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青,徐淑霞,张志民,郑丽敏,杨慧凤,王凤菊,陈亚光,董军红,范 阳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周 青,徐淑霞,张志民,郑丽敏,杨慧凤,王凤菊,陈亚光,董军红,范 阳*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依据2013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采用品种稳定性参数估算、高温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安豆5156的高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其特征特性、品质及抗性鉴定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用高温系数法估算安豆5156的高产稳产性结果与通用方法估测结果相似,具有较好的高产性和稳定性,用回归系数法分析,该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且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是比较理想的大豆新品种。
大豆;安豆5156;丰产性分析;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安豆5156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2007年用周9521-3-4作母本,以获黄三选-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依据2013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利用品种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安豆5156的高产、稳产、适应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安豆5156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1 供试材料
以2013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汇总数据为试验材料,参试品种(系)16个,分别为周豆22、许豆0406、商豆1201、安豆5156、农丰18、泛09C6、豫豆22号、驻豆03-56、K117-3、驻豆02-19、宝黑豆2号、谷德豆一号、许豆309、郑豆0689、濮豆1788、秋乐1205,以豫豆22号为对照品种,试验地点12个,分别为安阳、濮阳、焦作、商丘、漯河、周口、宝丰、驻马店、平舆、南阳、长葛和郑州。
1.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7行区,行长5米,行距0.4米,小区面积14平方米,株距4寸,3粒摆播,单株留苗,密度12 500株/亩,播种时留预备苗,收获时每小区去边行,实收中间5行,计产面积10平方米。
1.3 数据分析方法
平均产量(Xi)、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等采用通用公式计算。分析方法以比对照增产百分比和产量位次评价品种的高产性能,以变异系数来度量产量的稳定性[1],以温振民和张永科提出的高温系数法综合分析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2],以回归系数的大小来度量品种的适应性[3],并用决定系数来判断回归系数估测值的可靠度[4]。
2.1 高产性
在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安豆5156平均产量205.20公斤/亩,12点次11点次增产,比对照增产8.9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16个参试品种产量第2位;2014年续试,11点汇总,10点增产,平均产量219.56公斤/亩,较对照增产14.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15个参试品种第3位;2015年参加河南省夏大豆生产试验,8点汇总,全部增产,平均213.84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0.53%,居5个参试品种第2位,以上试验对照均为豫豆22号,由此试验结果可知,安豆5156属于高产型大豆品种。
2.2 稳产性
以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各品种在各试点产量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品种的稳产性,对各参试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进行变异系数分析见表1,结果表明,安豆5156的CV为23.25%,数值较小,居参试品种第6位,产量居第2位,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
2.3 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
作物产量是遗传基础产量和生产环境产量的总和,将遗传产量占目标品种产量的百分比称作高温系数,计算公式:
HSCi=[(Xi-Si)/1.10Xck]×100%
公式中,HSC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高温系数,Xi为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Si为参试品种的标准差,1.10Xck为比对照增产10%的产量,HSCi值越大表明该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越好。从表1可以看出,安豆5156产量居第2位,高温系数高居第1位,属于高产稳定性最好的品种。
2.4 适应性
以参试品种在各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依变量,以各参试点全部供试品种的平均产量(环境指数)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其回归系数的大小来度量品种的适应性,当b=1,表示该品种具有平均适应性;当b<1,表示该品种的适应性高于平均适应性;当b>1,表示该品种的适应性低于平均适应性[5]。从表2可以看出,安豆5156的回归系数为0.966 2,小于1,说明该品种对环境反应迟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获得相对好的收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用决定系数来判断回归系数估测值时,其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该回归系数估测的理论产量是可靠的,因而品种的适应性分析也是可信的。
表1 参试品种在河南省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变异系数及高温系数
表2 参试品种在河南省区域试验中稳定性适应性分析
2.5 特征特性
安豆5156属于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8厘米,茎秆韧性好,有效分枝3个;叶卵圆形,白花,灰毛,褐色荚,单株荚数48个,每荚2~3粒,百粒重23.8克,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褐色脐;倒伏性0.5级,田间病毒病0.3级,生育期110天。
201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蛋白质(干基)含量44.62%,脂肪含量19.32%,属于高蛋白大豆品种。
2015年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表现中抗,SC7表现中感,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间抗病性表现,紫斑率0.3%,褐斑率0.4%,对叶部病害抗性较好。
高温系数法能客观地反映品种的高产稳定性,欠缺之处是作物产量高低只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忽视了二者之间的互作作用;变异系数法主要反映了品种本身对产量的影响,而对环境因素影响产量的程度体现不足;回归系数法体现了环境对品种产量的影响,只反映了品种的适应性;采用高温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综合分析品种的表现性状,尽量取长补短,互弥不足,尽可能对参试品种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6]。
综合以上3种分析方法,安豆5156产量高、变异系数小、回归系数小、高稳系数大,是一个高产稳定性突出,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其与产量相关的主要经济性状协调,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高,品质优,具有广泛的推广利用价值,建议在河南省夏大豆产区种植。
[1]王福亭,程相国.农业应用试验统计[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2]温振民,张永科.用高温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3]吕文河,白雅梅.马铃薯新品系产量稳定性的分析[J].马铃薯杂志,1995,9(4):198-201.
[4]张勇坚,刘志坚,张仙美,等.大豆区试中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方法比较[J].杂粮作物,2002,22(2):90-93.
[5]刘正学,孔令国,刘飞,等.高产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高产稳产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4-95.
[6]周青,范阳,徐淑霞,等.综合分析大豆区试中品种的高产稳产和适应性[J].陕西农业科学,2008(4):14-15.
S565.1
:B
:1674-3547(2017)03-0052-04
2017-04-26
周青,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新品种选育,E-mail:zhouqing834@163.com
*通讯作者:范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