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兰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浅论山西省居民收入差距造成的经济和生态影响
姚 兰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多年来随着改革发展成果的积累,山西省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山西省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效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山西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入手,探讨其对山西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收入差距;经济发展;生态环境
(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居民收入差距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我们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净收入作为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统计指标来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一直以来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但在绝对差距上一直维持在2倍以上,甚至许多年份达到3倍以上。按照国际经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1.7倍以内为安全,2倍为基本安全,2.5倍有风险,3倍则存在重大风险。从官方的统计数据看,山西省目前已处于风险阶段。(见表1)
(二)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山西省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从整体上看,山西东部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净收入均高于山西省南部和北部地区,而且还呈现出居民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其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也较小的特点。以2015年为例,山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为省会城市太原,其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8倍,而人均收入水平最低的吕梁地区,其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对差距为3.2倍。排在倒数第二位的忻州市,更是达到了3.6倍之多。山西地区收入差距呈现出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山西省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远小于各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2015年,城市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太原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727元,排名最后的吕梁市为22903元,两市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为1.2倍。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太原地区达15455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忻州市的2.36倍。(见表2)
(三)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效率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实际上承认了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存在。据统计,山西省目前收入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采矿业,2014年其职工行业平均年工资分别为74778元、68142元、65904元。而收入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住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其人均年工资水平分别为24082元、24342元、34230元。可以看到,这其中年人均收入最高行业的收入是最低收入行业的3.17倍,而且这一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见图1)
图1 2010-2014年山西省不同行业收入统计
导致山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既有一些正常原因,也有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由于历史传统、制度导向及经济基础的差异性,致使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与较为发达的城市经济长期并存。这一割裂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被打破,但就现实发展情况看,依旧没有遏制住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经济事实。这其中制度上顶层设计的不合理起着重要作用。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城乡收入差距的悬殊反过来又严重阻碍了城乡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的过渡。
(二)垄断行业拉大高收入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
山西省由于其丰富的资源储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过渡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而在各种行业中采矿业、电力能源等行业的收入一直排名靠前,它们同时又大都是垄断行业,这对山西的收入分配格局带来很大影响。那些高收入群体,凭借着自身的资本及资源优势,获得巨额的经济利益,煤炭行业的暴富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与此同时,中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并没有相应得到提高,高收入群体与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的拉大成为必然事实。
(三)教育投入带来的人力资本差异影响收入差距
劳动者的个人先天禀赋差异、后天接受的教育及培训的差异,自然会影响居民的收入情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制度改革,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收入分配领域,鼓励人们允许按生产要素诸如劳动力、技术资本参与收入分配。因此,不同个体由于竞争环境、先天所拥有的个人资源禀赋和在教育方面的投资的不同,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就自然形成。同时,山西省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投资力度不足、不同社会阶层对受教育的性别歧视问题一直存在,这些都促使了劳动者在人力资本上的差距难以缩小。
(四)社会保障能力不足
2016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以12928.34亿元位列全国倒数第四,而当年山西省的财政收入为1557亿元,只有生产总值的12%,这就影响到政府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社保的作用要求政府要给低收入者一定的转移性收入,但山西省人均转移性收入存在普遍偏低的问题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社会保障资金难以有效地达到其保障力度,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明显。
(五)寻租行为及非工资性收入导致收入差距过大
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仇富”现象,贪污腐败案件都与收入差距过大及分配的不合理有关。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因煤而兴的同时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政府在转让采矿权的过程中,一些利益集团以寻租形式买通政府工作人员,使得国家和集体资产通过低价进行非法转让和承包,由此导致的灰色收入会扩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垄断及其他高收入产业利用其行业工作特点和信息优势,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进行着不合规行为,这很容易造成非工资收入和灰色收入与正常收入的巨大差距。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把财富由低收入群体向高收入群体转移,这种财富的掠夺,加剧了收入分配的恶化。
收入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还会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必经阶段。合理的收入差距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刺激社会经济主体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具体到山西而言,其正处于负面效应不断积累的发展阶段,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给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一)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这些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趋于稳定,多余出来的收入则会转化为储蓄积累下来,而占社会群体大多数的低收入群体虽然拥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但由于受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难以将消费的欲望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从而导致了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和总体消费水平偏低。这对于当下因煤炭市场行情低迷而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的山西而言,想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产生巨大阻碍。
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差异拉大所导致的消费层次分化,也制约了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体地说,收入差距的分化,不可避免的引起消费需求层次的差异。一部分高收入者对现行产品市场上的商品不满意,自然地去追求发达地区甚至国外更加优质的产品和劳务,而对于更多的低收入群体,则存在对消费品支出负担不起的情况。这些都会引起市场上一些产品供给过剩的局面,难以实现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若市场长期对低档消费品保持旺盛需求,将不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收入差距扩大引导山西投资流向,制约山西产业结构升级
每个地区都会依托于自身发展优势建立其主导产业,在社会发展伊始,这些主导产业会带领该地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使山西形成了“一煤独大”的局面。焦炭、冶金、电力等行业作为山西支柱产业,不仅给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也充裕了与煤相关的从业人员的口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民富裕起来,但由此产生的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也日益严峻。既得利益者的高收益、高回报无疑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风向标,致使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大量涌入采掘业,使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及第三产业处于弱势地位,所占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山西是资源导向型经济,能源重工业占据了山西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存在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和协同的局面,各产业之间没有形成相互制衡关系,致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低下,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强,出现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差的问题。这使得山西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近两年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却缺乏可替代煤炭能源部门拉动经济增长的其他优势产业,致使山西省经济全面放缓。
3.收入差距扩大加剧农村地区衰落
城乡收入差距是居民收入差距最突出的表现。农村居民收入过低,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投入,制约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增加收入,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这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如今,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不少农民的生活常态,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已经习惯了进城打工的生活,多数人的生活轨迹是赚钱养家,为的是在城市安家落户,或者是用在外打工赚到的钱回到家乡县城买房生活,越来越少的青壮年农民工选择回到农村生活,农田更是交给父母亲朋耕种或是直接撂荒,造成农村内部的急剧荒芜,由此带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村空心化等社会问题。
图2 按行业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非法收入带来的收入差距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居民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法收入的存在而引起的,山西煤炭资源所带来的巨额利益诱惑更是加剧了非法收入现象的发生。一些人通过疏通关系、上下打点、行贿等寻租行为从事着非法经营活动来获得巨额利益。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不仅严重挫伤依靠诚实守信致富的生产经营者的劳动积极性,更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经济秩序混乱,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5.收入差距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影响人力资本积累
居民收入与受教育水平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居民收入水平的高度决定着其接受教育水平的数量和质量。山西省以煤炭能源等传统重工业为主,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程度不高。整体而言社会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需求不高。资源的富集让人们过于自信,在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重视不够,低收入群体由于工作选择的导向原因也对教育投入不足。由于可以以能源作为保障和后盾,在这样封闭的思维模式下,使人们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改革的意识,忽视了人力资本的积累。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迁徙带来的打工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以及由于收入差距导致的人们对于教育支付能力的差异、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理念、价值判断的不同,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问题。这对于社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都造成负面影响。
6.收入差距造成低收入群体心态失衡,引发社会矛盾
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低收入阶层往往处于社会底层,与高收入阶层对比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难免造成一些人心理上的不平衡,尤其是当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不是来源于合法手段,而是通过非法渠道甚至是通过损害其他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得时,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极易诱发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件,引起社会矛盾和冲突,这将导致地区投资环境恶化,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收入差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其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本身就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加之山西作为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对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和粗放利用,已造成恶劣生态环境破坏,具体表现有:一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及煤渣粉尘是山西省大气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些污染物不仅造成矿区附近的农作物减产和植被的枯萎,其污染范围随风扩散,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二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由于长期的煤炭开采,在地质作用下,极易造成地表沉降、滑坡和地面崩塌。矿区的露天开采也会引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沙化等问题。使耕地锐减,土地质量下降,造成农业减产,威胁到粮食安全。三是对水资源的破坏。煤矿开采后造成的地面沉降、崩塌等形变,改变了原有的水系和地下水循环系统。出现地下水位下降,人畜饮水困难的局面。同时,煤矿的违法排放污水使得周边矿区的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居民生活饮水和工农业用水。
2.收入差距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较于农村地区而言,城市有着更高的工资收入和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城市劳动力的短缺,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度的,只有当人口数量及人类的活动保持在一定的规模和范围,该区域才能保持稳定的发展,人口规模才能和生态环境达到和谐。倘若人口数量超过该地区的环境承载上限,则这些增加的人口规模必然要消耗掉更多的资源,这就加快了城市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开发和掠夺。同时人类活动增加不可避免的排放出更多的废弃物,造成垃圾围城的现象,使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减弱。
生态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表现为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型”变化趋势。当前,山西省许多地区正在经历着由环境破坏向环境保护治理的转变。如果把环境质量当作一种特殊商品看待,人们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取决于人们的购买能力和支付意愿。对于拥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城市居民而言,他们对于环境质量具有更强的偏好和需求。同时,由于相对富裕的群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相应提高。这促成了城市对于环境规划和制度建设变得更加完善,污染治理的能力和技术手段也更强,在一定程度上又缓解了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3.收入差距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必然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张,表现为空间上的向外延伸。于是,原本属于农村的土地不断地被囊括到城市当中,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体现在对农业耕地的争夺上,造成耕地减少,农业减产,同时也使城镇中的环境污染向农村地区蔓延。
其次,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巨大的收入差距让农民对于发展经济、提高收益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而当土地无法给农民带来更大回报,人们就更愿意接受由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而来的产业。这些产业部门大多是采用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的重化工业,向农村地区的产业转移必然给当地带来生态环境上的破坏。
再者,环境状况的提高一般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技术投入和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投入有限,当地政府受财政和政治晋升的激励,对于环境的规划治理相对放松,愿意承担更多的产业转移而忽略环境考量,这会由此带来更多污染。
此外,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缺乏,对于污染企业的进驻缺乏相应的抵制措施,难以对经济行为主体或政府部门施加压力以加大其污染治理力度。而对于农村地区相对富裕的群体而言,他们并没有将其经济资源用于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更多的则是选择改变他的居住条件。这带来的结果是: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好的那部分人倾向于搬到城市或环境质量更好的地区生活居住,而继续留在农村生活的多为经济状况较差的群体,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有的生活环境,只能居住在越来越差的环境中,这也使得生态环境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改善。
(一)着力提升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当前,土地上获取的微薄收益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而选择外出打工,这不利于农业生产,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实现农村发展的创新和变革,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要做到: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更多的农民挖掘自身及家乡优势,可以转换身份,成为个体私营业主或成立股份制企业,在家乡投资设厂、生产经营,这不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拓了渠道,更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精品农业和特色农业,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众认可度;通过延长农业的生产链,进行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发展农村生态旅游,通过农家乐、度假村的形式,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二)发挥政府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要通过必要的手段对收入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防止收入差距的过于悬殊。要求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就要具体做到:一是加大税收手段对居民收入的调节力度。当前我国的纳税主体仍然是工薪阶层,而不少高收入群体通过逃税、漏税来逃避纳税义务。要改变这种局面,做到中低收入不交或少交税,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力度,如提高所得税起征点;征收财产税、遗产税;给予新兴产业和自主创业人群予以税收优惠。二是破除垄断行业特权,改革垄断行业的工作福利制度。要将其工资水平,尤其是高级管理层人员的工资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释放民间资本活力。三是取缔非法收入。一些社会成员进行非法违规经营活动,或是利用手中的权利获取巨额灰色收入,这不仅造成收入差距的悬殊,更是在社会上引起极为恶劣的影响,对此类现象一定要加以警惕和严惩。四是采取非税收措施调节收入差距。如政府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其在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上的保障功能,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提供更多的道德关怀和物质援助。
(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教育在提高劳动者个人素质和生存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业。就个人和家庭而言,通过教育可以提升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以便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增强幸福感。对社会而言,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的教育形式可分为专业院校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划拨专项资金为失业及生活贫困的低技术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促使这类人员能够谋求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对于企业和单位在职在岗的员工也要定期组织职业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避免沦为失业人员的可能性。
(四)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优化投资环境
收入差距的缩小,根本在于实现经济的发展。目前山西省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又直接导致了投资环境的恶化,这将最终给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福利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具体措施有: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煤炭企业,政府部门要监督其设立生态恢复保证基金,专门用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要对矿区周边居民及受污染群众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质量,并借此来督促煤矿企业及时解决矿山开发中遇到的污染及破坏问题,调动其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二是建立公正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机制。政府部门要扎实推进矿业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执法程序。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对矿山的开采权和产权交易进行监督,防止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三是加大治理环境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列为各级部门财政支出的重点项目,增加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工业三废的治理开发领域。
[1]李东旭.“资源诅咒”视角下的内蒙古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3).
[2]刘淑清.山西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原因与对策[J].理论探索,2009(5):99-101.
[3]孙华臣.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D].山东大学,2012(4).
(责编:刘海琴)
F126.2
A
1008-8431(2017)03-0055-07
2017-04-10
姚兰(1994-),女,山西财经大学2016级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