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鹏
[摘要]探索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0000902
初中数学教学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质疑、交流,真正使课堂变成“学堂”.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怎样开展初中探究式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着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的个体,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解决符合他们现有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的作用,为他们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切实地让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促使学生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采用师生共同做游戏的方式.教师让一位学生随意想一个数,不要讲出来,然后按照一定的运算(如将这个数减2乘3,得多少),只需将运算方法和结果说出来,教师即刻就能猜出这位学生所想的数.随便请两位学生再想一个数,让教师猜,结果教师没有猜错.“真奇怪!老师怎么会猜出我想的数字呢?”这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产生了疑问,进而激起了求知欲望.此时教师把话题一转,“欲知奥妙,得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开始.”学生一个个睁大好奇的双眼,期待学习这节课内容.运用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
二、适当引导,组织学生探究
在數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究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这个双边活动的基本形式.比如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公理等,要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应按“引导——探究”来进行教学,其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看台风袭击后树木倒下的图片,导入如下问题:在一次台风的袭击中,小明家房前的大树在离地面6米出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树底部8米处.你能告诉小明这棵树折断之前有多高吗?
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的问题.
第二步,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教师要求学生在格子图上画一个直角边为2、3和一个直角边长为3、4的直角三角形,并以各边为边长画正方形,让学生小组合作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对于正方形的计算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通过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容易发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第三步,证明结论,得到定理.
教师提问:“你能将手中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接成一个正方形来证明这个结论吗?”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起拼图,拼图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参照拼图思考证明方法,要求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勾股定理的内容.
在组织教学方面,尽量把每一节抽象枯燥的知识提炼成一个个探究课题,促进学生去探索、调查、思考、验证,让学生自主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三、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质疑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善于用批判的眼光,大胆质疑,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教师以质疑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解决.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矩形性质》时,先让学生猜想矩形的性质,学生猜想出结论后,让学生代表上黑板书写:(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3)矩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师生共同验证,得出矩形的特有性质,使学生明白“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之外,还具有自身特有的性质.要注意区分哪些是它和平行四边形的共有性质,哪些是特有性质.四、适时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
学生对常规的演练,一般情况下总带有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的性质,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与被动性.为改变这种状况,可在适当的时候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创设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解题中去.
例如,从一盒同样大小的粉笔中拿出三根粉笔,你能在同一平面内把三根粉笔首尾相连地摆成一个三角形吗?能不能摆成不同的三角形?能摆成什么样的三角形?拿出四根、五根、六根粉笔,重复完成以上同样的操作.
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用表格整理所得到的结论.
这种问题紧密联系学生已掌握的书本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学生发现,除了熟悉的三根粉笔能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外,还有一种边为多根的能摆成等边或等腰三角形.于是兴趣盎然地动手摆、动脑想.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中两边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巩固了将三角形按边或按角进行分类的有关知识.
五、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新课结束后,应让学生自己总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总结,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学生畅谈收获和体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堂的反思,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试一试,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了解探索的艰辛,鼓励学生再次创新.总结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学生自评和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
总之,探究式学习重在探究,贵在引导.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发现问题,处理信息,参与探索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