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梅
摘 要:小学语文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基础科目之一,而相比于数学和英语而言,小学语文主要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知识和道德知识,教材当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在育人,因而对于它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现如今,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所具备的实效性并不高,很多教师开始对其进行探讨,渴望切实地改善教学效率。将主要对小学语文新时期的主导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改革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时期;主导教学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成效似乎都不是很高,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没有给予实时的关注,而且语文在传统的教学科目当中,几乎成为一种无关轻重的科目内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原因是由于语文的教学流程一直都过于简单,由教师带领学生去进行课文的阅读和生字词的学习,对于所有的课文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对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本是一门启迪课程,能够对学生日常的行为加以科学的引导,但是如果学生的语文学习课堂变得十分枯燥乏味,就容易导致语文的实际教育功能难以切实地发挥出来。面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加以实时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新时期的语文主导教学模式变得较为科学,能够被学生广泛地接受,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其本质是当前时代教育领域发展的迫切需求,现阶段的教育领域,已然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其不仅引入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还更新了当前的教育理念,不再将学生的成绩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转而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然需要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时,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教学模式都是传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改革,很容易使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变得相当弱,不利于后期的语文能力培养。而且,小学语文教学其实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整个小学语文课本当中存在相当多的教育课文,而相对于学校其他方面的品德教育,学生更加依赖课文方面的教育,认为这些内容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些实际的成长,但是传统的教学当中却忽略了这些课文的本质,使得学生的语文课文学习严重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具有相当高的必要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要方法探讨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渴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十分有趣的,能够带给他们一定的欢乐。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普遍认知度不高,因而对于一些难懂的道理性的课文,他们往往存在着较多的疑问,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这部分想法,而采用一贯的教学思路,要求学生首先阅读课文,其次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接着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并没有实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语文课文学习并没有太高的实效性。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首先应该切实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尤其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要加以实际的关注,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科学的转化,使得学生能够融合到语文课堂当中,并产生最为实际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小猫钓鱼》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对小猫的兴趣点出发,对小猫的生活习惯进行一定的介绍,接着将学生地引入课文当中,使得学生对课文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进而迅速地掌握课文内容,感受语文课文的趣味性。
2.拓展小学语文教学思路,开展趣味的视频导学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小学语文课文当中的故事性课文充满了相当高的学习兴趣,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忽略了这部分内容,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拓展小学语文教学思路,通过视频教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对整个课文产生深层次的了解,进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的时候,语文教材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图片,但是仅仅通过图片并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教师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视频,并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使得学生对整个故事的进展产生最为直接的认识,进而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化。同時,教师还可以针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课文,通过视频解读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语文课堂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变得相当有趣。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遵循以往的教学模式,需要伴随时代的发展去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提升,进而优化整体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薇.国培计划与传统进修实习的比较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
[2]范廷俊.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