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以新颖的叙事结构、轻灵的小说语言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克服了小说创作常见的层层相因的毛病,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文学价值。《马桥词典》运用全新的文学叙事的编码规则,通过言楚声、名楚物实现了作家为中华民族召魂,为楚文化寻根的创作初衷,不愧为一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韩少功;《马桥词典》;楚文化;方言
一、方言搭起楚文化的彩虹桥
文化和语言同气连枝,互为因果。要明白《马桥词典》文化寻根的深意,理解小说的楚文化叙事立场,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楚文化的含义,这是理解马桥的方言土语中楚文化的奥义所在。
《楚文学库》编委会的《编者献辞》里把楚文化看作中国古代南方文化的代表。普遍认为:以楚地巫文化为核心,并与中原文化、苗文化相互借鉴补充发展起来的文化视为楚文化。韩少功的理解是:“‘巫楚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以及东南亚的少数民族中间。”他所理解的楚文化非正统、非规范地蓄藏于民间,理性与非理性混为一体。他寻楚文化的目的,不是出于恋旧,而是表达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终极追问;不是止于对方言、俚语猎奇式的使用增加陌生化的效果,而是通过文化寻根思考超越楚文化表层结构,寻找到楚文化的真精神,达到重新认识民族文化、重塑民族文化精神之目的。
方言搭起了沟通古今楚文化的彩虹桥,使小说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卓然不凡。作家用为楚文化的文化遗存地“马桥弓”的方言词语编目的方式,巧妙地结构全文,把一系列小说主人公的传奇故事,变成一个个代表楚地风物的词条,打造一方风景这边独好的楚文化的象征森林,显影了文化和语言那种相互塑形的微妙关系,让我们注意到语言对人的强大影响力,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由此体现了他在语言上的造诣。他还通过词义的相悖、词义的重新定义等来展示马桥方言包含的楚文化特质。
(一)词义的相悖
马桥方言里有不少与普通话相悖的含义,当大家都在仰望像似彭祖的高寿时,而马桥人却认为他活了个“贱生”,死得早倒是“贵生”,如五保户梓生爹活到儿子、孙子、曾孙子都死了,他还死皮赖脸的活着,孤独无依的长寿却有了卑贱的含义,由此看出马桥人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又如马桥人用“不和气”指漂亮,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残酷荒谬,美是邪恶,好是危险,美总伴随着不安定甚至灾难。铁香嫁给本义却与三耳朵私奔,马桥的瓜果因她腐烂,畜生朝她发野,落得个贫贱的人生结局;马桥人甚至举出美女海伦引发的希腊远征特洛的战争,和氏璧引起秦赵两国大动干戈作为美是不和气的证据。马桥世界里俗语方言总与普通话的含义相悖,正是马桥弓有丰富的楚文化遗存的明证,因为不管在哪种语言系统中,词语词义的确定性依赖于语言系统的完整性。马桥弓方言词汇的可理解性正是该语言系统在该地区被使用、被传承的证明。语言延续和传承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文化的价值内核正是通过语言来表征的。马桥弓的方言俗语有不一样的内涵,正好说明了支撑这种方言俗语的文化是一种异质的文化。马桥弓位于楚文化腹地,最大的文化遗存自然是源远流长的楚文化。
(二)词义的蜕变
韩少功对词义的蜕变十分敏感,小说中他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演绎词义的变迁,揭秘词义蜕变后面的文化诱因。他注意到有些词一旦进入实际运用,根据语境、文化视野、时代等的不同就会出现奇异的变化,在流传时,也会因时代、地域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变异。
马桥俗语方言的特殊含义正是词义的可蜕变性的证明。譬如在马桥“三秒”的词义就发生了蜕变,它不仅仅指篮下禁区的滞留时间,而且还指犯规。“懒”这一词条中,“我”把魁元介绍到朋友的工程队混一口饭吃,他因嫌晒跑回来找我抱怨,在我认为用了一个很重的词“懒”来批评他,但魁元很高兴的接过话头,很自豪地列举了自己如何的懒,此时的“懒”在马桥人眼里不带有贬义色彩,“我”所憎恶的它早已成为一枚勋章被他们竞相争夺戴在自己的胸前。“我”又回想起在美国我遇到的一位精通中文的记者汉森,他听完我讲述过去中国人的苦难时,对苦难者深表愤怒,而在同情之余,竟然用了“精彩”来评述这段沉重的历史,这让我困惑不解,在他们的词典里很多词义已经发生改变,他们认为苦难越深重越能放射光芒,在马桥,“违法乱纪”成为强者的证明,强者的特权,荣耀和享乐的源泉。
(三)词义的重新定义
韩少功在《马桥词典》编撰者说明中提到“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流传范围,它可能是一个地域或是某些人当中。”在马桥有些词的流传范围只限马桥,有些只为馬桥个别人使用,他们说自己的话,这也正体现了马桥弓的独特性,马桥人对有些词进行了重新定义,但也有严格的界限。
例如“三月三”这一词条中,“三月三”指马桥人要在农历三月三日这天吃黑饭和磨刀,这是仅限马桥的特有风俗。这节日既是一项民俗又是一种节令,意味着黑污的嘴与刀刃上空气的颤动,还宣布了春天的到来。又如“科学”这个一词在马桥人眼中只是代表了人的懒惰,“神仙府”也不是指神仙之地而是指几个不老实种田的烂杆子,“汉奸”也并不是卖国贼而是代表了“盐早”苦难的身份象征,“台湾”并不是惯常所指的地名,它所指的是一丘田的名称,合作化运动的政治产物,是田主茂公反抗人民公社而被当成异类的象征。
(四)词义的消亡
语言越来越趋向工具化,词语变得越来越简约,一些复杂的感情和生动的词语难以找到相应的字词,他在《后记》中写到“人是有语言能力的生物,但人说话其实很难。”他移居海南岛,因海南话难学,不会讲海南话。与朋友到市场买菜,见不知名的鱼向卖主打听,卖主说这是鱼。他又问这是什么鱼?卖主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海鱼么。他笑着又问:是什么海鱼?卖主很不耐烦地说:大鱼么!韩少功敏锐的发现不是渔民叫不出鱼的姓氏,也不是他们的语言贫乏,而是普通话把他们生动的方言排除了。像“嬲”基本没有使用,他在《马桥词典》中为‘nia找替代品。为了不使方言缺场,不使丰富的语言失去信号,韩少功通过一个个独特的话语,为马桥建立了语言的“原生态保护区”,让那片方言的森林为他们也为自己作传。
由此看来,“词作为语言符号成就了方言的意义,在我看来,韩少功通过方言所要表现和传达的是文化意义,文学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怀特认为:“全部文化依赖于符号,符号的产生及使用为文化产生、续写作了铺垫。”也正是对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得以继承和永存不朽。马桥方言具备的符号特征,代表了文化意义,个人的特性。
二、《马桥词典》中的楚文化叙事
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罗常培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社会代代相传留下来的习惯和信仰,而语言则是这些得以表达的符号,文化与语言紧密相连。方言地方文化最突出特征,一个地方的戏剧、曲艺、歌谣等文艺形式大都是以方言传唱,此外还表现在民风民俗、衣着装饰等方面。
方言是研究一方文化的钥匙,《马桥词典》的楚文化叙事是仰仗马桥方言完成的。人们使用一种语言不仅选择了思维的工具,而且也接受着语言的文化塑形。马桥的方言俗语既是楚文化的表征,也是楚文化的叙事。因此楚文化的寻根、叙事都需要借助马桥弓的俗语方言。《马桥词典》的楚文化叙事正是通过说楚语、名楚物和纪楚地这三种途径完成的。
(一)说楚语
称谓语是生活中最具特色的语言,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对人们的生活、价值观都有所反映。马桥的亲属称谓词和很有特色,如爷老子指父亲、小哥指姐姐、小弟指妹妹等。湘方言中,很多亲属称谓词以“子”尾,如爷老子、娘老子、孙伢子、孙妹子等。当面称呼表示对所称对象尊敬,还带有哀求的味道。如“我喊你做菩萨,喊你做爷老子,快点让我去讨饭……”这是戴世清在牢房中乞求看守放他出去乞讨的言辞。他以乞讨为生并发家致富,一直保持乞讨的习惯,大年三十也不例外,反而是他最重视的日子,这一天家里不生火,让老婆、子女穿上破破烂烂的衣裳,每人一个破碗分头行乞,后被共产党定为乞丐富农,关押在监狱。行乞成为他的习惯,不让他行乞关简直生不如死,只要能出去,情愿叫别人“爷老子”,体现了马桥语的特色,他对自由的渴望。还有一般性称谓名词:根据人物的某些特点来命名,如马桥的书记本义是马桥最有地位的人,随时说话都是大嗓门,一张嘴就是一场辩论会,有他就有热闹,人们都叫他义大锣。
由此可看出韩少功小说中的称谓名词体现了湖南人民簡单质朴、直接了当的情感表达方式。作家在小说中使用这些富有楚文化内涵的专用人物称谓,体现了民间话语丰富的表现力,使小说更加活泼,具有可探究性。
(二)名楚物
韩少功作为湘籍作家,小说中有不少湘方言词汇,这些词汇能够很好地体现马桥的风土人情,营造了浓郁的湖湘文化氛围。如马桥人最爱喝姜茶(擂茶),小小的齿面擂钵,擂刮下一些姜末,加盐,用沸水冲砌即可饮用。而喝擂茶是湖南的茶俗,是人们生活相对富足的象征,这种浓浓的湘地茶文化,无不是生活哲学的一种诗化。“放锅”是马桥的风俗,与结婚同义,是马桥结婚中的礼仪之一,新娘带一口锅放到夫家灶上,代表她是夫家人了。马桥有个习俗,娶亲忌处女,若女方挺着大肚子嫁到夫家,倒能使夫家满意,这与大家所认同的世俗观念女人贞洁相反。细究背后原因,便会恍然大悟,马桥男人对第一个孩子心存顾忌,总想除之而后快,这种风俗叫“宜弟”,杀长子在马桥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做法。“食人”、“宜弟”首见于战国《墨子》一书,《鲁问》篇有:“楚之南有噉人之国”,《节葬》篇有:“东赵有辘沐之国,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后有范晔《后汉书·南蛮传》载有:南方的“噉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解为斩之意,食为葬之意,其大意是防止夭折之鬼魂作祟,以利其弟的健康成长。“撞红”和“宜弟”结合起来看,就会懂得马桥人的豁达和残忍。
(三)纪楚地
《马桥词典》中有不少记录楚地的奇人奇事,这些对马桥弓的生活日常作了很好的诠释。马鸣这个没在人口统计的范畴里,完全脱离了人的生存状态,食蝴蝶、蚂蟥、蚯蚓,因其有美色,集天地灵气是难得的佳肴,把“懒”推到了至高境地,饿了就偷个萝卜或是包谷生生嚼下肚,脸上起壳了也不洗认为那是伤皮肤。他抛弃了社会,选择了奇怪的生活方式;本义爹只剩半个头却还活着,更无法去想象一个只有半个头的人还能忙里忙外,这一切只能在神话的世界去解释;马桥人爱讲下流话,尤其在播种时节,各种大胆的话让你瞠目结舌,他们说“臊地”,认为没有臊过的地是死地,是不肯长庄稼的,在公地上女人播种,母地上男人播种,这是保证丰收的武器,由此体现了马桥人奇特的价值判断。还有那个叫洪老板的牛是叫洪老板的人的转世,洪老板坏事做多,上天判他做牛还前世的债,按照原始的思维习惯,人死后灵魂转世投胎来还前世的债,洪老板作为一个人投胎做了牛,通过人牛的关系转换,体现了马桥人对前生来世的神秘感。铁香跟三耳朵私奔,既犯家规又犯国法,按马桥规矩死后必须“背钉”,永世锁在阴间,无法投胎转世,因无法找到尸体,铁香灵魂转世认出了前世的亲人,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铁香的前世今生,整个情节的虚无荒诞无法用科学逻辑去解释,只能放在充满神秘、奇特的楚文化中来解读。
韩少功通过一个个词条,向人们传达不一样的文化观念,这些俗语方言都是马桥人创立的,这些语言只有在神秘的楚文化场域中才能得到最好的解释。读者从这些反常理的语言中,可以窥见楚文化对马桥人文化观念的滋养与渗透。
参考文献:
[1]龚律敏.韩少功的寻根小说与巫楚文化[J].中国文学研究,2005(2):2.
[2]李莹.活在语言里的乡土——《马桥词典》的乡土之维[D].黑龙江大学,2015:30.
[3][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37.
[4]转引自罗常.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20.
作者简介:
张素梅(1992—),女,汉族,籍贯重庆,研究生,湖北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