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品质教育

2017-08-02 07:41庞娜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鹅卵石麦穗苏格拉底

庞娜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能力。听读是信息的吸收,说写是信息的运用。这四方面不仅能反映出语文能力的高低,同时也关系到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以培养听说读写为基本能力的语文教学,亦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渗透心理品质教育。

一、听

学生专心听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了让学生能专心听,并且听有所获,我常选用比较生动的小故事,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普遍的教育,如学生刚进高中时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鹅卵石与宝石》的故事:有一群人要到一个地方去玩,有个智者就告诉他们说:“你们在河边路上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捡鹅卵石装在口袋里,最后你们将又高兴又后悔”。结果这一群人在路上看到了许多鹅卵石,他们捡了一些,但因为背着太重,就适可而止,但等他们到达目的地时,这些鹅卵石都变成了宝石,这一群人真的是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鹅卵石居然变成了宝石,后悔的是竟然没有多捡一些。学习也是如此,学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少用处,但到最后有用的时候却发现学习得太少了。“书至用時方恨少”,最后我告诫学生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

又如针对学生的一暴十寒,时起时落的学习情绪,我给他们讲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哲学家苏格拉底告诉学生们:你们能坚持每天举十次手吗?学生们回答说能,一个星期后,苏格拉底又问:你们每天坚持举了十次手吗?结果有一半的人举了手,一个有以后,又问:你们有一个月来每天坚持举十次手吗?结果只有几个人坚持了,一年后,苏格拉底又问,结果只有一人坚持,这人就是柏拉图。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坚持不懈。又如针对学生中的早恋问题,我给他们讲了哲学家带学生做摘麦穗的游戏:哲学家苏格拉底带学生们做游戏,他让学生们走过一块麦田,要选一株自己认为最大的麦穗,载规则是只能选一次。结果第一个学生走进麦田才走了几步就发现了自己认为是最大的一支麦穗,就把它摘到手中,然而在继续走过麦田的过程中,又发现了较多比自己手中的麦穗更大的,但游戏规定,他不能再选再摘,这个学生后悔不已。第二个学生吸取了第一个学生的经验,一路走一路比较,总感觉到后面的都比前面的要大,不经意中麦田已走完,慌忙之中随便选了一株,对比前面错过的大麦穗,这个学生更是后悔不忙。第三个学生吸收了前面两人的经验,一边走一边比较,当走到麦田中央时,他已得出哪类麦穗比较大,很从容地选择了自己最满意的一棵。早恋的情况就如同第一个老早就摘下麦穗的人,自然是很早就会失去再选择的机会。

诸如这些生动的故事,浅显易懂,学生很乐于听,也容易受到教育和感化,对于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功不可磨的。

二、说

说话,既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面对这个问题,我就采用自信训练法,在每节课用3分钟的时间,让一名学生上台讲话,讲话的内容可以是故事、笑话、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新闻、表扬或批评。学生按点名册上的顺序轮流上台,开始上台时大多学生都紧张,害怕,经过一年,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训练五六次,这样较多学生都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也训练得大胆自信,再也不怕在人前讲话了,可以说有了这种自信心,学生装就走出了人生之路成功的第一步。这样说话方式的自信训练还比较多。再如,课堂中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给予评价,评价中就练习了说话能力。再如,我让学生回答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按座位顺序抽学生,从来不分学生成绩的优劣,有时叫学生到老师面前背课文,也是按一排、二排、或一列、二列的顺序,这样学生感觉老师没有歧视某些差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平等的环境中成长。

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广阔的天地。我也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说话进行指导。比如:在室外活动中,我让学生面对美景,有序地观察一番,再说上一段;在班委竞选中,让学生以“假如我是班长”或其他职务来发表演说,锻炼说话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再如在教师节、中秋节……让学生练习说一些祝福的话等。平时学生的日常交谈,教师也应该留心听听,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身份,环境和听话对象,表达要清楚,态度要诚恳。如果教师能做个有心人,处处都能指点学生说话。教师要鼓励每个人都敢说、都会说,在交流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读

每篇课文都有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旨,无论从课文的内容上促进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还是从思维开发方面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再造想象能力,还是从课文形式上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良好审美心理,语文的教学都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可利用语文课中的典型文学内容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美,什么是真,培养怎样“做人”,怎样才具有美好的人性。

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高昂、饱满的热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第二阶段:利用创设的气氛,提出问题,在学生的好奇的思索中,注意力集中的一段时间里,教师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完成新课教学任务。第三阶段:巩固扩展第二阶段学习内容,强化心理品质训练。

四、写

学生作文是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以作文为切入点,也可以疏导学生积极的情感。青少年是思维最活跃的,但由于其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时会迷失自我,内心经常会交织矛盾,他们需要把内心积郁的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受倾述出去,作文就是他们倾述的渠道,也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的重要场所。而教师的作文命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作文评议和评讲也应扣紧学生文中的情感脉络,对于他们在作文中倾述的喜悦、烦恼、体验、感受,教师要真诚地理解,针对性地引导,尽量地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知书达礼,明辨是非的人。同时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原理,人在满足了生理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之后,还有成就感的需要,那么在评讲时朗读佳作是一种很好的满足这种心理需要的做法,所以对学生的作文,不仅是佳作,甚至是佳句或许某一处的作者的思想火花,都应该大肆表扬,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写作倾述,更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鹅卵石麦穗苏格拉底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美丽的鹅卵石路
彩虹色的雨
你会后悔
低估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的遗憾
最大的麦穗
祖国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