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东+贾斌
摘要:近几年,节能环保理念和建筑工程项目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要在实际建筑结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秉持环保机制和管理要求,践行更加系统化的设计框架,确保住宅建筑能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优势。本文对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用节能环保理念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墙体结构、屋面结构以及门窗结构的节能环保机制对现代化住宅建筑设计措施展开了讨论,旨在为项目设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设计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能环保;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措施
一、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用节能环保理念的必要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和修建过程中,要秉持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确保建筑物布置结构好平面设计模型之间的平衡。为了更好的满足住宅建筑的功能需求,需要对住宅建筑进行精细化处理,设置错落结构和凹凸结构,减少体形系数的同时,能实现节能环保的最优化效果,真正落实更加系统化的控制维度和管控参数体系。在节能环保理念的同时,要对管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升级控制要求和控制体系完整度,确保设计模式符合实际需求。正是基于此,施工团队和施工企业要给予环保节能设计理念必要的重视[1]。
二、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的应用措施
(一)住宅建筑中墙体节能环保应用措施
在墙体建筑项目要运行过程中,要积极践行节能环保机制,针对相关建筑行为进行综合管控,保证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的有效性。对于墙体新型节能材料,要保证主体地位的实效性。由于墙体材料的保温特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耗损很大的能量,很多住宅依旧在使用多孔砖进行墙体制造,其保温特性还不能完全符合标准,其中,建筑物体形系数在0.3时,所在传热系数在1.16瓦m2,保证相关建筑材料效果的最优化[2]。正是基于此,利用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能满足节能环保机制,目前,主要使用的技术就是加气砖墙体和复合墙体等,能在减少外结构传热系数的同时,提升整体保温效果,真正实现了能源的管理和优化,确保节能型材料处理效果符合标准。
另外,在住宅建筑中,外墙保温方法不仅仅包括内保温,也包括外保温和混合保温,针对实际技术结构和运行参数,进行集中综合化节能操作。但是,在建筑节能结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由于结构冷热桥温差较大,就会导致建筑外墙出现严重的结露现象,需要设计人员和项目施工人员给予其高度关注,确保管控模型和管理机制的有效建构和升级[3]。
(二)住宅建筑中门窗节能环保应用措施
住宅建筑门窗设计和节能环保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控制,确保应用模型和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另外,由于门窗是住宅建筑体系中损耗能量最大的项目,需要建筑项目设计人员和施工热源结合采光管理效果和通风体系,提升门窗密闭性和窗墙结构的同时,升级保温功能和实效性,进一步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控维度。另外,一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会对其门窗的比例进行集中改良,从而降低比值结构,达到效果的优化升级,减少不良问题产生的影响[4]。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门窗的环保节能效果,就要对其进行集中升级和综合控制,减少冷空气渗入问题以及门窗的密闭性,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利用质量较好且新型的建筑材料,优化整体管理效果的实际价值,有效提升密封效果,确保整体节能环保机制得以有效落实。
在建筑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深度分析和集中整合,充分发挥其实际优势,提升管理效果和控制优势,由于在实际建筑体系中会利用较好密封特性的材料,就能提升其实际效果,例如橡胶材料,一部分施工单位在门窗节能处理项目中,借助橡胶材料的高密性,把它们用在门扇与门窗框中,不仅仅能保证美观,也能从根本上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市场价值和优势,值得企业进行效仿和推广,能在提高建筑物节能环保效果的同时,进一步落实管理效果和项目运行维护措施,提升门窗保溫效果[5]。
(三)住宅建筑中屋面节能环保应用措施
除了对门窗和墙体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控制,也要对屋面进行分析和优化处理,提升保温特性的同时,升级保温隔热效果,针对实际管理要求和管理重点,促进管控要求的落实情况。一方面,要保证屋面保温层得到优化处理,不能选择密度较大且导热系数高的保温材料,因此,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管理要求和节能控制模型,减少屋面的重量和厚度,实现节能环保效果的最优化,践行系统化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确保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另一方面,要对保温层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控制,不适合选择吸水率较大的材料,减少湿作业的实际时间,保证整体处理效果的有效性,真正优化其保温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新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已经逐步展开,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企业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构更加系统化的技术运行模型和管控维度,确保施工简单的基础上,整体价格机制和环保理念符合实际需求,也要对相关指标参数进行综合化处理,真正落实保温效果和管理机制。对保温材料进行统筹分析,提高保温性能和环保特质水平,适当升级工程项目的实效性。
结束语:总而言之,建筑环保节能要求较为重要,在建筑结构建立和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和控制体系,减少能量损耗项目,保证绿色建筑体系的优化运行,真正践行节能环保的工程要求。在节能环保设计项目运行过程中,也要从平面布置以及梯形系数处理效果层面进行深度分析,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系统,为建筑节能环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继.浅议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J].北方环境,2015,23(04):69,91.
[2] 李楠,刘波,张季超等.新型节能环保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及其产业化[C].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1723-1727.
[3] 孙晓中.加快低碳技术在住宅房地产中的普及研究——以南京"锋尚"国际公寓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8):16-17.
[4] 蔡玮.房屋住宅设计中节能环保理念的综合体现[J].中国房地产业,2016,22(14):176-176.
[5] 徐祥虎.现代住宅的通风节能施工工艺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2014,25(09):3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