2017-08-07 11:37曾骏文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15期
关键词:视光配镜眼科

青少年近视防控与人才培养

曾骏文

数据显示,我国5岁以上的总人口中,近视人数为4.5亿,高度近视患者高达3000多万。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超过70%,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一,且患病人数不断攀升。青少年近视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若无有效的政策干预,预计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

近视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因屈光检查及验配眼镜带来的经济负担。青少年近视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青少年近视防控缺乏部门联动,视光产业的监管缺乏卫生部门的参与,眼科与视光学科人才培养脱节,青少年视力健康因学校和家庭缺乏重视得不到保障,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等。

2016年10月,为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共同颁布《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卫计委发布《“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明确指出要将青少年眼保健纳入医疗服务体系整体发展中,同样也需要建立健全的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

在建立健全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非常迫切,如何更好地培养及选拔出专业性强、能力全面的视光师对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

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主要特点

1. 先天不足,黄种人相比白人、黑人,近视眼的发病率是最高的;

2. 体制障碍:教育高峰与眼球发育高峰重叠;

3. 科学误区:理论滥用,伪科学产品泛滥;

4. 管理多头:政府、民间和境外参与;

5. 轻防重治:研究投入不足。

如何推进和规范青少年近视防控

1.加强近视病因机制的科学研究:需要用近视眼研究的新进展来指导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控。通过动物研究,目前近视眼研究领域的形觉剥夺学说、光学离焦学说、调节滞后学说、周边视网膜离焦学说等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可用于指导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控工作。

2.充分认识难防可控,但仅靠专业人员来防控我国的近视眼是不可能的,需要全社会参与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控工作,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教育部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家长的配合参与,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工作。

3.通过建立青少年眼球发育及屈光档案数据库进行个体及群体的干预。

4.建立标准化近视防控基地。

5.从源头规范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产品、仪器、技术标准。

6.加大投入,加强视光人才专业队伍的建设。

西方国家视光人才培养模式:

北美需四年的本科加四年的专业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视光师;欧洲经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后对毕业生授予眼科视光学本科学位,毕业生主要在眼视光学诊所和眼镜店从事验光配镜工作,视光医师职责明确,多年的专业知识培养与考核,欧美视光医师能够单独全面承担患者眼健康全套服务流程,在后期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上,没有出现断层,完善的监督教育体系能够监督视光医师技能成长,持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眼保健服务。

我国视光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 院校不同、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培养计划等均存在不同,导致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高等技能人才大量缺乏。视光师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眼保健体系的需求。

2. 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眼视光学专业的人才运用大量集中在基础的验光配镜层面,掌握着高级专业技能的专业毕业生在一线门店也重复着验光配镜工作。长此以往,高级专业技能逐渐生疏。

3. 视光师没有职称评定、晋升系统,社会层面对此工作认同度低,造成高等教育优秀生源稀少,早期就有部分医学类院校的5年制眼视光医师大量转科到社会认同度更高的科室,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4. 视光师的职业培训机构不正规、培训的内容不规范、职业资格申请准入门槛低。

5. 消费者对眼视光师工作价值不理解、不认同。

总之,与西方国家视光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我国视光人才培养起点低,起步晚,教育模式参差不齐,主要隶属于眼科学范畴。目前国内视光人才十分紧缺,根据全国眼科医师大会报道,我国眼科医生有29000名,而专业视光师仅1487名。随着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上升,国内医院视光蓬勃发展,据报告显示:中国眼科医疗年业务300亿,中国验光配镜年业务达600亿,其中医院验配占10%~15%。当前主流国有医院眼科和视光收入比重为:中山眼科中心5:1,北京同仁医院4:1,上海五官科医院4:1,天津眼科医院:3:1,温州眼视光医院:4:1,据统计,医院系统的配镜业务占总体收入的15%,可以看出,现在青少年近视防控很大部分的工作由医院主要完成。

视光人才培养建议方案:

1. 进一步规范视光行业

视光师的验光配镜及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的矫正治疗意义重大。很多发达国家对视觉健康人才和视觉健康相关产品都有严格的管理,除手术、开药等过程受到严格监管外,对眼镜生产、配镜流程都有严格的规定,将其纳入医疗行为的监管范畴。而在我国,眼镜行业有半医半商的属性,验光配镜也因而被视为一般产品,而非医疗产品,且缺乏统一的视光中心标准化建设要求(如仪器和人员配备、面积、光线等)和视光检查标准流程。

如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郑州市科视视光技术有限公司在无医学资质、无任何认证的背景下,联合一家民营医院组织,假借学生体检的名义,进入郑州、开封、焦作等城市的几百所小学收集学生家长信息,进而售卖高价角膜塑形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件事的主要问题在于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眼健康的管理疏于职守,质量检查等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国家教育成本投入不足,视光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同时企业缺乏自律意识。

因此,应加强视光行业监管,可参照国内外医疗器械管理相关办法制定镜片镜架等生产准入与验光配镜监管标准,将其与一般轻工业产品区分开来,实行由卫生部门指导、食品药监部门落实的监管制度,实现事前准入、事中督查、事后审查的全方位监管。

2. 大力培养视光学科人才

学龄前儿童在非专业机构验光容易导致弱视漏诊、屈光不正矫正不当、器质眼病漏诊等问题,这也是中国青少年家长更愿意选择在大型眼科医院就诊和做青少年防控的主要原因。按我国目前国民眼健康状况推算,需要约23万眼视光师,而现在只有3.6万名(眼科医师),人均眼科医生数量仅略高于非洲国家,更是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视光人才缺口巨大。这是由于我国开设视光学相关专业的院校较少,招考规模过小,导致视光学科毕业生十分缺乏,而专业人员不足是视觉公共教育和青少年预防缺乏指导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参考西方视光模式,创建中国特色的视光人才培养及从业模式。未来需对视光人才进行明确的界定:眼科专家,医院服务为主;眼科医师,开业为主;验光师,商业机构为主。视光师需统一进行入学考试,定期评估排名,及对视光人才进行规范化管理,建议视光师少留医院,多走进社区。 ❏

猜你喜欢
视光配镜眼科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配镜后视力到0.8还是1.0合适?
验光师技术决定配镜效果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