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目前在我们得学生中的,大部分人对英语没兴趣“学不会”、“不想学”、“没意思”这些就是他们对英语的感觉。我们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的英语仍然是处于低水平状态。特别是七年级阶段,学生刚进入初中,小学跟初中不能接轨。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难提高,到了八年级,学生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面对如此的状况,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让英语课成为真正感兴趣的课是孩子们的心声和期望,也是我们英语老师该为之改变,为之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兴趣
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下面是我在几年的英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初中學生年龄小,心理幼稚,对老师的喜爱与崇拜直接影响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开课的第一天,老师就要让学生对英语,对老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教师的衣着、打扮得体,言谈举止让学生对你“一见钟情”,同时也爱上了英语这一科。作为教师,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平时经常与学生接触,跟他们聊天,听他们聊天,与他们交朋友,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我坚信,教师的良好品质和个性一定能促进教学中的默契配合。
2教学时从兴趣出发,贴近生活实际。
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真正交流了感情,拉近了师生距离,我也真正体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低、中年级的英语教学内容非常适合运用体态语言来诠译出来,配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体态语言,可以使得教学语言更丰富,更为动情,对学生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学习时兴趣盎然,学得愉快,就会学得更有效。反之,教师讲课像背书一样,毫无表情、动作,势必单调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听,也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4要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会学”,古人云“学者须先立志”,“无志者不能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教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富有启发性,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用激情洋溢的笑声,自然亲切的目光,恰到好处的神态,潇洒得体的动作,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去感化学生,吸引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平时,就要引导学生多用英语和朋友,老师进行对话,无论课上课下,尽量养成说英语的习惯,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英语,这样既克服了为难情绪,有时学生敢说敢练,养成习惯,逐步树立信心,从而产生兴趣和自信心,一旦学生有了自信心,就能够克服困难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另外,做好课前预习,要想提高听课效果,课前必须认真预习要学的内容,特别注意学习内容中出现的生词和不理解的段落,做好记号,上课时注意掌握理解。
5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英语课的前提。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是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因而在课堂上要经常保持师生间的交流,从学生的表情获得信息反馈,运用表扬、鼓励或批评等手段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观察、去鉴别、去发现,注重感情激发。要把教学内容融汇为情感的激流,传情达意,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进入积极主动而又生动活泼的思考探究状态,造成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感染,相互启发,有滋味、有会意、有个性的生动氛围。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时时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就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言行。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桥梁和润滑剂。
所以,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只有探索出让中学生产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最终达到培养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M].
[2]谈学习兴趣的培养[J].英语周报教师版,2005(26).
[3]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2004.
[4]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