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钊,万 平,罗傲霜
(安顺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旧州屯堡古镇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赵世钊,万 平,罗傲霜
(安顺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旧州屯堡古镇地处安顺屯堡村落群的中心区,其保留了活态的文化事项和特有的文化符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仅限于资源本身,还受到区位条件、发展时期、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政策措施以及周边开发情况等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旧州古镇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认为旧州古镇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意义,能使安顺旅游空间布局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能全面提升安顺旅游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空间布局;SWOT分析;旧州屯堡古镇
区域产业发展基础来源于产业资源、区位优势条件、产业发展政策、发展机遇等几个方面的组合.贵州省以及安顺已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十三五”期间将“山地公园省,多彩民族风”作为旅游发展总体定位.2016年底安顺开通直接连接昆明、上海一线、北京一线的高铁,通过贵阳中转通往广州一线的高铁于2014年底开通,高铁开通缩短安顺与国内三大客源市场以及周边区域的时空距离.
1.1 基本概况
旧州屯堡古镇地处通往西南边陲的古驿道上(明清官道),西距安顺城区27公里,地势平坦;区域内水网密布,流经区域内的主要河流有邢江河、五翠河、南门河、高车河、罗官河等主要河流;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旧州被设为安顺州府所在地,称“安顺州”.明洪武14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兵剿灭盘踞于云南的元朝势力梁王把匝瓦尔密后,把部分军队屯守在今安顺旧州一带,经600多年的演变和传承,其祖源地的文化在安顺区域能的屯堡村寨保留下来.
1.2 旅游资源
古镇旅游资源众多,集古人类遗址地甲洞、猫猫洞、象鼻洞等;名人故居清朝进士周之冕、民国时期“一门三中委”即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之谷氏旧居;旧州古镇总体架构由20余条古巷与东西南北4条主街交错而成,街巷上有典型的屯堡建筑有孙家大院、饶家大院、鲁氏会馆、土司庄园等7处,古桥2座,古井2口;有遍布四街的宗教建筑开元寺、天主教堂等14处;活态的文化事项有地戏、山歌、花灯、说唱艺术、朝山拜佛;传统的节日活动、民俗活动有春节、五月二十八抬菩萨、七月半等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现象.除此之外,旧州处于坝子区生态环境,邢江河至北向南绕古镇而过,另一条河流从西向东流经古镇,西北有森林覆盖绿较高的老落坡山脉,形成区域自然条件优良的农耕环境.
1.3 旅游发展现状
早在2001年,屯堡文化旅游在天龙古镇首先开发,10余年来带动安顺屯堡其它村寨的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安顺旅游产品单一现状.2013年以来,为迎接全省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召开,政府加快加大对屯堡旅游的开发力度.旧州古镇的旅游开发把握好这个机会,加快旅游发展步伐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西街、南街修复与及辅助设施建设.2015年上半年开始逐步对游客开放,因此,仅选取2015年、2016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015年、2016年“十一”黄金周旧州解读旅游人数统计
旧州古镇2015年、2016年“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数分别是25.6万人次和30.5万人次,同比增长19.1%,远远低于同期安顺市总增长水平的21.6个百分点.19.1%的增长说明旧州旅游发展增速快,但其发展速度落后于安顺平均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安顺旅游一直是贵州旅游发展的龙头,省委省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安顺旅游全面发展.安顺有世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2个AAAAA级景区、世界唯一的屯堡文化旅游景区、以及众多的旅游资源,安顺交通便利,而旅游发展运行成果与其资源品质和知名品牌不相称,主要原因是安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且不是游客满意的产品,游客重游率低,这几个因素的存在阻碍安顺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安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至今尚未形成;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和组合低导致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同时也使安顺旅游产业链延伸不够.作为旅游目的地应认真思考、开发和组合适合游客心理和生理节奏变化的产品和空间结构,屯堡文化本身就是参与性、体验性的活态文化,其具备了开发体验旅游的潜质.所以旧州古镇的旅游开发对安顺旅游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空间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改变原有单一自然观光空间结构;二是能够增强增安顺旅游市场竞争力,提高游客满意度、重游率,有利于改变游客停留较短的现状.
旧州古镇具有独特的屯堡文化及良好的生态和农耕环境,为改变安顺现有产品结构单一现状具备了资源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SWOT分析,认清其进行旅游开的价值以及在安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4.1 优势(Strength)
4.1.1 文化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屯堡文化是一种活动的文化现象,自明洪武14年(1381年)调北征南、调北填南以来,屯军开发西部落后地区遍布云贵川地区.而今当年的祖原地文化仅在安顺一带传承保留下来,且多以活态的文化事项呈现,在语言服饰、宗教信仰、建筑文化、民俗活动以及农耕方式等方面的坚守和延续,形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的屯堡.
4.1.2 古镇风貌保存完好
镇区历史建筑众多,典型的屯堡人家建筑宅院7处、古桥2座、古井2口,各种宗教建筑遗迹遍布四街;古镇以东、西、南、北4条街为主轴,20余巷道与4条主轴互通,形成一定防御功能的空间结构.
4.1.3 宜人的气候环境
旧州屯堡古镇是贵州省绿色低碳小镇,海拔1378--1603米,处于最适宜人居海拔(1500米)区域,是负氧离子最密集活跃的区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天然的负氧离子氧吧;年平均气温14.3℃,全均日照时数在968.6~1309.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降雨多年平均在1300毫米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在春、夏、秋三季都不需要开空调,气候宜人,是旅游者选择的最适合的避暑休闲、养老基地.
4.1.4 区位优势
旧州古镇位于滇黔交通要道沿线,距离黄果树机场40公里、安顺高铁西站35公里,安紫高速从其境内经过,并设有上下站通道,通过安紫高速与沪昆(上海至昆明)高速、花安(花溪至安顺)高速、贵惠(贵阳至惠水至兴义)高速互通,距安顺城区27公里,经屯堡大道、贵安大道与安顺连接.同时,旧州到周边的各乡镇均有公里连接.
4.2 劣势(Weakness)
4.2.1 旅游产品开发单一
由于开发层次较低,旧州古镇除了一些特色的屯堡石头建筑、屯堡服饰、以及活态的屯堡文化活动事项之外.未能开发出让游客满意的旅游产品,相关的配套产品及产业未形成,因此,游客对旅游服务产品的满意较低,也没有让游客想留下来的冲动.
4.2.2 缺乏高素质人才
拥有良好资源的旧州屯堡古镇,在资源的利用上却不能做到高效合理的安排,问题在于缺乏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缺乏,导致旧州屯堡古镇的资源过度浪费,资源的价值难以体现,现有的资源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资源链循环系统.人才匮乏,已经成为滞约旧州屯堡古镇发展的问题之一,只有将旧州屯堡古镇的所有资源高效、合理、全面的利用,才能使旧州屯堡古镇在未来发展中增加自身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4.2.3 宣传力度不够
旧州古镇游客80%以上是安顺地区、贵阳地区的居民,其它人则是慕名到黄果树旅游后听说才到此,这也充分说明旧州古镇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滞后.
4.3 机遇(Opportunity)
4.3.1 国内旅游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接待国内游客人次从2011年的26.4亿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40.0亿人次,年均增长11.4%;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3%,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长7.8%的6.5个百分点,充分说明旅游业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十二五”期间国内游客情况统计表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取得飞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接待旅游人次年均增长24.0%,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7.1%,分别高出同期国内平均水平的12.6个和25.8个百分点.具体数据指标见表3.
表3 “十二五”期间贵州旅游接待情况统计
在国内、省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引领下,安顺旅游业获得高速增长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安顺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7.8%、34.1%,均超过同期贵州省这两项指标的3.8个、6.98个百分点.
4.3.2 国家政策的支持
旅游业已成为现在及今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进一步加快和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国家层面从企业经营制度体制改革、投融资政策措施、带薪休假制度、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方面出台系列文件.
4.3.3 安顺旅游处于转型升级时期
旅游市场正从传统观光向参与、体验等方面转变,在此旅游市场需求引导下,安顺旅游业也正在深刻认识和反思旅游发展现状,认为安顺游客重游率低、留不住游客的主因是旅游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因此,安顺需着力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应开发体验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旧州屯堡古镇具有开发体验性、参与性、休闲性、度假性旅游产品的资源基础,也给旧州旅游发展带来绝佳的历史发展机遇.
4.3.4 屯堡文化汇活动的开
2016年初以来,安顺是开展“屯堡文化汇”系列活动,以此来带动活态文化的传承、进行必要的旅游市场宣传营销、聚集人气、引导游客参与文化活动事项的体验等,在旧州古镇开展了系列“屯堡文化汇”活动,如屯堡军帐宴、屯堡凤阳装展示比赛等.“屯堡文化汇”是对屯堡民俗活动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并将屯堡节日、民俗活动进行结构性整理.“屯堡文化汇”活动的开展为旧州古镇民俗旅游开发带来提供文化活动、市场宣传、游客参与、游客体验的综合性平台.
4.4 挑战(Threads)
旧州古镇旅游发展的挑战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4.4.1 来自外部的威胁
来自外部的威胁主要是面临的省内其它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特别是黔南、黔东南的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竞争态势.虽然安顺的旅游业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贵州区域性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对较小,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相对较大,这些地区对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意识和力度都会较大,必然会对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开发形成严峻的竞争威胁和挑战.
4.4.2 来自内部的威胁
来自内部的威胁主要体现在观念意识上,旧州古镇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是否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由此来决定对屯堡文化旅游区旅游开发的战略认识和战略决策,如果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不激发当地政府、居民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战略和策略,必将会坐失良机.相比较而言,来自内部的威胁远要比来自外部的威胁深刻得多和严重得多.
通过对旧州古镇旅游发展条件的SWOT分析,进一步认清其发展的优势、所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看到自身的不足以及发展中将会面临的挑战.今后旧州古镇旅游开发可从4个方面入手发展好旅游产业.一是创新发展理念,推进景区健康发展.二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做到旅游服务的方便、快捷,让游客从旅游服务人员的身上就能够感受到旧州的魅力所在.三是开发特有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差异化发展.四是组合好旅游产品,推出精品旅游线路.
〔1〕李更生.推进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探析[J].理论与当代,2012(9).
〔2〕黄震方,陆林,苏勤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8).
〔3〕蔡启芬,陆然.从导游视角审视贵州省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展示研究——以贵州省西线为例[J].魅力中国,2014(9).
〔4〕赵世钊,杜成材.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机制构建—以安顺为例[J].人民论坛,2016(512).
〔5〕http://gz.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5563(西秀区旧州镇).
F59
A
1673-260X(2017)07-0103-03
2017-04-15
贵州省科技厅、安顺市人民政府、安顺学院三方联合基金项目:智慧旅游背景下体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研究——以安顺旧州屯堡古镇为例(黔科合LH[2014]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