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有19个国家级新区,11个自贸实验区,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15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另外省级、地市级还有大量开发区。这些特区、新区、新城、开发区,成绩是极其辉煌的,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但是,有的新区、新城规划建设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需要反思。
准确的功能定位是新城新区成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个新区是什么性质的,承担什么功能?是接替产业的功能,还是由于老城区产业发展没有用地了,然后再建立一个新城?新区建设有没有支撑?经济要素的支撑,哪些是国外来的技术、国外来的资本、国外来的市场,还是由国内哪些城市、哪些地区?资金、技术、人才从哪来?在多大程度上,这种支撑是非常可靠的,这是决策的前提。对经济特征和经济要素的流动、技术要素流动的趋向性、合理性要有个判断。这对新区新城设计的定位和规模极其重要。
以深圳、浦东为例。深圳为什么能成功?在改革开放初期,新城新区发展很快,来料加工、出口贸易、金融、商贸发展快。这是因为西方的能源危机之后,大批的资产和资本往外转移,已经转移到家门口,而且这个家门口是在东南沿海,是在所谓的四小龙。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实施开放后,资金进来了、技术进来了,同时市场也进来了,很快,出口加工、对外贸易,两头在外,然后创新,变成今天的局面。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间,就形成了综合配套的对外扩展能力、扩张能力。浦东开发也是这样。1992年国务院发了批文。当时东南沿海的开放尤其是长三角发展形势好,需要一个领头作为枢纽,即技术平台、对外贸易平台、进出口平台、信息平台。整个长江流域的生产要素都往东流动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要有枢纽。上海适应了这样的要求。浦东建设是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形成了产业集聚、人才集聚,整个长江流域各个省往上海集聚,中央政府及时给予政策支持。所以,浦东开发非常成功。
可见,在宏观上,重要特区与新区的布局,要考虑人的社会经济活动,才有利于产业在一定空间的集聚和发展、有利于产业的集中和创新。在当今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宏观区域经济正在形成“以沿海大城市群为平台、以广阔的内陆为腹地的沿海腹地型的大经济合作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大格局。
各省区如何建设新区新城是一个问题。对产业集聚、技术集聚、人才集聚等,要进行科学的判断。微观上,大城市周围新城新区的选址,要考虑土地开发、交通、环境保护等因素。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的确定,缺少认真论证。建设什么样的产业集群,什么样产业园区,决定了这个新区的发展。很多新区开发区都提出要建设成国家级物流基地、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等等,规划难以落实,产业缺乏支撑。另外,要分阶段确定合理的开发规模。有的新区新城建设要地、圈地,几十平方公里、几百平方公里,甚至上千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规模与规划建设规模太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