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丹
摘要: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建设是我国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图书资料的资源共享,对推动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学校图书馆;调查与思考
现代计算机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资源等技术的运用给学校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专业图书馆网”建立校级管理平台和馆际间的共享平台,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是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依托“专业图书馆网”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谈一些看法。
一、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基本现状
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还没普及,特别是依托“专业图书馆网”建立校级管理平台,完全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能够胜任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比较缺乏,有的中小学图书馆在采集、编目、存贮、流通、检索和管理等流程,主要还是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作效率低,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也很难满足众多读者对及时获取信息的要求,更谈不上开展馆际间互借,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因此,在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的工作上还要积极努力,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中小学图书馆在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成为评价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实际成效仍然还不是很明显,有些工作难以推进。其中存在主要问题:一是没有把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二是多数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一些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还不具备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应有知识和水平,更不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三是图书馆硬件设施落后,设备简陋,不能适应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要求。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1.有些学校对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够明确,甚至有的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一是有的认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于课堂,忽略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教”与“学”都围绕着“应试教育”转,片面地追求及格率、优秀率和升学率,学生根本没有课外阅读时间,自然忽视了图书馆建设,从而也就忽视了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
2.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图书馆经费不足和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始终是制约中小学图书馆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由此导致了学校图书馆发展水平的严重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和经费短缺问题也就困扰着不少图书馆基础设施的建设,造成许多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舍小,没有独立馆舍,设施落后和发展水平低下。当然,无法支付计算机自动化集成系统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以及配套设备的费用也就在所难免。
3.学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学校领导对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还不到位,网络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建设工作难以推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全面规划的工作机制;二是缺乏统筹的管理机制;三是缺乏整合机制。
三、加强小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传统观念
中小学图书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教学文献资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教育研究服务中心,是学生课外学习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水平,是中小学实力的一个缩影,在实施素质教育、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缺少资金投入,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只能是空谈。但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各有关职能部门应该联合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应在教育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设立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专项经费,加大投入力度,并对资金予以统筹安排,重点要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倾斜,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资金统筹能力和使用效率,积极发动社会对教育捐资活动,以弥补政府对教育特别是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在经费预算时要加大图书馆资金的投入份额,增加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资金使用比例;再次,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一般来说,对学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的学校,应该重点放在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的建设上,不管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水平。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整个图书馆的组成要素中是决定性的因素,其水平直接决定着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影响着图书馆工作的效益,对这支队伍的建设必须摆在重要的位置。但是,从调查情况看,中小学图书馆专业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兼职的多,专职的少,素质不高也是制约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四)认真做好规划,建立制约机制
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做好全面规划,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工作的有效制约机制。一是建立落实机制。要把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設工作纳入当地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抓好落实;二是建立准入机制。对新配备管理软件系统的要按照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规划、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配置、配备,对早期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软件系统应及时更换。三是建立追究机制。
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对中小学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建设的研究和交流,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相信只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的建设必定会取得新的突破,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也一定会得到全面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学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杨辉
[2]《浅谈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徐升堂
[3]《论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