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为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当今中国,年轻的“80后”和“90后”群体无疑充当了“创客”的主体。“创客”的创意归根到底要成为商业模式,要“落地”,这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最终实现“创客”的个人价值。
勿把“人豺”当人才:很多管理者把招来人才看成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团队所拥有的人才,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职业道德。如果缺乏职业道德,轻易地出卖技术机密,就会使企业团队遭受严重损失,这种人通常被称为“人豺”。
章先生在一家小型电子公司担任工程师,但他在业内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技术行家。几年后,章工所在的公司因为扛不住规模较大的亚孚电子公司的竞争,处境维艰。亚孚电子公司趁机通过各种手段挖人才,也曾宴请章工并以利相诱打探机密。章工严词拒绝。
不久,公司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员工们都作鸟兽散。章工失业了,正当他准备寻找新的工作时,却接到亚孚的电话,邀请他去做技术部经理。对手因为看到他对原公司的忠诚,这是他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的结果。
套娃效应:美国著名的奥美广告公司在提升一名经理时,按照惯例会把一个俄罗斯套娃送给这位新任经理。这个礼物其实是一个类似于中国“座右铭”的东西,这位新任经理把它带在身边,看到它就会想起要聘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去做下属。奥美广告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锻造新任经理自信和包容的情怀。在上司的自信和包容下,一个团队才更具竞争力,才能使团队不断发展。
在现实中,管理者和下属的关系也许是很微妙的。有的下属见上司迟迟不提携自己,就会对上司心怀不满,处处与上司唱对台戏。有的下属恃才傲物,说话办事锋芒毕露。对于恃才傲物的下属,管理者应当面指出其缺点,只要管理者真诚与其沟通,对方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正。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有些人在一个单位表现平平,但到另一个单位后,业绩却很突出。有句话“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财富”和“垃圾”都是相对的,只要处理得当,垃圾可以变成财富。团队成员也是一样,如果团队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发展机会,他们就会更快地成长起来。
“被打碎的玻璃”:詹巴斗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曾做过一项实验:在中产阶级社区停放一辆汽车,又在另外一个档次较低的社区停放一辆同样款式的汽车,并车窗玻璃砸碎了,几个小时后,躲在隐蔽处的詹巴斗发现,有人悄悄地把这辆车偷走了,而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汽车却一直没有发生意外。
“被打碎的车窗玻璃”会给人一种“无主”的暗示,使人误认为这辆车是没有人要的,既然如此,我拿走有什么关系?这就是“破窗理论”:如果一个团队没有严格的规则,成员们行动过于自由散漫,或不讲誠信,不按照市场“游戏规则”去运营,就像一辆车的车窗被打碎了一样,被人认为这个团队“无序”。
团队形象是十分宝贵的无形资产,人们正是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到该团队是否“正规”“有序”。它直接对团队的经济利益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当然每个人的未来更在其中。
所以,你若毁了团队,其实也是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