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成长路,最是友情绵长

2017-08-01 18:29夫子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17年6期
关键词:俞伯牙纳兰性赵王

夫子

培根说,把痛苦告诉你的知心朋友,痛苦就会减少一半;把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就会一分为二。友谊的作用就是这么神奇!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地描写友情的美好与珍贵,抒发知音难觅的苦闷与无奈,人们不得不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朋友有很多种,锦上添花是哥们,雪中送炭是挚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兄弟,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知己……无论你们之间是哪一种友情,这份美好的情感都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是忧伤日子里的一缕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是失败苦闷时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散心灵的阴霾。

任何珍贵的情感都需要我们的真心付出与用心呵护,所以有人说,友情是一株生长缓慢的植物,要用爱和耐心来浇灌,它才能如花般绚丽绽放。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结交朋友的历史典故流传至今,在千百年的时间洗礼中,这些故事里的深厚情谊未曾改变,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现代人内心的纯美情感。

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时期,楚国的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他把大自然的美妙融入了琴声,然而却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为此他感到很苦闷。

一天,俞伯牙正弹琴时,来了一个名叫钟子期的樵夫。俞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钟子期道:“巍巍乎志在高山。”他弹起表现澎湃波涛的曲调,钟子期又道:“洋洋乎志在流水。”

俞伯牙善琴,钟子期善听,不管俞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其音乐里所表现的内容,于是两人就成了很好的朋友。钟子期去世,俞伯牙痛失知音,他伤心地摔断了琴,发誓永远不再弹琴。后来,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由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在太空播放,在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連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志趣相投,决定结为兄弟。

张飞庄后一桃园花开正盛,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三人焚香礼拜,宣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廉颇蔺相如的刎颈之交

战国时,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被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随赵王前往渑池赴会,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地回到赵国。

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的官位还高。廉颇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屡次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却以容忍谦让待之,他对门客们说:“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个人的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生死与共、愿为对方刎颈而无悔的朋友。“刎颈之交”便由此而来,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八拜之交”的由来

在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文彦博听说国子学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

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成语“八拜之交”就是由此典出。

“八拜之交”原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子弟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后来,“八拜之交”指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交、廉颇和蔺相如的刎颈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的舍命之交、陈重和雷义的胶漆之交、张劭和范式的鸡黍之交、孔融和祢衡的忘年之交以及刘备、张飞和关羽的生死之交。

除此之外,古代还有布衣之交、车笠之交、杵臼之交、肺腑之交、患难之交、金石之交、金兰之交、君子之交、莫逆之交、贫贱之交、平昔之交、忘形之交、再世之交、竹马之交、总角之交等。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依靠网络科技,通过手机、电子邮件、微信、QQ等方式,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互通消息与情义。而在科技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又是通过哪些方式联络的呢?

看古人如何翻山越岭互通情义

◆飞禽传书

飞鸽传书即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我国也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在广州等地就已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单于囚禁在北海无人区牧羊。后来两国和好,汉朝使节要求放苏武回国,但单于谎称苏武已经死了。苏武的副使想出一计,让使节对单于说:“汉朝天子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雁腿上的信中写着苏武没死。”于是,单于只好把苏武放回国。

此后,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常常出现在诗文中,比如“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古人甚至还用竹木制成雁的形状作为信封,中间夹着书信,有的则制成鱼的形状,并用“鱼素”“双鲤”等代称书信。

此外,古人还有风筝传书、鸡毛信、竹筒传信等多种方式,而一般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托人捎带信件,那散发着墨香的熟悉的字迹中流露的是难以言表的深情。

曾几何时,书信是人们唯一的联络方式。古人写信都爱用“见字如晤”开头,意思是说读了这封信就如同见了我这个人一样。见字如面,见信如晤,那字里行间满是回忆和深情厚谊,所以才让读信的人怦然心动,寥寥数语便能温暖人心。

◆驿马邮递与镖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定了详细的“邮政管理办法”,竹简怎么捆扎、怎么加封泥盖印保密、怎么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等都有明文规定。汉代还在这个基础上规定每五里设置一邮,每十里设置一亭,每三十里设置一驿。

驿站是古代专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或休息住宿的地方,有专人管理并饲养驿马。古代的“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等,他们“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

驿站是“国企”,主要为官员和公职人员服务。如果老百姓要通过驿站寄信送货,收费非常昂贵,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因此作为“民企”的镖局应运而生。镖局所办理的业务包括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身镖等,镖局的人要有一定的武艺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所以开镖局的人多是退伍军人或是武林世家。镖局最鼎盛的时候连政府的槽银都保,承担了邮政、物流、保镖的多项职能。

诗人的“博客”满含深情

唐诗数万首,近半在怀念家乡,其次在心念朋友。大约唐代人认为,人生即使留不住乡愁,也至少要留住朋友。在文艺怒放的唐代,要留住朋友,得为朋友写诗。

现在我们有微信朋友圈,传情达意的速度都快赶上光速了。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感又是如何让朋友看到的呢?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诗人们就有了自己的“博客”——诗墙、诗板、诗瓢及诗屏。

诗墙就是把自己的诗作写在墙壁上供人们观看,这些墙壁一般在人流量大的闹市街铺、风景名胜、交通驿站等地,以便诗作被更多的人看到。但墙壁很快就写满了,想更换内容得重新粉刷。有人想出了新的办法——把诗写在一块木板上悬挂在闹市的墙壁等处,这样既扩大了墙壁的容量,又易于更新,这就是诗板。古代有一部分诗文的内容就是记载诗板的,如张祜《题灵彻上人旧房》中诗云:“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

诗瓢是一些居于深山古寺的人常用的发表诗歌的方式,这些人与外界接触极少,诗写好了但没有知音赏读,这该怎么办呢?于是,他们把写好的诗装在葫芦里投到小溪、河流中,葫芦随水漂流,如果被人看到捞起并打开,这些诗就有读者了。

詩屏就是把诗写在家中的屏风上,这样客人来时就能看到。需要指出的是,唐代诗人在屏风上所写的诗不一定是自己的,有时是朋友或偶像的诗,比如白居易就曾把元稹的100首绝句写在自家的屏风上。作为报答,元稹便在一堵寺庙的墙上写满了白居易的诗,白居易由此感叹道:“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表达与传递情感的方式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有强烈的表达意愿,都渴望结交知音,让对方感受到那份纯真的情感。

我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坛大咖,他们中不乏把酒论诗、互相倾慕、互诉衷肠的知音。下面,就让我们在这些大咖同声共气的知遇中,品味他们的旷世才华与似海深情。

NO.1 刘禹锡和白居易

友情指数:9

才华指数:刘禹锡9 白居易9.5

综合指数:9.2

刘禹锡与白居易同岁,两人情谊深厚,人称“刘白”。

宝历二年,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逢,白居易赋诗一首赠予刘禹锡,表达了其对刘禹锡被贬职的深切同情和慰藉。刘禹锡回赠了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被白居易称之为神妙之句。

白居易对刘禹锡的诗非常推崇,称他为“诗豪”。白居易写《春词》,刘禹锡原韵相和,并有“蜻蜓飞上玉搔头”的名句。开成二年,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在洛阳任职,白居易作诗《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感慨他们67岁高龄把酒论诗,并展望重阳佳节时两人再“一醉一陶然”。

刘禹锡71岁逝世,白居易写下《哭刘尚书梦得二首》,诗中说:“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NO.2 纳兰性德和顾贞观

友情指数:9.5

才华指数:纳兰性德9 顾贞观8

综合指数:8.8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洲最杰出的诗人,清代第一词人。顾贞观字华峰,江苏人。

康熙十五年,纳兰性德23岁,为相国长子;顾贞观42岁,一介寒儒。纳兰性德扶困济贫,真诚结纳境遇坎坷的落迫才士,与顾贞观更是志趣相投,相见恨晚。纳兰性德挥笔写下传诵不衰的《金缕曲·赠梁汾》,率真地表露了他对荣华利禄的冷眼蔑视、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对高尚情操的执着追求,同时披肝沥胆地表达了他对朋友生死不渝的真挚友情。

纳兰性德和顾贞观相互倾慕彼此的才华和品格,在文学见解和创作上也十分契合。纳兰性德的《饮水词》和顾贞观的《弹指词》被视为当时的“词坛双璧”,名扬海内外。

纳兰性德英年早逝,顾贞观撰写了感人肺腑的祭文,笔端吐露的是无尽的哀思和对知音的深切理解。

NO.3 李白和杜甫

友情指数:6

才华指数:李白10杜甫10

综合指数:8.7

李白,唐代大诗人,世称“诗仙”。 杜甫比李白小11岁,晚去世8年,世称“诗圣”。李白与杜甫号称“李杜”,他们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

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见并结为知交,此后长期分别,几乎没有机会重逢,但两人的友情历久弥珍。在杜甫怀念亲友的诗文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诗文中充满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对李白的评价更成为文学史上对李白诗风的定论。

唐肃宗年间,李白被流放夜郎,杜甫写下《梦李白》,其中“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的诗句流传千古。这首诗被誉为“笔笔神来”,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将李杜的友情深深地印在后世文人的心中,赢得了“千秋万岁名”。

NO.4苏轼和黄庭坚

友情指数:6.8

才华指数:苏轼10 黄庭坚9

综合指数:8.6

苏轼,北宋文坛第一人,诗文俱佳,同时又是著名的音律家和书画家。黄庭坚比苏轼小8岁,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交情深厚,文才、书法与苏轼齐名。

两人在京城为官时经常诗酒唱和,苏轼写了《送杨孟容》,自称是仿效黄庭坚。黄庭坚用原韵和诗一首,在诗的末尾幽默地说自己的才华不及苏轼,如果小儿子能到苏家当女婿实在是一件幸事。

苏轼与黄庭坚名列于宋代书法四大家,两人情性放达,熟不拘礼。苏轼书法字体肥厚饱满,黄庭坚取笑为“石压蛤蟆”,苏轼听后反唇相讥戏称黄庭坚书法中字体的长撇大捺为“树挂死蛇”。苏轼的《寒食贴》为“天下行书第三”,其后序就是黄庭坚写的。

岁月将无比珍贵的情谊凝成琥珀,让友情的样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发明亮。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浩瀚的诗词长河中有很多描写友情的诗句,比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吟诵这些经典诗句会让我们感受到友情的美好与珍贵。

猜你喜欢
俞伯牙纳兰性赵王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首届“赵王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启事
向大自然学艺
赵王骨折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高山流水
点绛唇·咏风兰
真切自然:纳兰性德悼亡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