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SP是高校英语教学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师资力量薄弱已成为目前制约ESP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存在的现状师,分析ESP教师应具备的合格标准;从而对如何进行ESP教师专业化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展望。
关键词:ESP;专业化培养;大学英语
ESP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新的发展方向,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将逐渐由高等院校转向中学教育,而大学英语的教学重心也将逐渐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转移与发展。在这一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的转型期,ESP 教师的质量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应对并对自身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结合本院校其他专业的课程,探寻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并做出必要的调整。Robinson,Jordan 等学者认为专门用途 ESP 教师的关键素质是其具有灵活性,即灵活地从普通语言教师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师转型,同时要有适应性,即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
一、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英语教师的规模与素质都有大幅提高。但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总体水平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课程内容单一
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主要承担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注重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训练。这些课程学时两年,周学时一般为四节。这些课程几乎覆盖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但课程素材多以人文类体裁为主,注重人文情感教育。其它体裁和内容的文章所占比率极低。
(二)知识结构相对狭窄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多数英语教师为高学历青年教师。他们大多是研究型学者,在研究生或博士生学习阶段专攻外国文学、翻译、语言学等。偏向语言知识,没有学科交叉。知识结构相对狭窄,更新较慢。
(三)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一
教学活动的主体仍旧为教师。课堂教学以教材知识的教授为重点,辅之以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训练。以大学英语精读课为例,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为:教师讲单词,单词造句翻译;讲语法,举例做练习;逐段翻译课文内容,布置练习讲评练习。学生边听边记,偶尔回答问题,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四)教师自身知识陈旧,不与时俱进,缺乏终身学习观念
这体现在教师“唯(教)材是举”。具体而言,第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野停留在老圈子里。年复一年讲授和研究同一本教材内容,以至看起来倒背如流,娴熟自如。还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减退。久而久之,知识变得陈旧,形成了思维定式,不求创新突破。第二,教师不会适时更新教材内容。教师很少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自编教材,一般选用市面出版教材。但是市面出版的教材更新速度慢,时代感缺乏,世界先进前沿科学技术内容的文章鲜有出现,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学习兴趣缺乏,教学效果低。
从以上几方面看,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师丧失了自我专业发展的动力,放缓了教师向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更重要地是影响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大学英语老师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向ESP教师的转型发展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合格ESP教师的标准
由于ESP教学同时涉及到英语语言学和专业知识两方面的内容,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ESP教师的专业培养体系,所以担任ESP授课的教师或是来源于EGP教师队伍,或是来源于专业教师队伍,这是我国ESP教师队伍构成的客观现状。而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担任ESP教学工作,关键要看其是否具备一名ESP教师应有的知识能力结构。概括起来,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英语学科知识
ESP的学科性质决定了ESP教师在本质上所从事的是英语语言教学工作,自身首先应该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学知识以及较为均衡的听、说、读、写、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是专业学科出身的ESP教师所普遍欠缺的,即使他们中的一些人英语水平相对较好,但是也大都存在阅读能力突出而听说以及写作能力欠佳这样语言技能不均衡的问题。而除了自身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外,作为语言教师,ESP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教学知识和技能。
作为专业学科出身的教师要承担ESP教学任务,需要重点加强英语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深造。首先应该对自身的英语水平进行系统的测试,找出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然后结合个人自学以及参加短期的语言培训进行提高。
(二)专业学科知识
ESP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交流,因此所教授的英语语言必须要与一定的专业内容相联系,这也是ESP教学区别于EGP教学的最大特点和难点。既然专业知识是ESP教师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接下来要明确的就是ESP教师究竟需要掌握多少专业知识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一方面,“ESP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专业领域中的英语运用问题而不是专业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专业学科内部也呈现不断细分的趋势。因此,受时间和精力所限,ESP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成为某个学科领域内的专家,而更应该成为该领域内的“杂家”,即在宏观上系统掌握某个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与一般原理,在微观上对学科内部的各分支学科有所涉猎即可。
(三)ESP理论和教学方法
除了英语语言和专业学科知识以外,ESP教师还应该掌握一定的ESP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ESP属于英语语言共核之外的变体,其教学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比如,ESP教学的目的是满足学习者某种与专业应用相关的需求,而高校ESP教学的对象主要为在校的大学生,他们自身并不熟悉毕业后将会面临的专业外语应用情景。这就要求ESP教师掌握并运用 需求分析理论,对学习者未来的语言应用情景进行准确、细致的描述。這既有助于明确ESP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ESP 教师培养的途径
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教师。要想提高 ESP 教学的地位与质量,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强能力、宽口径、厚基础的 ESP 教师队伍。
(一)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去培训现有 ESP 教师
现有 ESP 教师曾对我国的专业英语教学做出了很大贡献。作为新时期 ESP 教师的主体,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也存在许多缺陷。因此,需要对他们加强培训,不仅要加强语言培训,而且要加强专业培训。语言培训旨在提高其听、说、读、写、译能力;专业知识培训旨在改善其所教专业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专业教学水平,使其熟练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对专业英语语体特征的识别力;专业实践培训也是专业知识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来实现。当然,“学校也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渠道,有意识地邀请企业的业务骨干来校进行教师培训,以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其真实语料来源,使他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更高效地组织教学。”
(二)现有 ESP 教师应注重自我发展
ESP 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需求进行反复的思考与研究。现有 ESP 教师要勇于和善于捕捉自我发展的各种机会和信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去不同系、所学习相关的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或语言水平,在课堂学习中发展自己;经常去图书馆阅读专业杂志,捕捉专业信息,关注行业动态,在课外学习中发展。
(三)ESP 课程国际交流项目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人员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教师也将受益于此。高校英语教师具备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在国际交流中,高校英语教师能快速有效地融入、参与到国际化沟通交流活动中。ESP 教育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发展相对成熟。基于国家和政府部门的 ESP 短期国际交流项目,高校英语教师将直接感受到 ESP 教学理论,直接接触到原版 ESP 理论课程和实践。通过 ESP 课程国际交流项目切实地感受和体验,无疑将加快高校英語教师向 ESP 教师转型的速度自己;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或加入行业协会,广交业内朋友,在专业实践中发展自己。
ESP 教学与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实施大学英语四、六级后的专业英语教学势在必行,从宏观角度来看,急需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ESP 教师作为教授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师,从教师个人出发,加强专业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必须与专业教师合作,参与教材设计,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由大学英语教师的“通而不精”发展成“教有所长”的 ESP 教师。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关于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5(05).
[2]韩萍,朱万忠,魏红.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新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02).
[3]ROBINSONPC.ESPToday: APractitioner'sGuide.Hemel[M].Hempstead: PhoenixELT,1991:(22).
[4]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01):40-43.
作者简介:陈璐(1981—)女,河南郑州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及英语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