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5月14日,网友“诺顿”在福州动物园观看猛兽表演时,拍下一段36秒的视频,记录了驯兽师体罚狗熊的全过程。目前,该驯兽师已被停职,动物园的猛兽表演也已被叫停。
“带孩子去动物园,我本想让他们学会爱护动物,结果却让孩子看到人类如何虐待动物。”爆料者的说法代表了广大网友的心声。因此,“狗熊表演失败就挨打”的视频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舆论的一边倒,彰显了社会动物保护意识和动物福利意识的觉醒和高涨,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其实,视频曝光的现象只是虐待式动物表演的冰山一角。毫无疑问,强迫动物表演、虐待动物的行为很不人道,与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早在2013年,住建部委托中国动物园协会编制了《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其中明确要求,在野生动物保护和饲养工作中应当做到:杜绝任何侮辱、虐待、恐吓、殴打动物的行为,杜绝各类动物表演等。
但现实中,利用动物表演招徕游客的动物园不在少数,而用动物行为展示替代传统动物表演的案例屈指可数。原因何在?动物园监管存在疏漏、馴兽师职业素养欠缺等只是部分原因,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市民的观赏需求就没有动物表演,社会对动物表演的观赏需求无疑是“虐待式表演”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据报道,福州动物园曾用小猫小狗表演替代猛兽表演,结果遭到投诉,很多游客称花钱就是来看珍奇猛兽表演的,最后,动物园只好恢复了猛兽表演。
事实上,观看动物表演并不能激发人的动物保护意识,只是满足了部分人的猎奇欲望而已。可以说,观众的每一次购票、每一声喝彩、每一次意犹未尽,都是“虐待式表演”的帮凶。
在“狗熊表演失败就挨打”事件上,舆论的一边倒只能说明多数人对动物表演知之不多,空有一腔热情。
别让动物再受到伤害,就应该从拒绝观看各种动物表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