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第一拖拉机厂的一位退休读者冒着酷暑找到编辑部,说是看到了报纸上的消息,得知我们还缺失部分1958年的资料,特意带了自己收藏很久的老杂志来,让我们翻拍存档,以解燃眉之急。他与《牡丹》的缘分,已经有三十多年,那些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杂志,是他当初跑遍洛阳大大小小的书摊,一本一本买回来的。几年前,他听说涧西一位老工人手里保存有1957年的《牡丹》创刊号,就三番五次上门拜访,终于打动对方,允他借阅复印,此次也一并把复印件拿来,供我们使用。一本杂志能遇到这样一个读者,六十年风尘似乎都闪光了起来。与这位老读者握手那一刻,我内心的波澜是难以用文字来形容的。
那位老读者说,之所以想借阅《牡丹》的创刊号,是因为那一期曾经刊登有李准先生的小说。于是在本期《牡丹》即将付印之时,我选择这本2000年第3期杂志作为封面插图。那一年,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洛阳籍作家李准先生因病辞世;那一期《牡丹》的专栏主题,便是“怀念李准”。新千年似乎暗含了辞旧迎新之意,一个星辰的陨落,必然代之以另一个星辰的闪耀。我们在那一期《牡丹》的封面要目上,还可以看到阎连科的名字;那一年,他蝉联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几年后,成为了国际文坛最受瞩目的中国作家之一。
一块土地上的文脉延续,不正是如此吗?
本期《牡丹》以短篇小说《囊头》为头题。作者以近乎原生态的语言,刺入下岗工人生活的细微之处,将那些生存重压下执着坚守的可贵品质一一释放出来,以粗礪的质感激荡人心,砥砺灵魂,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