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
萨拉·康格(Sarah Pike Conger)于1898年跟随丈夫爱德华·赫德·康格(Rdwin Hurd Conger,1843-1907)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7年。爱德华·赫德·康格时任美国驻北京公使,作为公使夫人,萨拉·康格见证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在中国期间,萨拉·康格给女儿、姐妹、侄女及侄女写了大量的家信。后来,按照她自己的说法,为了纠正四处泛滥的关于中国及其人民的错误看法和观点,出版了她的部分家书,并命名为《北京信札》(Letters from China)。
中国的城市、建筑与总体形象
正如许多外国人一样,萨拉·康格初到中国,便被她所进入的新环境震惊了。她尝试着描述中国令她百感交集的第一印象,毫不隐藏她对中国的不了解和由此产生的困惑,在随后长达7年的中国生活中,中国带给她的困惑和由此激发的好奇心一直伴随着她。在家信中她总是满怀感情地描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对于中国的城市、建筑、物品等,她都不厌其烦地加以仔细地描述与说明。
在最初的家信中,她描述了中国的长城、北京城的城市布局和主要建筑。她文字中所呈现的中国,是一个高度设防、禁卫森严、神圣奇异的大帝国,任何读者都会从《北京信札》最初的几封家书中得到她对中国的这种印象。比如,她写道:“中国似乎不仅防备着本国民众,对外面的世界也处处设防。在中国围墙处处可见,万里长城是一道墙,庇佑着这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城市中、村落里的围墙保护着它数以万计的居民;宫殿、院落、墓地、寺庙的围墙围住的是一个个家庭,是对祖先的恭敬和对宗教的虔诚。”1“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似乎上了锁,甚至还加上了很多暗扣。”2 当时的中国保守封闭的特征跃然纸上,但是,她的认识与描述不一定完全准确。“对宗教的虔诚”一说就不能用在所有中国人身上,毕竟中国主要是一个世俗国家。
萨拉·康格文风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的白描且直抒胸臆。她的感情表达非常直接,很少有晦涩的抒写。感谢萨拉·康格的这种文风,读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当年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和主要建筑的特征。根据她的纪录与描述,当时的北京城由外城、内城、皇城和紫金城四道城池组成,她还描述了正阳门、午门、天坛、先农坛等北京城的重要建筑以及它们在国家生活中的功能。随后的书信中,她向亲人介绍了在西山、明十三陵、古观象台(萨拉·康格非常喜欢的地方,多次在书信中提到)、贡院、碧云寺、卧佛寺、紫金城、颐和园等处的所见所闻。由此,一个庞大的、奇异的帝国图景,逐渐在读者眼前展开。在此后近十年的家信中,這幅图景变得越来越富有细节(如中国的艺术、服饰、佳肴、生活用具等等)。
不过,随着萨拉·康格对中国了解的加深,她在最初的书信中树立起的中国保守、封闭、奇异的总体特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萨拉·康格发现“中国正在逐步与旧的习俗告别,慢慢地打开了她尘封的大门”3,尽管这种变化是在列强的侵略下发生的;她也开始思考,中国的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中国人这个伟大而古老的民族为何至今巍然屹立。
关于普通的中国人
在《北京信札》中,萨拉·康格花了不少笔墨表达了她对中国人的看法。在她的眼中,中国人是一个迟早会跻身于大国行列的强大民族,4 作为一个整体(她明确指出,不论汉族还是满族,作为一个民族,都被称为中国人5),中国人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她对中国人,大多时候抱以友善的、温和的、同情的态度。她坦然地写道:“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我们需要耐心、专心,更要怀有一颗善心。”6 她写道:“中国人很能干,是各种运动、变戏法、演戏剧、耍杂技的高手。”7 她发现中国人喜欢音乐,喝大量白酒且很少喝醉,而且似乎每个人的记忆都特别好;中国人是一个勤劳、耐心、不大张扬的民族;中国人接受传统的、严格的、中国式的教育以追求功名、光宗耀祖。“中国人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是物质的充裕丰富和产品的美观耐久”。8 她还告诉她书信的读者,中国人总是赋予思想观念以特别重要的具体或抽象的意义;中国人总是坚持自己的追求,不易改变;在制造业方面,中国人有着无与伦比的财智,为了追求完美,中国人会不计时间和工本;中国人往往子承父业,艺术品和一些精细产品的制作方法往往严格保密。“总体上说,中国人不会将严厉、悲伤、焦虑、仇恨、逆反和不悦等各种情绪表现在脸上。”9 萨拉·康格关于中国人性格特征与文化特征的描述,肯定了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包括对待艺术与产品的匠心追求,同时也指出了中国人保守的一面,这些国民性格与当时中国的国家特征是相符合的。
当时驻华的外国官员一般都雇佣很多中国人作为仆人,爱德华·赫德·康格夫妇也不例外。萨拉·康格因此可以与不少普通的中国人有近距离长时间的接触。她写道:“我们的男仆看上去都像是单身小伙子……他们遇事冷静,做事专注细心,一丝不苟,行为举止温文尔雅,不像一般男人那样粗心,倒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10在一封书信中,萨拉·康格专门讲述了她的陆管家带着他的儿子、续弦来与她见面的情景,勾勒出一个典型的普通中国家庭的面貌,以及中国人精明能干、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形象。她还说他们后来又请了一位王管家,深受大家的爱戴,王管家“个性从容果断,办事有条不紊。”11 在外国公使馆被清兵和义和团围困期间,萨拉·康格的一些中国仆人并没有离开,她对这些忠诚的中国仆人充满赞许之情。
她还描述了中国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的基督教徒,中国的基督教是义和团运动的受害者,因此对外国公使馆提供的保护充满感激。
义和团
萨拉·康格对于中国人的认识,由于“义和团”运动而变得复杂。义和团起义后,曾与清兵一起围攻外国公使馆区,萨拉·康格与许多外国人被围困在公使馆区内,从而亲历了疾风暴雨般的残酷战争,由此感受到了中国人在反抗侵略方面的决心和斗志。同时,她也注意到“义和团”在这次运动中野蛮愚昧的一面。她通过一些政府的公文和诏书意识到,清廷可能利用义和团在向外国人施压。她猜测:“从皇上的诏书和其他政府公文中可以看到出,朝廷支持义和团运动,而且太后似乎还是这次运动的发起者。”12
在1900年7月7日(自6月20日被围攻)的一封家信中,萨拉·康格写道:“义和团和清朝官兵联合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决心要清除所有外国人,他们的思想变得野蛮,没有半点理性。最了解、最熟悉他們的外国人说,他们从来不知道中国人的性格中还有这样的一面,他们甚至会在黑夜和雨中发动进攻,以前他们在战斗中从不这样做。现在,他们凶猛残暴、不计后果、不达目的决不罢休。”13这段文字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年战斗的激烈。当然,萨拉·康格作为美国公使的夫人,作为一个被围困者,受其立场影响,置身于这一事件中,不可能客观地对战争双方做出客观评价。尽管她也意识到外国的侵略行为,但作为被围困者,她依然大力歌颂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在她的心中,他们是英勇的解救者,而义和团和清兵则是野蛮的进攻者。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立场和国家利益的不同,对于一个事件的描述及对于一个国家和人民形象的描述,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很大影响。
慈禧太后、王室、清朝官员和他们的家眷
萨拉·康格在自己的家信中,用很多笔墨记述了她与慈禧太后及清朝官员的交往情况。她与一些外国公使的家眷数次被慈禧召见,得以近距离接触慈禧。她描写了许多与慈禧接触的细节,比如:慈禧给她递茶、递糕点,私下里偷偷送她小玉雕。在她的笔下,自己与慈禧太后之间有一段深厚的友谊。她认为慈禧太后是个女强人,热爱国家和子民,想要提高民众意识和提升妇女地位。14 囿于对现实政治的认识,她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仅仅停留在个人的情感层面,不免显得偏颇。但是,有赖于她的介绍,读者看到了慈禧太后在生活中富有感性的一面。萨拉·康格认为李鸿章是“一位能干的外交大臣,中国的顾问和奴仆”。15 她还在书信中写到庆亲王、内阁大学士王文韶等清朝高官,为世人从生活的侧面了解他们提供了一些珍贵史料。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社交的需要,萨拉·康格还与王室及清朝官员的家眷们有不少交往,在她的笔下,她们是一个遵守礼节、优雅高贵的群体。
总体来说,萨拉·康格比较客观地向读者介绍了自己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正如她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一样,尽管看到了清朝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陷入悲惨的局面,她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未来并未绝望(尽管是凭着直觉),认为“中国人天性中尚未被开发的出来的潜力是难以估量的。最近,在西伯利亚沙漠的下面发现了大量的优质水源,尽管沙漠的表层是不毛之地,毫无吸引力。同样,我希望在亿万中国人看似漠然的外表下面,也能发掘出汩汩的生命之泉,给他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宝藏。”16
标注信息:
1.【美】萨拉·康格,《北京信札》,沈春蕾等译,南京出版社,2006,第1页。
2.同上书,第77页。
3.同上书,第202页。
4.同上书,第299页。
5.同上书,第298页。
6.同上书,第30页。
7.同上书,第30页。
8.同上书,第30页。
9.同上书,第33页。
10.同上书,第34页。
11.同上书,第48页。
12.同上书,第118页。
13.同上书,第99页。
14.同上书,第311页。
15.同上书,第177页。
16.同上书,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