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玉,戴 婷,鲁 杨,李吉桦,王 辉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电诊科,吉林 长春130033)
*通讯作者
超声诊断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
张涵玉,戴 婷,鲁 杨,李吉桦,王 辉*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电诊科,吉林 长春130033)
患者女,44岁,无明显诱因左上腹间断性隐痛半年,伴恶心,食欲减退,体检发现左上腹肿物。查体: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超声表现:左上腹内可见大小10.6 cm×5.6 cm不规则混合回声,中央液性部分范围约5.7 cm×3.3 cm,内充满絮点状低回声,周围实性部分呈“环状”,内可见丰富血流,厚度0.7 cm-2.4 cm,与十二指肠末端关系密切,右上方与胰尾部相邻,其右上方周围肠系膜内可见多个不规则低回声,大小1.0 cm×0.7 cm。(见图1)超声提示:左上腹混合性回声占位伴周围淋巴结肿大,考虑来自十二指肠间质瘤可能性大。上腹部CT显示:左上腹部肠系膜间隙内可见不规则形团块影,边缘模糊,局部与小肠肠壁分界不清,大小约7.0 cm×6.0 cm,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CT提示:左上腹部肠系膜间隙内占位,考虑间质瘤可能性大。
术中所见:十二指肠水平部探及一肿物,大小约12 cm×9 cm×8 cm,质硬,边界欠清,上缘达胰腺体尾部,与之界线尚清,向下深至脊柱前方,肿物与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关系密切。台下剖开肿物呈囊实混合性。
病理表现:大体表现肿瘤呈结节状,切面灰白色,中央呈囊性。肿瘤表面粘连一段肠管。镜下肿瘤位于粘膜肌层至浆膜层,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混合组成,病理诊断:腹膜后肿物,高危险度间质瘤。免疫组化:CD117(+),CD34(-)。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多由梭形细胞组成,免疫组化多表达为CD117或CD34[1,2]。胃肠道间质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别,其胃部发生率最高,小肠、十二指肠次之[3]。据国内文献报道:十二指肠间质瘤多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球部次之,水平部及升部较少见[4]。该病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肿瘤较小时,多数无明显症状,为体检时无意发现。肿瘤较大时,会出现上腹部隐痛,局部包块,上消化道出血或黑便等症状。正是由于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加之十二指肠的解剖学上的特点,所以对于该病的诊断相对较困难。
现将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归纳如下:良性者,边界清晰,形态规整,无回声或者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血流信号丰富;恶性者,肿瘤直径较大,形态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回声不均匀,其内多充满絮状回声,实性部分呈“环状”血流,伴周围淋巴结肿大。十二指肠间质瘤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十二指肠腺癌:低回声肿物,边界不清晰,肠壁多增厚,常伴发低位胆道梗阻,肿瘤内多无血流信号[5]。(2)胰头癌:当十二指肠间质瘤较大时,有时与胰腺相邻,此时应分清肿瘤的来源。若为胰头癌,当肿瘤压迫胆总管时,此时病人会出现梗阻性黄疸。超声表现为胰腺肿大,回声减低,胰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总管增宽。另外,通过饮水也可以很好的判断肿物是否来源于十二指肠,若来源于十二指肠,饮水后肿物会随十二指肠发生同步运动。
对于十二指肠间质瘤治疗上多为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术后服用伊马替尼以辅助治疗[6]。由于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有恶性倾向的肿瘤,文献报道其复发及术后生存时间与肿瘤的直径呈现显著相关,肿瘤的直径越大,术后的复发可能性就越大,同时,十二指肠间质瘤较胃肠道其他部位的间质瘤复发的可能性大[7]。所以对于直径较大(一般大于5 cm)的十二指肠间质瘤要加强随访。随访多进行CT检查。
虽然超声对十二指肠间质瘤敏感性不如CT,但是超声对其也有一定的价值,在本病例中超声所见与术中所见符合度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一旦发现十二指肠部的肿物,形态不规则,其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应想到该病的可能,进而结合CT、MRI、内镜等其他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但是对于此病的确诊还需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CD117和/或CD34阳性),其中CD117阳性是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
[1]李洪林,郝玉芝,陈 宇,等.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12):921.
[2]顾国利,王石林,魏学明.胃肠道间质瘤基础研究与临床进展[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4,20:99.
[3]闻捷先,丁 红,刘利民,等.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2):267.
[4]李昱骥,周建平,李 新,等.十二指肠间质瘤39例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8(9):654.
[5]王 勇,周纯武,张 蕊,等.十二指肠肿瘤的超声诊断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6(3):524.
[6]李永盛,陈丹磊,江 翰,等.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10):793.
[7]成 超,卢晓明,王国斌,等.不同部位胃肠道问质瘤的预后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10):662.
1007-4287(2017)07-1296-02
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