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杂志7月31日文章,原题:中国在有关调查发现大规模同行评议造假后开展打击活动大规模同行评议造假行为,已引发来自中国政府的强力反应。中国官员上周宣布,400多名与已被撤稿的100余篇论文有关的作者将受到处理,因为他们的不端行为已严重损害中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
一些研究机构已禁止——至少是暂停——涉事研究人员的研究,并对他们采取其他惩戒措施,包括取消晋升资格并撤销获得的科技奖励、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等。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宣布,实施新的旨在根除研究造假行为的“零容忍”政策。尽管中国此前也曾采取措施,打击科技界长期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但目前这些措施“是历来最严厉的”,南京理工大学信息学家陈必坤如是说。
今年4月,世界知名出版商施普林格旗下的《肿瘤生物学》撤回中国作者在该杂志发表的107篇涉及同行评议造假的论文。中国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日前的声明标志着,有关部门已完成对该事件的调查。从以下迹象中可以看出中国官员正如何严肃对待此次事件:包括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在内的众多机构与中国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组成联合工作组展开该调查,不仅将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和其他相应处理,还要求有关机构抓紧制定更加严厉的规则以发现并惩戒学术造假者。
专家表示,该调查远比(此前的案例)更彻底和公开。陈必坤说,此次严厉处罚已引发研究人员关注,他们正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相关问题,许多人“深感震惊”,并承诺将在与其他作者的合作中“更尽责、更谨慎”。学者们普遍支持中国政府对这次大规模造假行为的反应。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说,这“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术造假的零容忍态度,中国政府采取的这些行动很及时”。▲
(作者丹尼斯·诺麦尔,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