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红
软刀子可以杀人,软麻绳可以捆硬物。那么,对待违纪或有过失的学生,采用“软”批评会起作用吗?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觉得有时采用软批评法教育学生,效果是挺不错的。有些典型的事件,回想起来觉得耐人寻味。现在写出来,与同行分享,希望能抛砖引玉。
事件:学生迟到了,怎么办?
背景:
近年我校初一招收的新生特别多,超过20班,学生人数近1200人,生源参差不齐,个性习惯迴异,为了严肃校风校纪,消灭拖拉懒散的风气,学校制定了量化记分评比措施,其中有一项,早操、早读、正课迟到或缺席1人扣1分。作为新班集体的一员,每个同学都很看重新集体的荣誉,都不愿意做有损集体的事。但开学第二天,就有一个同学迟到了,被本级值日班干扣了1分,同学们都有怨言, 想新班主任我能好好处罚他。我当时心里也很恼火,心想:昨天才学习《守则》、《规范》,今天就对着干,给你一个下马威,充其量也是“先礼后兵”,不过分,量你也不敢有什么怨气。但这时,另一个班主任刚刚处理学生迟到的经过在脑中浮起——
生:老师,我来晚了,因……
师:怎么会迟到?哼!难道不知道会给我们班集体丢分吗?
生:我……
师:我什么我,一大堆理由。你为什么不早点来?刚开学就迟到!昨晚看电视了?睡懒觉!课后到办公室找我!
学生哭了,委屈地走回座位。
——用这种方法,有效吗?气可以发了,但学生呢?想到这,我犹豫了,杀鸡儆猴,他受得了吗?
处理办法:
于是,我克制自己,调整情绪,耐心地探问其迟到原因——
生:老师,我来晚了。
师:(看着学生满头冒着热气,神情着急的样子,我同情而又语气缓和地说)怎么?发生什么事?你过去有迟到习惯吗?
生:没有。今天我的车子半路坏了,我跑来的。
师:为了学习,为了我们班的荣誉,你能跑来上学,这很好。下次应该早点来,有备无患。
生:我记住了,请老师放心!
效果与反思:
这事以后,该学生没有因为特殊事情而迟到过第二次,各方面表现都很好。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产生的效果往往会大相径庭。有的班主任,性子急、易冲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感情用事,只顾个人的思路、观点和好恶。脸难看、话难听、方法硬。无视学生“尊重”的需要,忽视学生解释的权利,看不到学生违纪中隐含的某些积极因素,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前面那个班主任就是看不到迟到是学生为班集体荣誉而跑来上学这个积极的一面,以至乱发脾气,出口伤人,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刁妇型”的教师所为。象这种放任自己,情绪发泄的教师,通常会引起学生的恐惧、憎恨、逆反心理,激发防卫、焦虑、对抗情绪,一旦师生感情上的对立,学生就很难听进老师的批评,批评的目的就难以达到。长此下去,做老师的势必孤立了自己,也降低了个人威信,转化工作进入了死胡同。
而我对违纪学生采用谈话方式,少讲道理,少评价,少替学生指出错误,用语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一棍子打死。但却把思考的钥匙交给学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自我改变的尊重和信任。
无独有偶,我同一办公室的另一班主任曾说过他处理学生逃学的事,挺有智慧的。
一回,有一个男学生逃学三天,甚至想离家出走。当他父亲打电话告诉班主任:“老师,他终于回家了,我知道你一直在担忧,就立刻给你电话了”。该班主任没有与家长说什么,而是让他把电话给孩子,然后说:“孩子,你受苦了,是因为老师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吗?如果是的话,我先向你道歉!”男生慌了,连忙颤抖着声音说:“老师,您说什么话啊?这全是我的不好!”
说该班主任挺有智慧,是因为他不觉得向学生说“对不起”会难为情,也不認为这会降低老师的威信,相反,主动承担责任,能迅速打开人与人沟通的大门,这个学生的转变就是由班主任这次道歉开始的。
这就是软批评,话不在多,却能暖人心。
刚与柔,硬与软,常常是班主任用来处理学生违纪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因人而异,各得其所。在这里,我并非有意否定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严厉而又直截了当的批评,只是想强调:善解人意,化“冷”为“热”的软批评,有时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中不仅沟通了师生的感情,而且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功效。听说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常用软批评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其中,“一个学生用砖头砸另一个学生,他制止后却奖糖果并表扬该男生”的故事很多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可见,对于心智尚算幼嫩的学生,批评不一定就要义正词严,得理不让人。批评也可以是软的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