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利
在长期的一线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认为阅读是生命的根——阅读丰富学识,陶冶性情,提升趣味,完善心灵。尤其是经典的滋养和引领,能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深入细致独到的观察体悟,进德修业,从而成就一个大写的人。
阅读之重要,在现当代社会也已有共识。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朱自清等教育大师都一致倡导并认同“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当代教育家也共同关注,从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教辅的推出可以看到:新课标建议阅读的38种中外经典、必修教材每册设置“名著导读”板块,以及各地出现的各种课外读物。
中学生阅读现状堪忧——多媒体文化带来的“碎片化”的浅表性阅读,导致学生只求感官愉悦,不会深入思考;多元文化背景下,多数学生没有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精神高度,经典意义被消解,思想和写作格调不够,品位不高。
文化传承和理解需要的倒逼——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是重中之重,而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经典阅读的文化传承作用,对当代学生文化信仰的建立必不可少,它与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必由之路,它关乎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的本性,揭示人生命存在基础的思想和观念,是对人性最根本的见解、领悟和智慧,它从本质上关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永恒的价值和主题——生与死的思考、对情感的认知等。
在目前,语文学习的三个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广泛的课外阅读和深入的社会实践,只有课堂教学尚可部分得到落实。因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一直把文学经典、文论经典、文化典籍和人文著作类的经典文本,作为自己手中的工具和力量。通过阅读尤其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养成更有很大帮助。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秉承“守正出新”编撰原则,选择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是我们奋力耕作的一片片良田沃土。聚焦课堂,深耕阅读,拓展课外,开阔视野,是每个语文老师的教学使命。
那么,怎么进行经典阅读的教学?它有哪些层面值得探索?
我的探究之路是:
调动已知经验
准确感知文体的特征
首先对经典文本进行粗略的分类:文学类文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实用类文本(记叙、议论、说明、应用)。整理阅读该类文本的经验,把它变成阅读该类文本的习惯,就能准确感知该类文本的文体特征,有助于形成纯正的“文体感”。如记叙文平实写来,以情感人;说明文准确表达,以知教人;议论文逻辑严谨,以理服人。诗歌语言形象,生动感人;小说语言风格多样,以趣引人;戏剧语言个性突出,以典型启人等。
走进文本之中
强化相关知识的积累
梳理阅读文本的相关知识,将知识作为准确解读文本的工具。比如,我在文本研究中发现了“关系词”阅读法。所谓“关系词”,简言之,就是各类文本中普遍存在的关联词和插入语。“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不仅适用于文言文。现代汉语中,关联词常常标示复句(或句群、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在教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通过句群关联词就可以轻易而又清晰地将文章划分层次。
插入语在句中通常是对一句话的一些附加解释、说明或总结(归根结底),阅读抓手是文字或标点(括号、破折号);有时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看法,如“我认为”;有时起强调的作用,如“毋庸置疑的是”;有时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如“你们看”;还可以起转移话题或说明事由的作用,如“至于”;也可以承上启下,使句子与前面的语句衔接得更紧密一些,如“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再如,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中,一定要注意当作者用“我想”“我常想”等词的时候,这是他们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朱自清《荷塘月色》);当作者用“我觉得”“我以为” 等词的时候,这是他们在表达独到的体验、感受和审美:“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郁达夫《故都的秋》);当作者用“我愿意”“我希望”“我梦想” 等词的时候,这是他们在表达美好的愿望、期待和追求:“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頭。”“我梦想有一天……”(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走进文本内核
寻找文字背后的价值
教读《边城》的时候,学生只看到了这里的环境美,风俗美,人情美,却找不到这美丽背后的悲哀(悲剧)。我在引领学生通读原著后,又观看教学电影,在观察学生的反应时发现,每当翠翠对狗自言自语,临行时每次都叫“狗”的时候,学生哄笑四起。我灵机一动,设计了这样一段探究导语:“海子说过:‘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给每一座河流山川起一个温暖的名字……为什么翠翠没有给她相依为命的伙伴黄狗‘起一个温暖的名字?甚至是世俗的名字‘阿黄或‘旺财?”学生先是一愣,继而沉思。我又启发:“这是一个青春和爱的故事,我们看到青春的热情和爱的甜蜜了吗?沈从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接着我们一起梳理了几组关于爱的关系,翠翠和爷爷的祖孙之爱,质朴的邻里之爱,顺顺与天保、傩送的和美的亲情之爱,天保、傩送兄弟与翠翠纯真的男女之爱等,学生们赫然发现:原来翠翠爱着傩送,而天保和傩送兄弟都爱着翠翠,天保“走车路”——请媒人说媒提亲,傩送“走马路”——唱山歌打动情人。兄弟俩决定唱歌“决斗”追求翠翠,翠翠在梦中听傩送唱了一夜的歌,却毫不知情。天保唱歌失败,出外闯滩死在异乡;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也丢下翠翠远走他乡。祖父为翠翠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不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剩下可怜的翠翠孤苦伶仃地守望——“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至此,学生恍然大悟:不是所有纯真美好的爱都有美好的结局!这些心灵美好纯洁的人们,都有一个“爱你在心口难开”“表达”困境——都在揣摩对方心理,却不善于交流沟通,只是纯粹以美好的品质对人。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们的心灵孤寂导致的不善表达交流,才是翠翠爱情悲剧的主因!这就是沈从文要表达的文字背后的悲哀!
走进实际生活
挖掘文本的隐喻意义
在教读“先秦诸子”时,我用了古代科举考试的一个段子来做“子之武城”一章的导语:一次院试的时候,要求以“割鸡”为题,“代圣贤立意”,阐发儒家“为国以礼”的精神。一考生不明就里,胡乱猜测破题起股:“其为黄鸡乎?其为白鸡乎?其为不黄不白之鸡乎?”惹得考官哭笑不得。那么,“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中,“莞尔而笑”有何意味?“割鸡”“牛刀”又比喻什么?经过文本精读和探究,学生明白了“莞尔而笑”中包含的不完全是对武城人弦歌演礼小题大做的戏谑,还包含着又高兴又怅惘的复杂感情:整个天下礼崩乐坏,实在没想到竟会“礼失求诸野”。而“割鸡”,就比喻治理武城这个小地方;“牛刀”则比喻运用礼乐之道。至此学生茅塞顿开:孔子的理想是行礼乐于天下,但一切都落了空,仅仅在区区武城得以小试,这当然是牛刀割鸡,大材小用。圣人真情流露,不觉失言,被子游抓住漏洞,委婉批评;夫子自知理亏,慌忙回护掩饰,实在有趣之极。
走进当前文化
探求真正的现实意义
当代的生活,日新月异;观念层出,价值多元。当代的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突出。他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缺乏,不愿背负沉重的文化“包袱”,尤其没心情静静领悟文化传统中优秀的结晶。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疲于应试,勉强应付,也忽视了经典文本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忽视了让经典的东西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以近几年高考的叙事性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例,命题者以“立德树人”为原则,发掘高考的育人功能,考查学生的思维的训练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层面的核心素养。而这一切的根本来源,就在于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思想。而我们的备课和上课,则必须不断挖掘经典与当代生活的内在联系,使它们“生活化”“世俗化”。消除对孔孟及其思想的误读与偏见,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当代生活接轨,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比如,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唤醒人们的责任担当意识,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体贴精神鼓励人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给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下一剂镇静剂;用“仁者爱人”,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一贴清醒帖……
当经典走进人心,它得永恒,人得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