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朝霞+邓红莲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却也是幸福的,看着孩子们能健康地成长,看到他们取得进步,这就是一种幸福。从一个孩子的转化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无条件地去爱学生,只有爱能打动孩子,才能做到真正关心孩子。我也知道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做到了解其所需,才能走进其心里。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引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有人就把班主任工作称之为艺术。的确,一个个的孩子就是一个个的工艺品,细心雕琢,就会成为一件珍品,如果粗制烂造,就会成为废品。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是辛苦的,却又是幸福的。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那种身为教师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刚进小学校门的一年级的孩子好像还没有从父母的怀抱中脱离出来。我班有个孩子叫陈扬,入学二周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纪律,总是我行我素的。但我看得出来孩子也不是有意而为之,大抵是没有经过训练,不知道何为上课。老师讲老师的,他总是说他的,当给他提出某个问题时,陈扬总会说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出来,。比如,上课时,我给学生讲故事,讲得兴高采烈时,他走过来,扯着我衣角说:老师,我饿了。弄得我啼笑皆非。又比如有一次,我问他:你看到了什么?他却说:今天我自己进学校的。
孩子的这种状况是想让老师关注?还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证明自己做到了不用家长送进校门?是他的心里还没有上课的概念?还是说他根本没觉得他现在是小学生了,要学着认真听讲?
带着这些个疑问,我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
为了让陈扬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课堂上,我密切地关注着他的动向。我发现这孩子总也坐不好,总是一副没有力气的样子。于是,我走过去,掰了掰他的肩膀,他睁大眼睛看着我一会后,就直了直身子,可过了一会就又恢复原样了。于是,下课后,我拉着陈扬问他:“昨晚没睡好觉吗?”陈扬说:“我爸爸昨天不在家。”听着他又这样在回答,我就顺着他的话问了:“爸爸去哪了?”“我爸爸上班了!”看,孩子还是会听话,会回答的呢!我又问他:“爸爸为什么上班呀?”“爸爸上班才有钱!”“哦,爸爸去工作了,没有回家,陈扬想爸爸了,想得睡不着了,是吗?”“嗯!”“想爸爸了可以给爸爸打个电话,该睡觉时你不睡觉爸爸上班时也会担心的。”“哦。”“你要好好睡觉,好好上课,爸爸才会好好上班,知道吗?”“嗯。”“陈扬,这道题你怎么错了?”“我不会!”“要不要老师再给你讲讲?”“嗯。”“陈扬,昨天回去读了故事书了吗?”“嗯……忘记了。”“今天记得回家读吗?”“嗯,记住了!”“陈扬,昨天放学谁接你的?你最喜欢家里的谁?”“陈扬,教室里有些纸屑,你能扫扫吗?”就这样,我时不时地找陈扬交流,交流他生活中的情况,学习中的问题。和陈扬交流得渐渐多了,他似乎也不排斥我,总跟我讲他家里的事。我了解了他们家里的一些情况后,就与他父母都进行了沟通。孩子的父母也知道自己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鲜少与孩子见面、交流,知道作为父母,他们没有很好地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于是也答应说会多与孩子见面,多与孩子交流。
有付出,总会有回报。现在的陈扬,已不是当初进校时站队歪着身子,上课说肚子饿的小宝宝了。遇到不懂的题目,陈扬马上跑过来问我:“老师,这题我不会!”待我给他讲解后,他什么也没说,马上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做着刚才我给他讲解的题目。
看着今天的陈扬,想想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陈扬,真的是判若两人。
从陈扬的改变,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心,父母的关怀,缺少一方,孩子的生活就会失去一些色彩,孩子的学习也会缺少一份动力。
要无条件地去愛孩子。燕子老师说过:“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是所有教育的前提。”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接纳孩子的优点和不足,接纳他的情绪,只有真正的接纳,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老师的细心发现,耐心教导,父母的陪伴,都在无私地接纳着孩子所有的本来,从一个真实改变成另一个真实,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做到的,这些工作,真的是润物细无声。接纳着孩子的不足,改变着孩子的不足,让孩子向着好的方向前进,这也是教育的目的。
爱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孩子不是去阻止他去犯错,而是让孩子在一次次的犯错中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爱别人是权利,被人爱是幸福。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既是一种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巴特乐说:“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带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小学生具有不完全行为能力,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已的爱好,喜欢了,就会认真去做。不喜欢,就是逼着他做,也许能一时做好,但是不会长久地去好好做。这就需要老师们有一颗关爱孩子们的心,要时刻记住多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关注学生的方法有多种:批评,鼓励,表扬,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若一个孩子总是犯错,总会出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指出他的错误,批评他,并告诉他要改正错误了。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往往这些批评会给许多孩子带来一种消极的情绪,同时也会给老师带来负面的情绪。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正面的引导。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更离不开学校、社会的教育。作为老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要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成为发愤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