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 刘晓敏 李爱东
【摘要】本文对针刺配合坐位调内、外膝眼治疗膝痛做出了研究。
【关键词】针灸;推拿;肝肾不足;膝痛;验案
1案例
患者,男,65岁,就诊时间:2016年10月。患者自诉近3月膝部时常疼痛,VAS评分6分,晨起膝部有僵硬感,活动时可闻及骨响声。刻下症:近日常因工作压力大加班加点,时有头晕,视物昏花,腰膝酸软,入睡困难,偶有因膝部疼痛而醒,納尚可,二便正常,舌色偏红苔少,左脉细数,右脉细弦数。诊断:痹症,证属肝肾不足,经脉瘀滞,治则:滋补肝肾,通经化瘀。取穴:章门、京门、阴陵泉、阳陵泉、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肾俞、肝俞等。操作方法:
(1)嘱患者仰卧位,乙醇棉球消毒后,先用0.30×25mm予以阳陵泉、阴陵泉、鹤顶补法1分钟,以患者酸麻胀感、全身微微出汗为度,然后留针,续常规针刺足三里、血海、膝关、光明,均行补法,后留针加TDP温灸20分钟。
(2)嘱患者俯卧位,乙醇棉球消毒后,予以肝俞、肾俞平刺进入15mm,捻转至患者自觉针感后留针20分钟,期间不行针,TDP局部温灸。
(3)嘱患者坐位,医者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内、外膝眼,抵于髌骨下方不动,其余四指置于小腿后方,双手大拇指用力由浅入深,由轻到重,嘱患者缓缓起立,然后坐下,重复该动作3-5次。1次治疗后患者自觉膝部疼痛缓解,走路轻松。每周治疗3次,经3次治疗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VAS评分3分。后继续给予滋补肝肾以巩固治疗。治疗7次后,患者基本痊愈,VAS评分1分。
2分析
分析:本病案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乃肝肾不足所致。其病机特点为正气亏虚;以肝阴、肾阴亏虚为主。患者老年男性,平素体较弱,近期又因家庭问题操劳较多,长期身体虚耗而导致肝阴、肾阴不足,累及膝部及眼部。《黄帝内经·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肾主骨。”《灵枢·脉度篇》:“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肾阴虚则膝痛、僵硬、头昏、视物昏花,舌色偏红苔少,左脉细数,右脉细弦数皆为肝肾不足之表现。章门、京门、肝俞、肾俞为肝经、肾经的俞、募穴,俞、募穴为脏腑经气汇聚之处,穴位与脏腑有密切关系,俞募穴使人体阴阳相互交感,从而达到调节脏腑虚实,促进脏腑功能恢复的目的。阴陵泉、阳陵泉、鹤顶为膝部疼痛局部选穴,《针灸玉龙歌》、《灵光赋》、《窦太师针经》中皆有介绍此三穴对膝痛缓解之功。膝关节病变是因为肝肾失养,无以滋养膝部,针刺此三穴可以调节局部经气,舒筋活血,通络止痛,这是目前的常用透治法。再利用坐位调内、外膝眼治疗膝部,按压内、外膝眼,可达到“急则治其标”之功,让患者更快恢复。《针方六集》:“膝眼四穴,在膝盖骨下……治膝红肿疼痛,鹤膝风。”《针灸集要》:“两腿膝痛……泻之。”用重刺激按压这两个穴位,尚可改变膝部的生物力学。使用按法时,垂直作用力于穴位时,产生“力”的效应,既得气,用力由轻到重,刺激由浅入深,收力时由重到轻缓慢进行,更易得气。从而达到缓解之功。临床发现运用此法可使膝部疼痛迅速缓解。针灸治疗膝痛有较好地疗效,但疗程较长,许多患者缺乏耐心则放弃针刺之法,寻求快速取效之法是树立患者信心的关键。本案治疗以滋补肝阴肾阴为主,局部缓解疼痛为辅。虽在临床上有大量运用针刺治疗膝部疼痛的相关疾病病案,然笔者发现同时运用坐位调内、外膝眼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