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勤
摘要:指出了刚竹毒蛾是贵州省赤水市毛竹产区发生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影响毛竹出笋率,导致产量下降,其幼虫危害竹叶,属周期性局部发生,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证明,未造成灾害性发生,通过此次防治工作,总结了一些常用防治技术。
关键词:刚竹毒蛾;毛竹;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Q969.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185-02
1 引言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属鳞翅目毒蛾科竹毒蛾属,主要危害寄主植物为毛竹、慈竹、白夹竹、寿竹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竹产区。近年来在贵州省赤水市毛竹主产区葫市镇、元厚镇、丙安镇、两河口镇、长沙镇等地周期性发生。若大面积发生,会影响出材量和出笋率。赤水市毛竹林面积达51万亩,在2015~2016年度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发现,刚竹毒蛾分布广,毛竹主产区均有周期性发生,由于林业主管部门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未造成災害性发生。
2 发生规律
赤水市刚竹毒蛾一年发生3代,第3代以卵或1~2龄幼虫在叶背过冬。翌年3月下旬,日均温在12℃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越冬卵也陆续孵化为幼虫。4月下旬至5月下旬幼虫大量取食危害毛竹,吐丝下垂随风飘荡转移到其他竹株,若未采取防治措施,蔓延速度快,5月上旬至6月初幼虫危害最严重,6月中旬至7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吐丝结茧,6月下旬至7月下旬均可见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中旬成虫产卵盛期。8月下旬进入第2代,大量的卵孵化成幼虫,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幼虫4~7龄爬行速度快,取食量大,危害严重,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幼虫老熟大量吐丝开始结茧,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成虫破茧而出,变成刚竹毒蛾。12月上旬至12月下旬刚竹毒蛾开展产卵孵化,进入第3代,此时气温低,幼虫和孵化的卵开始越冬,即第3代为越冬代[1]。
刚竹毒蛾一般先发生于阴坡面,然后蔓延到阳坡和山脊。赤水在海拔500~800 m的乡镇葫市、元厚、两河口等高山地区的毛竹林均有发生刚竹毒蛾危害,刚竹毒蛾的大暴发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2]。
3 生活习性
初羽化的成虫,静伏于茧的周围,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白天停息在竹林叶丛中或屋檐增壁上,受惊后能短距离飞行。刚孵出的幼虫一般停息在卵壳附近,群集于竹叶背面取食竹叶,幼虫7龄,偶见6龄,少数8龄,1~3龄幼虫食叶量不大,仅占总食叶量的3%左右。4~5龄食叶量占17%,6~7龄的食叶量占总食叶量的80%。1~3龄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可随风飘荡转移到其他竹株取食危害,4~7龄幼虫善于爬动,有假死现象,遇到惊动身体卷曲成卷虫,弹跳落地,稍缓又沿竹杆爬上竹冠。成、幼虫都具有趋光性[3,4],幼虫脱皮前有1~2 d不食不动,老熟幼虫近结茧前,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吐丝结茧,经27~95 h,平均42.6 h的预蛹期后化蛹。刚竹毒蛾绝大多数结茧于竹叶背面,少数在竹叶和竹杆上。
4 防治技术
4.1 营林措施
可利用冬季和夏季毛竹林改造抚育时, 将地面、竹竿上的虫卵、蛹、幼虫消灭。在植树造林时提倡营造混交林,毛竹与杉木或其他杂木混交的林分,林相复杂,生物群落比较丰富,鸟类也较多,能够控制该害虫的大发生。
4.2 生物防治
该虫捕食性天敌很多,主要有蚂蚁、猎蝽,还有很多寄生性天敌,如卵期有黑卵蜂[5,6]、旋小蜂及跳小蜂,幼虫期有绒茧蜂、黑瘤姬蜂、日本追寄蝇等[7]。在2015~2016年度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过程中,赤水市刚竹毒蛾天敌自然寄生率高达80%,且至少发现3种蛹寄生蜂,这些寄生天敌对该虫的发生发展有很大抑制作用,也是赤水地区不用采取药物防治也未造成大爆发的原因。
4.3 灯光诱杀
利用成虫趋光性的生活习性,夜间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在毛竹林里悬挂新型飞蛾诱捕器或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悬挂时诱捕灯离地面1.5 m高,周围空旷,透光好,避免挡物。诱蛾时期最好选择在成虫开始普遍羽化至羽化盛期进行。
4.4 应急防治
4.4.1 采用植物原农药防治
刚竹毒蛾发生面积大时可采用1.2%苦参碱·烟碱烟剂,防效达97.8%[8],该药是以烟叶、苦参等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研制而成的植物杀虫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该药剂持效期长,施药后害虫死亡高峰期在12~72 h,持效期达6~7 d,该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残效期长、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产品。
也可用白僵粉或森得保生物农药(BT与阿维菌素复配)在4~5月进行林间喷粉防治刚竹毒蛾。
4.4.2 化学防治
如遇刚竹毒蛾大爆发年份,可利用80%敌敌畏,或20%杀灭菊酯100倍液,或2.5菊酯500倍液超低容量喷雾,最佳时期在第1代幼虫期,但必须在风速小于1.5 m/s的夜间或阴雨天进行。施用前应进行天敌调查,若寄生率在30%以上,应避免使用化学农药,这样会大量杀伤其天敌、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9~12]。化学农药药效高,但对人、畜、天敌有急性毒害作用,又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所以化学防治只能用于大爆发期的救急措施,一般情况不提倡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乐华.刚竹毒蛾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64,1966.
[2]陈德良,王必元.刚竹毒蛾生活习性及其大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1993(3):342~345.
[3]梁尚兴,钱石生,黑正红.刚竹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昆虫知识,2004(9).
[4]刘 政.长兴县毛竹高效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D].临安:浙江农林大学,2010.
[5]李兴天.刚竹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3(1).
[6]林 远.刚竹毒蛾种群动态及天敌寄生率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2).
[7]曹先和.石台县刚竹毒蛾的发生与防治[J].农技服务,2015(9).
[8]洪宜聪.苦参·烟碱烟剂防治刚竹毒蛾试验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08(2).
[9]林江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营造健康森林的有效措施分析[J]. 绿色科技,2016(13):99~100.
[10]洪宜聪. 苦参碱对刚竹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J]. 福建林业科技,2013(2):37~39.
[11]陈 明.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刚竹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2016(6):6~10.
[12]黄金明. 4种不同生物药剂防治刚竹毒蛾的效果[J]. 农业灾害研究,2016(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