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美国《科学美国人》2017年4月
目前,飞行员仍需要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保持稳定通信,以确保所有飞机在降落前彼此保持安全距离。飞行员只能在接到塔台命令后调整降落前飞行速度,这限制了给定时间内可降落的飞机数量。
2017年初在美国西雅图附近机场,兩架大型客机和一架小型企业飞机进行了一次短时间内相继降落的试验。与依靠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协助降落的传统不同,这次试验依靠美国宇航局研发的新技术,让几架飞机自动相互“交谈”再加上控制塔台,从而相继完成降落。该技术未来可能向美国航空管理局申请应用批准。美国宇航局利用该技术开发的新系统名为“飞行间隔管理系统”(FIM),它将卫星定位跟踪与报告飞机位置的自动计算机指令结合,向飞行员不断更新降落所需安全速度的信息。这有助于节省飞机燃料成本、减少尾气排放量。对乘客而言,每小时内更多飞机降落在机场意味着更少航班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