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肩石器是海南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中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遗物,也是海南岛原始社会时期黎族先民从事经济生产活动十分重要的生产工具,它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岭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濡染和影响,尤其是与骆越先民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对有肩石器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海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内涵特征及其与岭南古代文化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下面着重介绍馆藏较具代表性的有肩石器。
一、有肩石器的发现及分布
海南原隶属于广东省管辖,其有肩石器较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中山大学历史系联合在海南岛进行考古调查,在发现的多处古遗址和文物点中采集到一些有肩石器[1]。1983-1986年,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海南全区开展了文物普查,又发现和采集部分有肩石器[2]。1988年海南建省以后,省文物管理部门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的文物分布及保存情况,先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考古调查。此外,全省各市、县文物单位也陆续进行了文物征集工作,都先后采集和征集到部分新石器时代有肩新器。
与此同时,省博物馆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对几处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田野发掘工作,出土了较多的有肩石器。发掘的石贡贝丘遗址文化层厚近1.5米,除发现灶、红烧土、灰坑等遗迹外,还出土以磨制加工为主的石器。其中就有有肩石器,它们一般出土在探方的文化层中,并没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在一些房址、灰坑、灶址近旁也有所发现[3]。移辇贝丘遗址分布范围多达1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海南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存,在遗址地表暴露有一些有肩石器。发掘遗址时,在文化层中也出土部分有肩石器[4]。据初步分析,移辇遗址的文化内涵特征与石贡遗址基本相一致。
馆藏较具代表性的有肩石器中基本上都是从海南岛南部几个市、县博物馆调拨来的,它们全是文物调查中的征集品,都为村民在耕种农田时的零星发现,不是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缺乏明确的地层关系及其共生遗物。
从海南有肩石器的发现地来看,它们大都分布在岛南部地区的白沙、昌江、保亭、东方、五指山、陵水、三亚等市县,这里是古代骆越族分布最南的一个区域,现在则是黎族主要分布聚居的地方。此外,在琼北地区的部分市县也有少量发现。海南有肩石器的数量也大部分集中在岛南部地区的市县,其中,在陵水、白沙、昌江、保亭等县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有肩石器比较多,代表性遗址有陵水县石贡、移辇、昌江县乌烈、白沙县打麦、东方市新园等处[5],都出土了几十件之多。这些遗址在文化面貌和内涵特征上较为近同,都属于海南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在制造生产工具中都十分流行磨制的有肩石器。
二、有肩石器的种类与功能
海南发现的有肩石器因使用功能的不同,在形制上有所区别,个体上有大小之分,厚薄、轻重也有一定差异。按器形和功能的不同,有肩石器可分为有肩石拍、有肩石铲、有肩石斧、有肩石锛四大类。其中,有肩石斧、有肩石锛数量居多,有肩石铲、有肩石拍发现较少。
海南有肩石器的出现,应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从事的经济模式变化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与当地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和发展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海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贝丘遗存中,经济生活是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生产工具仅见简单的打制石器,少见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磨制石器开始出现和流行,生产工具种类渐多。随着生产作业方式的逐渐改变,出现了有肩石斧、有肩石锛等新的器形,磨制加工技术比较粗糙,器体不太规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分布于临近江河的台地、山坡,适合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农业已经出现,生产工具中除流行通体磨光、器形规整的有肩石斧、有肩石锛,也出现了适应原始农业发展需要的大型生产工具,如有肩石铲应运而生,器形硕大,通身磨光,器体大多规整,棱角分明,制作较精良。这表明海南岛黎族先民在受到岭南骆越文化的影响下,为适应新的原始农业生产的需要,已比较熟练掌握在石器工具上加工带“双肩”的技术。此外,当时的黎族先民为适应海南岛热带雨林的自然环境生活,制作出加工树皮布的有肩石拍工具。
1.有肩石拍。仅在白沙、昌江、保亭、陵水等县有所发现。石拍选用坚硬的花岗岩磨制加工而成,器体厚重,形制规整,通体磨光。器身平面呈长方形,长方柄,双肩,下端呈弧形。在两侧边凿刻多条细凹槽,用于拍打制作树皮布。白沙黎族自治县的1件有肩石拍,柄顶稍斜,斜双肩,两侧边平直,下端断裂,通长25、宽6、厚2.9厘米(图一)。另1件有肩石拍,柄顶近平,斜双肩,两侧边略下收,下端残缺,通长21、宽7、厚3.1厘米(图二)。陵水黎族自治县的1件有肩石拍,器身与方柄的长度较接近,通长22、宽7、厚3.5厘米,其中柄长10、宽4厘米。
2.有肩石铲。又称双肩石铲,发现在白沙、昌江、三亚、儋州、东方等市县。器体大多对称规整,磨制,有的通体磨光。铲身近长方形,有柄,双肩,双面刃。可分为二型。
直腰形 數量较多。铲身两侧边为直线,双肩或平或斜,弧刃或平刃。白沙县的1件有肩石铲,铲身较长,方柄,平肩,两侧边平直,浅弧刃,通长20、宽6.5、厚1.7、柄长3.2厘米(图三)。东方市的1件有肩石铲,铲身修长,两侧边平行,短方柄,双平肩,近圆弧刃,通长25、宽8.6、厚1.5厘米(图四)。昌江黎族自治县的1件有肩石铲,器体较宽,两侧边由下向上稍扩张,短柄,平肩稍宽,弧刃,通长20、宽11、厚1.3厘米(图五)。琼中黎苗族自治县的一件有肩石铲,磨制较粗,两侧边由上向下稍扩张,斜柄,双斜肩,近直刃,通长21.5、宽9.8、厚1.4厘米(图六)。万宁市的一件有肩石铲,铲身较长,两侧边由上向下稍扩张,方柄,双肩平出,弧刃,通长25、宽8.6、厚1.5厘米(图七)。陵水县文罗镇的一件大石铲通长37.6、宽7厘米,短方柄长5厘米,是海南已知最长的一件大石铲。
束腰形 数量甚少。定安县的一件有肩石铲,即铲身两侧边自肩以下内收呈束腰,至中腰又外展,呈弧状下收为圆弧刃,短方柄,双肩上翘,通长29.3、肩宽10、厚1.1厘米(图八)。
3.有肩石斧。又称双肩石斧,发现于海南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岛南部分市县。器身稍厚,一般加磨较粗,有的对称规整,磨制,少量通体磨光。有柄,双肩,双面刃。可分为二型。
长身形 斧身较长,带一长柄。白沙县的1件有肩石斧,通体磨光,长方柄,短平肩,两侧边近平行,浅弧刃,通长11、宽6、厚1.1厘米(图九)。另1件有肩石斧,磨制较粗,器形不太规整,长柄,且与斧身近同长,弧柄顶,两短肩斜弧,两侧边较平直,弧刃,通长14、宽6.5、厚1.3厘米(图十)。又1件有肩石斧,长柄,且与斧身近同长,弧柄顶,两短肩一高一低,两侧边平直,弧刃,通长9、宽5、厚0.6厘米(图十一)。万宁市的1件有肩石斧,加工较粗,器形不规整,方柄,弧顶,短肩,两侧边一长一短,斜弧刃,通长9、宽6、厚1厘米(图十二)。
短身形 短斧身,带一方柄。儋州市的1件有肩石斧,器体较厚,斧身较短,近方形,长方柄,双肩略斜,两侧边近平,厚弧刃较钝,通长8、宽7、厚2厘米(图十三)。昌江县的1件有肩石斧,斧身较短近长方形,方柄,双肩短平,两侧边平直,近斜弧刃,通长8、宽6.8、厚1.2厘米(图十四)。
4.有肩石锛。又称双肩石锛,大都发现于海南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其中岛南半部地区为多,又较集中分布昌江、陵水、白沙、东方、保亭等市县。器身一般通体磨光,器形与有肩石斧相似,唯器身较小些。形制规整,双肩齐平,方柄,一般为单面弧刃。发掘的陵水石贡、移辇遗址出土部分有肩石锛(图十五)。白沙县的1件有肩石锛,短锛身较宽,且大于长向,大方柄长于斧身,双肩略斜,两侧边近平行,长弧刃,通长5.6、宽5.6、厚0.8厘米(图十六)。昌江县的1件有肩石锛,长方形锛身,方柄,顶平,双斜肩,两侧边平直,弧刃,通长6.8、宽6.6、厚1.1厘米(图十七)。儋州发现一件单肩石锛,器体较厚重,器身与柄几乎等长,通长9、宽6.2厘米,宽弧刃。
海南岛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有肩石拍,它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热带岛屿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关。当时,岛上森林植被繁茂,黎族先民因地制宜,发明和制作有肩石拍工具进行拍打树皮,用来生产树皮布,这是一种“无纺布”,是可以用于蔽体的“衣物”,来满足自己生活中穿着的需要[6]。当然,也不能排除它会有其他用途。至今,在海南部分黎族聚居的地区仍然可以看到树皮布的制作,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代先民要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就要制造出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工具,以保证日常劳动的基本需求。制作的铲、斧、锛等有肩石器就是在从事原始农业活动时,主要用于砍伐树枝、挖掘松土的开垦荒地的生产工具,在一些有肩石器的刃部还留有使用过的痕迹。有肩石斧器身适中,带双面刃,上有方柄,用以捆绑木把呈曲柄的生产工具进行砍伐。直腰形有肩石铲是海南史前社会原始农业的重要生产工具,在使用时可以安装上木把,开垦荒地,进行挖掘翻土,其使用功能类似于现在黎寨村民种植山栏稻的铁锹。这应是骆越族的一支,即生活居住在台地、山坡地区的黎族先民,受到了骆越族有肩石器文化的影响,为适应拓荒种地需要而创造出的一种农业生产工具。束腰形有肩石铲通体磨光,形制规整,棱角分明,制作较精,已不用作农业生产的工具,脱离了实用工具的功能,可能被赋予新的功能,当是作为祭祀礼器来所用。
三、有肩石器与邻近地区古代文化的關系
海南岛紧靠华南大陆,仅隔琼州海峡与岭南地区相比邻,岭南地区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海南岛史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保持着较密切的往来关系。在文化的相互接触交流中,展现出两地新石器时代遗存在文化发展阶段上存在着一定的趋同性和较多共性的内涵特征。从区域文化的大背景考察,海南原始文化遗存当属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的范畴,尤其与岭南两广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本上同属一个古代经济文化区。海南岛孤悬海外,因其所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十分鲜明的岛屿文化特征。
海南岛的有肩石拍在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国也发现有较类似的器物,表明它们的发现地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是比较相近的,都会使用石拍工具来制作树皮布,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着衣需要。这反映了海南岛古代文化与南太平洋上的南岛文化有一定的关系,体现出它们共有的岛屿文化特征。
海南岛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存与两广地区同类遗存相比,文化内涵大致相近,尤其是以出土有肩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址则基本相同。
这种有肩石器是骆越族先民的生产工具,它在骆越族主要活动的两广地区出现和发展以后,过海传播到骆越族分布较南的海南岛。发现的有肩石铲、有肩石斧、有肩石锛在器型特征上与两广骆越族分布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大同小异。尤其是有肩石铲在形制上与两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发现的同类器物基本相近,有的几乎完全一致。
由于海南岛孤悬海外,其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岛屿地理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时空上则表现出不平衡性,造成了文化发展比较缓慢和相对滞后的特点。这或许反映了海南新石器时代的先民迫于自身所生存的地理条件险恶、自然生态环境变化或其他不可抗拒的特殊原因,他们在所选择的活动地域暂时停留、居住,但延续的时间并不很长,文化堆积较薄且很简单。所以,在遗址地表时常可发现一些有肩石器,发掘遗址出土的有肩石器显得比较散乱,也没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体现不出明确的文化信息。海南岛有肩石铲都是在地表零星发现的,并不是经过发掘出土,缺乏明确的文化层关系,也没有共生的遗迹和遗物,文化信息十分单一。不像广西以“桂南大石铲”为代表的文化在分布、类型、数量上具有特点,呈现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这反映出海南岛因琼州海峡相隔,在受到广西“桂南大石铲”文化的影响上是存在一定差距,显得比较滞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有肩石器为古代骆越先民创造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之一,它主要分布在岭南两广地区。而海南岛正是骆越族分布最南的区域,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肩石器的出现和发展与岭南骆越文化是有着一定的承继关系。其中,广西又是大石铲的主要发源地,生产和使用石铲的主人当属本地的骆越族先民。从古代民族社会发展的渊源角度来考察,以有肩石器为代表的海南岛古代遗址与广西大石铲文化都应同属于骆越族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海南岛的古代先民是骆越族活动在最南部的一支,他就是生活在岛上的原住民—黎族先民,直至到宋代才正式被称作为黎族。可见,黎族先民应是海南岛使用有肩石器的真正主人。
[1]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海南岛原始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60年2期。
[2] 杨式挺:《海南自治州文物普查散记》,《广东文博》1983年2期。
[3] 郝思德、王大新:《陵水县石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
[4]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陵水移辇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第7期。
[5] 郝思德、王大新:《海南六十年》,载《中国考古六十年》,文物出版社,2009年。
[6]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载《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南方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