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症青综合防治与高产栽培技术*

2017-07-31 18:42:59郭奎英杨彩云
大豆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夏大豆高产大豆

郭奎英,杨彩云

( 1.濮阳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濮阳 457000; 2.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大豆症青综合防治与高产栽培技术*

郭奎英1,杨彩云2*

( 1.濮阳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濮阳 457000; 2.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大豆症青是近几年黄淮海夏大豆区偏重发生的主要生理性病害。文中从品种特性、气象因子、栽培措施、病虫危害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大豆症青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大豆症青发生提出了选择良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综合防控病虫草害、生育期化学调控等综合防治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症青;综合防治;高产技术

夏大豆症青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为生长后期,营养生长旺盛,叶色浓绿,不断抽发新枝或次生分枝,花期长,结荚稀疏,且荚而不实,植株贪青晚熟,这种不结实植株叫症青株。症青株重发区单产每公顷仅收几百公斤,且籽粒过小,商品性差,有的甚至绝收,给豆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黄淮海夏大豆区域因症青大豆结实不良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河南省中南部地区,如1995—1996年、2007—2008年、2013—2014年,不少地方连片出现严重的不结实。豫北地区每年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比较严重的是2008—2016年。为更好的指导大豆生产,近几年来,深入大豆症青发生区域实地调查研究,查阅气候、栽培等资料,咨询国内知名专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试验分析,总结出了黄淮海夏大豆区域大豆症青株发生的主要原因,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与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1 夏大豆症青发生的原因

1.1 品种间差异

大豆的产量水平是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条件对其遗传本性满足程度的综合表现。大豆属短日照作物,对日照长短反应极敏感。不同的大豆品种与其生长发育相适宜的日照长度不同,只要实际日照比适宜的日照长,大豆植株则延迟开花。反之,则开花提早。大豆进入开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是否协调同步,光、温、水、气等生长条件是否适宜,并能适时由前期的以营养生长为主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是决定症青是否发生的关键。多年的实践证明,不同大豆品种,其生育期、抗逆性不同,症青发生轻重不同。一般情况下,开花早,花期集中,灌浆快的中、早熟品种发生较轻,而一些后期生长势强,丰产潜力大的偏晚熟品种发生较重;抗旱、耐涝、耐高(低)温、综合抗性好的品种发生轻,综合抗性差的品种发生重。

1.2 不良气象因子的影响

大豆属喜光作物,大豆的光补偿点为2 540~3 690 lx,光饱和点一般在30 000~40 000 lx,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随着田间通风状况而变化[1]。整个生育期发育进程受光照、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影响很大。大豆对这些气候因子反应比较敏感。同一优良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不同年份,气候条件不一样,症青发生的程度不同。湿润的气候,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大豆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无症青发生或发生较轻。而多雨、干旱、发育中后期高温、低温等不利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症青发生,尤其是在花荚期遇到低温和阴雨连绵(如2008年濮阳市区和清丰县王什乡)、33℃以上的持续高温或干旱(如2013、2014、2016年的商丘、洛阳等地区),不利于开花受精而造成花荚大量脱落;后期忽然降温,影响大豆灌浆速度,贪青晚熟。症青发生就多且重。

1.3 栽培措施不当

(1)大豆是典型的C3作物,光合速率比较低,光合速率高峰出现在结荚鼓粒期。播期过早,植株营养生长期太长,导致大豆开花期生理年龄太老,难以结荚。播期过晚,减少大豆生育期间能量的积累,后期如遇低温,影响大豆灌浆速度,利于症青发生。

(2)种植密度过大,影响通风透光,使田间小气候变劣,光合作用消弱,造成花荚脱落,利于症青的发生。

(3)施肥不合理,氮肥过量,造成植株徒长,枝繁叶茂,田间郁蔽,荚果稀疏,贪青晚熟。

(4)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影响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引起症青。

1.4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有试验证明,蓟马、烟飞虱、豆秆黑潜蝇、点蜂缘蝽等害虫发生后,防治不及时,危害大豆正常发育,营养失调,造成植株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2 预防大豆症青、实现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

在大豆生产过程中,上面任何一个因素起作用就可以发生症青,但大豆症青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所以还要采用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才能实现大豆的优质高产。

2.1 选择优良品种

大豆要实现优质高产,一定要有一个适宜的生物产量做基础,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比要适当。大豆的生态适应性是特别明显的,只有种植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品种,才能获得高产。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因地制宜选种高产品种。目前适宜濮阳市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的夏大豆品种有濮豆857、濮豆206、濮豆6018、濮豆1802、濮豆955和郑豆196、郑豆7051等,较早熟的适宜品种有齐黄34、邯豆5号、中黄13等。

2.2 做好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去除豆种中的杂粒、病粒、秕粒、破粒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和商品性。播种用大豆种子质量要达到大田良种标准以上,纯度≥98%,净度≥99%,发芽率≥85%,水分≤12%。

(2)播种前晒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提早出苗1~2天。

(3)根瘤菌拌种,建议用秦皇岛领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富思德牌大豆液体根瘤菌剂,按0.1公斤/公斤用量豆种拌液体菌剂,以加水或掺土的方式稀释菌剂均匀拌种,拌完后在12小时尽快播种;也可以在种子包衣时加入大豆根瘤菌菌剂,但是要注意包衣剂和根瘤菌剂之间应相互匹配,不能因种衣剂药效抑制根瘤菌的活性。

(4)种子包衣,采用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80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预防大豆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和苗期虫害,促进出苗成活。

2.3 合理安排茬口,适时早播

(1)墒情要适宜,由于大豆发芽、出苗需水量较大,所以在播种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耕地造墒,适墒播种。

(2)大豆不宜重迎茬,也不宜和其他豆科连作。通过轮作、倒茬,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3)适期早播,濮阳市及周边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大豆的适播期,而且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研究证明,自6月上旬起,每晚播1天,平均减产1.5公斤/亩左右。所以麦后直播大豆宜在6月上中旬及早进行。

(4)合理密植,一般以大豆开花初期能及时封垄作为合理密植的判断标准。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播种早晚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播种量4~5 公斤/亩,行距0.4~0.5 米,株距0.1~0.13 米,1.1~1.5万株/亩。薄地、分枝少的品种、播种晚的密度应大一些;肥地、分枝多的品种、播种早的密度应小一些。提倡机械条播。播种时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覆土厚度3~4厘米为宜。出苗后早间苗、早定苗,对缺苗断垄的要及时移栽补苗。

2.4 防控病虫草害

(1)杂草防治:在播种后出苗前,用都尔、乙草胺等化学除草剂封闭土表;出苗后,针对禾本科杂草用精喹禾灵或精吡氟禾草灵等除草剂,针对阔叶杂草用氯嘧磺隆、乙羧氟草醚等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

(2)及时防治病虫害,做好蛴螬、蚜虫、蓟马、烟飞虱、豆秆黑潜蝇、点蜂缘蝽、食心虫、豆荚螟、造桥虫等虫害及大豆根腐病、胞囊线虫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

2.5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实际肥力,科学确定氮、磷、钾施肥量,合理增加硼、钼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做到均衡配方施肥。

(1)早施苗肥。在大豆幼苗期,追施尿素4~6公斤/亩、过磷酸钙8~10公斤/亩,或大豆专用肥10 公斤/亩。

(2)追施花肥。在初花期追施适量的大豆专用肥或复合肥,使大豆营养均衡,可减少花荚脱落,防止症青株的发生,增产15%左右。土壤肥沃,植株生长健壮,应少追或不追氮肥,以防徒长。基肥施磷不足时,应在此时增补,施过磷酸钙7~9 公斤/亩。

(3)补施粒肥。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后,进行叶面喷肥。一般用尿素500克/亩+硼钼复合微肥15克/亩+磷酸二氢钾150克/亩,对水40~50克/亩,均匀叶面喷施,肥料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可喷施2~3次,满足后期生长需要,做到增产提质。

2.6 化学调控

对肥力较好的地块,雨水较大的年份,或产量较高但抗倒性不太强的品种,或前期长势旺、群体大、有徒长趋势的田块,可在大豆初花前进行化控防倒,用缩节胺250克/升水剂20毫升/亩对水50公斤/亩喷施,或15%多效唑50克/亩对水40~50公斤/亩喷施[2]。而对肥力较差的地块,雨水较小的年份,或抗倒性较强的品种,可适时喷些大豆王及丰产素等刺激生长的调节剂或多元微肥。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叶面肥,可防植株早衰,增加粒重。但要注意使用时要先做试验,根据说明严格掌握用量,切忌盲目使用。

2.7 及时排灌

大豆幼苗期,轻度干旱能促进根系下扎,起到蹲苗的作用,一般不必浇水。在花荚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30%时浇水,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鼓粒期遇旱及时浇水,能提高百粒重。接近成熟时土壤含水量低些有利于提早成熟[3]。雨季遇涝要及时排水。

2.8 适时收获

大豆生长后期,当植株呈现本品种的特性时,要适时收获。一般情况下,人工收获应在黄熟期进行,即田间植株90%的叶子基本脱落,豆粒发黄;机械收获应在完熟期进行,即叶片脱落,荚皮干缩,种子变硬,具有原品种的固有色泽,摇动植株时有响声。但是,对于有裂荚特性的品种要及时收获,以保证丰产丰收。

[1]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73.

[2]杨彩云.夏大豆的产量潜力与高产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1(5):16-17.

[3]赵宏昌.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3:44.

Integrated Control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Practices for Soybean"Stay-green"Phenomenon

Guo Kuiying1,Yang Caiyun2

(1.Puyang Seed Management Station,Puyang 457000,Henan,China;2.Pu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Puyang 457000,Henan,China)

The soybean"stay-green"phenomenon has been the main physiological disease which seriously occurs in Huang-Huai-Hai summer soybean region.The reasons of the disease infection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soybean variety characteristics,meteorological factors,cultivation measure,pests and diseases damage,etc.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and high quality and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choose variety,formula fertilization,scientific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weeds,and chemical regulation during growth period were put forward for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soybean"stay-green"phenomenon.

Soybean stay-green;Comprehensive control;High yield practices

S565.1

:B

:1674-3547(2017)03-0039-04

2017-03-02;

2017-04-19

郭奎英,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品种利用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gky8180716@126.com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濮豆857试验示范”(2014D00000133)

*通讯作者:杨彩云,女,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yangcy2016@126.com

猜你喜欢
夏大豆高产大豆
不同年份气象因子对夏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种子科技(2024年4期)2024-03-28 12:00:58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广东蚕业(2022年2期)2022-11-23 02:38:56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4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30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西部论丛(2020年6期)2020-08-16 10:41:32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科技(2016年6期)2016-03-11 15: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