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滢
1927年的南昌,交通闭塞,只有一条铁路通往九江。23岁的黄霖乘火车到达了南昌。他的身份是贺龙部队第二十军特务营第一连(警卫连)上尉连长。60年后,黄霖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7月25日,与他一起来的还有贺龙和二十军全体官兵。
军部驻在西大街圣公会,到南昌的第二天,贺龙就召集特务连讲话,要求全体官兵不许离开驻地,不要到街上乱跑。“各连要把驻地附近的地形、大街小巷搞清楚,待命行动”。
7天前刚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黄霖,预感将有大事发生。
当时的南昌,市区内都是一些低矮的民房。坐落在中山路洗马池的江西大旅社是一栋四层建筑,楼顶还带着平台,内设茶楼、酒馆、烟馆,非常气派。
黄霖随着贺龙抵达南昌第三天,7月27日,大旅社里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贺龙等人并未参加。走进走出的都是身穿灰色制服的军人,大门两旁还站着持枪的守卫。会议厅里,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成员彭湃、李立三、谭平山正围坐在一起讨论。
当时,国民党已经分裂,汪精卫在武汉成立了国民政府,蒋介石则据南京。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失败。7月,汪精卫也开始“清党”,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驱逐政府和军队中的共产党人。
对国共两党而言,南昌都是一个重镇。1920年前后,马克思的思想就已经在这座城市传播,“改造社”、“觉社”等团体陆续出现。之后,共产党支部及其领导下的工会、农民协会也相继成立。由于担忧共产党的力量壮大,1927年蒋介石还曾专门到南昌,设立总司令部,组织AB团,为反共做准备。
被武汉方面任命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的张发奎,率部沿长江南岸东征讨蒋。当时他的部属中,有大批共产党干部,他们所掌握的军队,陆续以“东征”的名义,抵达南昌一带。这其中就包括贺龙的部队。
大旅社的会议讨论了当时南昌的军事形势,一直开到深夜。除贺龙麾下外,叶挺所属部队、朱德指挥的教导团和保安队,以及农民自卫军等部队,共有2万多人。国民党在南昌的力量则比较薄弱,城内只有滇军朱培德属下的六个团和一些机关人员。开会的几位重要成员认为,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在7月30日晚上起事。
正当起义的准备工作紧张进行的时候,29日,张国焘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给前敌委员会连发两封密电,提出暴动要慎重,还说:“无论如何要等我到南昌后再行决定!”
前敌委员会秘密指挥中心设在南昌女子职业学院的一间教室里,为了避免国民党注意,当时对外宣称是“炮兵营”。7月30日早上,周恩来等人在教室里一边讨论,一边等待张国焘的到来。
当时的政治保卫处秘书长谭天度在1998年撰文回忆,这天早晨,张国焘匆匆赶到南昌,一坐下就提出:起义如有成功把握,可以举行,否则不可动;应征得张发奎的同意,否则也不可动。他还以“钦差大臣”自居,说:“我是中央派来的,起义没有把握,就不能搞。”
周恩来愤怒地站起来,把手中的茶杯“砰”一声顿在桌子上,茶水溅了一桌面。他手指张国焘大声地说:“国际代表和中央叫我来主持这个运动,现在给你的命令又如此,我不能负责了,今天特别委员会我也不去出席了,我要即刻回汉口向中央报告。”1959年,周恩来在广州时,黄霖曾去看他,忆及此事,周恩来说,拍桌子的这个举动“是我生平仅有的一次”。
当天的会议没有解决问题,31日又接着开会。
会场的气氛显得特别紧张,成员们辩论了数小时。期间,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九江《国民新闻》被封闭了;张发奎与汪精卫等人在庐山开会,看似要对共产党不利。张国焘依然不紧不慢地唱着老调。
忍无可忍的谭平山跳了起来,冲着张国焘大骂:“混蛋!”接着,他冲门外喊卫兵,要抓张国焘。周恩来首先冷静下来,拦下了谭平山和卫兵。这时候,一个卫兵走了进来,递给叶挺一份急电,叶挺看完又交给周恩来——原来,这时张发奎已确定反共,并发电报称将于8月1日到达南昌。
张发奎若到了南昌,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将不再占优势,再不起义就没有机会了。张国焘不得不妥协,同意8月1日凌晨4时举行武装起义。此时,留给共产党的时间已经不足一天。
会后,谭天度听到谭平山对个别人提到,形势已迫使起义不能再次推迟,否则将胎死腹中。“假如张国焘再反对起义,你们就将他捆起来!杀掉!”
当时的南昌城并不大,能称得上主干道的大街也只有四条。会议结束后,秘密消息便沿着电话线路和街道散播。
31日晚8点,紧急起义的命令传到黄霖那里。据他回忆,口令是“河山统一”,标记是每个战士颈部围上白毛巾(即每个人的洗脸巾)、马灯、手电筒的玻璃上贴上红十字,信号是三声连续的枪响。
哪知,一个小时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贺龙部下一个执勤的士兵,发现第二十军的一个营长鬼鬼祟祟钻进了朱培德的指挥部。这个士兵立即将情况报告给贺龙。贺龙又赶忙到总指挥部向前敌委员会报告。指挥部担心起义消息已经泄露,为了安全,周恩来把原定凌晨4点起义的时间提前到2点。
差一刻钟12点,黄霖随贺龙、刘伯承等人赶到二十军军部门口,等待起义信号。黄霖站在对面连部门口承担警卫工作。此时,起义军各部都遵照命令,根据各自任务向国民党驻地秘密移动,将其包围。
消息已经泄露了。江西省政府卫队大约有一个连的人,趁着夜色,悄悄从政府后门溜了出去。这些士兵基本上是南昌当地人,比其他各军更早得知共产党将要暴动的消息。31日夜,省政府卫队准备以搞野外演习為名,把队伍拉出城去。没想到,刚出门,这些士兵就碰上了已经归属共产党的巡逻兵。黑黢黢的街道上,巡逻兵看不清对方标志,于是喝问口令,省政府卫队答不上来。
双方开始交火,起事的时间再次提前了。黄霖后来回忆,他听到南昌城传来的第一声枪响,是在8月1日零时一刻左右,紧接着,枪声引起更多枪声,火光划破了南昌的夜空。突如其来的交战,让黄霖等人有些愕然无措。
叶挺的24师也有些反应不及。该师72团团部书记羊角当时还在睡觉,有人冲进来叫醒他。羊角匆忙赶到团部,看到里面情况异常紧张,昏暗的灯光照耀下,人们在大厅上拥挤着。远处,一阵阵枪声传来,而且越来越剧烈。羊角有点困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抢先起事。大家挤近团长发问:“贺龙已经干上了,我们是不是也该提前发动?”
团长也做不了决定,只能打电话向师部请示,得到的回复是:各个营立即按自己的任务发动攻击。
羊角的任务是配合第72团教导队队长陈守礼守卫团部大门。他们隐蔽在大门口的石柱旁,注视着外面的战斗情况。昏暗的月色下,砖墙上发出很密的闪光,这是附近的公园内有士兵在射击。公园后门广场传来的机枪声夹杂着阵阵呼喊和叫骂,随后又是一阵手榴弹爆炸声。
不一会儿,羊角看见陈守礼喘着气跑回团部,给师部打电话请求支援,“公园里抵抗得很顽强,敌人要从后门冲出来,希望快增加两挺机关枪。越快越好”。右侧方的街口上拥出了黑压压的一股人,伴随着一阵枪声,直向团部猛扑过来。子弹打在面前的石壁上,溅起的砂石使羊角睁不开眼。他不由自主地往石壁后躲去。
“不准退!”陈守礼大喊道。羊角看到,团长已经暴露在攻击范围里,情急之下,他伸手去抓陈守礼腰间的皮带,往门侧一拖。这时,陈守礼突然中弹,按着肚子坐了下去。所幸,增援的队伍及时赶到,扑向团部的一股敌人被击退了。
类似的激斗,在城内各处进行着。原本睡熟的人们,早已经被惊醒,随即又陷入恐慌之中。这场激战一直持续了四个多小时才结束,共产党掌握的军队占领了南昌,俘虏了一批反共的国民党军官。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8月3日起,前敌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但此时,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在路上,中共的军队沿途多次与阻截的国民党军队作战,损失很大。
8月5日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学生随张发奎的军队到达九江。25岁的朱道南正和几个同乡同学谈论国民党到处镇压的事。一名学生很激动地跑来说:“有不少同学到南昌去了!”朱道南刚要问原因,突然集合号声响起。他赶紧和三千多学生一起,列队进入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放着张大方桌,上面站的正是张发奎。
张发奎先是缴了学生们的枪,接着才说贺龙、叶挺在南昌“叛变”了。学生中有不少人信仰共产主义,张发奎告诉他们,贺龙、叶挺已经撤走,想投奔共产党的可以跟着走。“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没有路费,到我这儿来领。”
有些人选择了走,没走几天就又跑了回来,因为国民党到处在抓人杀人。朱道南在九江街头,看到街上冷冷清清的,布告很多,有贺龙、叶挺的,讲了起义的初衷;也有宋庆龄、邓演达的,内容是支持南昌起义;更多的是张发奎宣布贺龙、叶挺“叛变”和国民党镇压共产党的布告。除了布告,四处都是标语,大都是工会、农会贴的,内容是骂蒋介石等新军阀投降英美帝国主义,出卖革命。
朱培德司令部门口,一群群的工人农民,手里拿着镰刀、斧头、铁棒和削尖的毛竹在抗议,朱则下命令抓人,抓到就枪毙,一批又一批。
留下来的学生都被编进了第四军军官教导团,要全部跟张发奎经南昌去广州。朱道南跟着他们从庐山下面经过,公路两旁站满岗哨,国民党士兵个个将上好刺刀的枪平端在手,“刺刀尖常刮着外衣”。
张发奎的部队到南昌时,已经是8日下午了。此时的南昌城内,到处是瓦砾和废墟,没倒掉的屋子很多也满目疮痍。街上没有行人,国民党在南昌残酷镇压,尸体躺在街道上,无人收敛。
九江和南昌的见闻,最终促使朱道南跟国民党分道扬镳。四个多月后,他参加了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的部队也在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
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共领导武装力量反对国民党的历史。1933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决定,以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纪念日。
1955年9月27日,中共军队的首次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十大元帅中,有八位——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陈毅、叶剑英、徐向前——以各种形式参加了南昌起义,有人参与了策划、指挥,有人参加了起义的全过程,有人赶上了起义的尾声。
1967年5月,在北京的海陆空三军造反派贴出大字报,称要把秋收起义纪念日9月9日定为解放军的“建军节”。时任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杨成武得知后,迅速到中南海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听后毫不犹豫地说:“‘八一不能改,这是很重要的一天啊,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毛泽东还特意交代杨成武把这段话向周恩来汇报。
周恩来听取了杨成武的汇报后,把毛泽东的话进行了归纳——“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当年7月30日,杨成武在庆祝建军40周年招待会上致辞,第一次宣读了周恩来概括的这句话。
当年8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分别发表社论纪念建军40周年,这些社论中均有这样一段话:“1927年8月,在国民党完全叛变革命之后,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战胜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条件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一提法較明确地确定了南昌起义的地位和作用,此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就此沿用开来。
参考资料: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亲历南昌起义》;
黄霖:《南昌起义亲历记》;肖燕燕:《南昌起义人物研究》;法剑明、王小玲:《南昌起义史话》;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谭天度:《追忆南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