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芳
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绿色金融概念再次升温。试验区到底试验什么?为什么选择上述5个区域?
试验区应因地制宜
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就呼吁我国应尽快发展绿色金融。他告诉《经济》记者,创新试验区分别选择了浙江省的湖州市、衢州市、江西省的赣江新区、广东省的广州市、贵州省的贵安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目前浙江省和广东省基础较好,经济水平较高,金融机构较为集聚。而其他地区则刚刚起步。”
“无论发达与否,都应该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努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室主任田辉研究员告诉《经济》记者,中央选择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颇为不同的5个省区。“既体现出绿色金融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有利于未来在全国推广而积累经验。”
5个省区在现有经济和产业基础、未来发展着眼点等方面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因而在绿色金融工作的重点内容等方面略有差异。田辉认为,5个省区试点方案的基本内涵和逻辑是一致的。他们都依据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绿色发展顶层设计文件而实施,都强调金融创新以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重点工作都围绕制度、组织、市场、产品、服务、政策保障等核心任务而展开。
但也各有特色和重点,譬如浙江省强调压缩“两高一剩”行业贷款规模。“两高行业”指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的行业;“一剩行业”即产能过剩行业。贵州省等强调绿色信贷规模投放的增长。这其实是绿色信贷“因地制宜”的不同选择。因为绿色信贷有两方面的内容,既有保也有压,即对绿色的项目多加支持对非绿色加以抑制;既包括存量上的调整,也包括增量上的调整。
能力建设刻不容缓
6月27日,《经济》记者联系到刚刚离开深圳的马骏,他已登上奔向下一站的动车。“通过绿色金融成果巡展宣传绿色金融案例是最好的方式。很多企业看到别人的案例,尤其是兄弟单位的,能更快地推进绿色金融。”
“从政策层面看,绿色金融目前没有什么难点,下一步就看各地政府、金融机构如何展开行动。”马骏认为,能力建设是最大挑战。很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主管还不太清楚绿色金融到底是什么。在他看来,绿色金融就像是医院中的上百种药品,每一味药都有主治的病症,对症下药才行得通。“污水处理、新能源、兴建地铁各自属于不同的绿色项目,有不同的融资需求,需要不同的金融工具。”因此,绿色金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想法很好,但执行难。”令田辉感触较深的是,地方政府普遍认识到绿色发展,以及开展绿色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在落实时,却彷徨在绿色发展的长期任务与短期经济增长压力的矛盾中。她在某省调研绿色金融时,相关政府官员大谈本省坚决停止对产能过剩和污染环境的产业的金融支持,却私下里打听怎么帮助“两高一剩”企业继续获得银行贷款。“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思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当前地方政府仍处于政绩时代。”东北证券创新融资部总经理、《经济》杂志社产业基金发展联盟副秘书长朱建军告诉《经济》记者,他关注过安徽、陕西、湖南等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落实情况。“很多省出台了框架性的文件后,就没有下文了。”地方政府偏好投资地产、桥梁、道路、园区等明显拉动GDP的项目。而绿色产业的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投出去无法立即拉动GDP的增长,地方政府从意愿上就少了积极性。
顶层设计如何落地
“省里已经下文件,市里也在调度我们按部就班地部署绿色金融。”这是《经济》记者联系贵州省六盘水市金融办得到的回复。记者联系江西省金融办时也被告知,试验区的绿色金融才刚刚起步,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
记者联系浙江省湖州市金融发展处时,相关负责人称:“湖州在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的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推动企业通过发行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债务融资等募集资金,推动绿色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计划到2020年,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等为绿色产业融资不少于1000亿元。”
记者在江西省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17年6月30日,江西省共有13家绿色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在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的绿色企业达148家。作为全国首家发行绿色金融债的非试点发行机构,江西银行去年以来已发行8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在绿色基金方面,江西省目前正在研究设立规模15亿元的“南昌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中心”子基金。
赣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建洋曾表示,为推进绿色项目落地,赣江新區将建立绿色产业重点项目库,对绿色项目的签约、实施、落地进行跟踪服务。目前,赣江已储备多个绿色项目,包括与兴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合作,与江西金控合作推进供应链金融,与昆吾九鼎合作设立全省第二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浙赣能源合作设立清洁能源基金,与华融资产合作设立基金公司。
绿色金融的推进需要政府和市场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其中必然涉及多方利益。只有这些利益主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顶层设计和美好愿景才能落地,才不会产生偏差和扭曲。田辉表示,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是否能够落地,如何落地,如何有效引导市场,如何在创新和规范之间寻找平衡,如何避免“口惠而实不至”,这一系列问题都直接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田辉给记者举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典型的绿色保险产品,近年来在多数地方都发展乏力,但江苏省不少地区将环责险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环保目标考核内容,列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并建立了多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行联动激励惩戒。省市各级联动机制的有效建立,使得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落地有了坚实基础。
在中债资信绿色债券研究团队高级分析师顾鹏看来,由于各地方政府可以在财政税收、补贴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结合各地具体的财政经济情况,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需求,有选择性地选择重点推进的行业或产业,比如市政公用领域、清洁能源领域、清洁交通领域及节能改造等领域,推动绿色债券投融资贴息、税收优惠、相应财政补贴等地方财税举措的落地。
以相对小额的成本,撬动更大体量的绿色资金,向需要绿色融资的重点领域倾斜。“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结合各地情况,通过绿色产业基金、绿色PPP等各种形式,共同推进社会经济向着绿色方向发展。”顾鹏如是说。
(本刊实习生叶梦莹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