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不管《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票房如何,它的口碑赢了,豆瓣9.2、猫眼9.8的评分,已经奠定了它的“神片”地位。故事朴素、讲述方式简单的《摔跤吧!爸爸》何以能征服中国观众?这个简单的问题耐人寻味。
想要是世界的,首先得是本土的,印度电影一直牢牢扎根于自己的国家与民族,着力于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播种与耕耘,这一点从《大篷车》《流浪者》到《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近年印度的话题电影,虽然表面上看颇为符合西方价值观,给人以印度电影在向好莱坞靠拢的感觉,但在本质上,印度片对于自身民族精神的坚守以及对文化劣根性的反思,才是帮助它们真正走向世界的原因所在。
从创作层面看,印度电影人保持了创作态度上的一种纯粹感,在他们的作品中,看不到复杂和功利的东西,没有躲避与投机,也没有惧怕或放弃,他们像傻子一样地拍电影,因此观众可以轻易地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不加遮掩的真诚和坦率。我们国家也产生过无数体育冠军,他们的故事有许多也具备改编价值,为什么我们拍不出来类似《摔跤吧!爸爸》这样的励志体育大片?简而言之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缺乏对故事本身的热爱,没法把信仰成分融入电影中。
印度在宗教、文化以及民间传统等方面,所受的约束很严重,这让印度电影的拍摄所承受的压力一点儿也不小。《我的个神啊》在宗教问题上提出了尖锐的疑问,印度领导人甚至提出禁映该片。《我的个神啊》最终成为印度最卖座电影,和它反映了民心有关系,也和创作者的坦然有关,创作者并没有把电影当反思与批判工具,而是坚持把娱乐功能放在首位,这为影片赢得了生存权利与发展空间。
这次《摔跤吧!爸爸》对印度的重男轻女、童婚、体育官员尸位素餐等社会问题也有表现,但故事重点并不在此,而在于表达一名普通印度人的爱国精神。观众之所以被影片感动得热泪盈眶,是因为体会到的爱国情怀,是一种单纯的、自愿的、带有信仰成分的感情,不需要讲道理,也不用升华拔高,更不必弄虚作假。从父亲的个人愿望到对女儿的期待,再到国家情感,《摔跤吧!爸爸》的内在情绪是一气呵成的、顺理成章的。
国家情感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那是每一个个体基于对祖国、土地、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所积蓄起来的伟大感情,这种感情不会因为矛盾和缺憾甚至污点而变质,反而是在不完美、不圆满的状况下,得到不断激发与凝聚。体现到印度电影上,我们可以在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那里,体验和感受到那种崇高的情感,这是为什么我们看印度片里的爱国元素不会感到不自在、不自然的原因所在。
这次《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市场所得到的好口碑,启发意义不能再止于创作层面,电影不复杂,有技术、有技巧、有热爱,就足够保障有上佳質量的作品出现。真正复杂的,不是我们如何看待电影,而是如何看待自身,看待自己生存的环境,以及想要和电影人物一起参与改变时代走向的愿望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