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新西区道路景观现状及改造对策探讨

2017-07-31 00:28黄同银
绿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改造设计成都市

黄同银

摘要:指出了道路景观作为城市道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当前道路拓宽,侵占绿化范围,引起城市绿化面积减少,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急需对不满足现状的城市道路景观进行重新改造设计。结合对成都市高新西区部分城市道路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出现的城市发展的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城市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一些城市部分道路的改造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道路景观;改造设计;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73-02

1 引言

道路是串联城市各个节点的廊道,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穿梭在城市中的居民每天都会和道路景观之间产生行为心理活动交往,伴随日益增加的拥挤感、混乱感以及对道路景观产生的视觉疲劳感,渐渐使得原先的道路景观形态不能满足人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学者刘滨谊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指出,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这三方面构成道路景观的三元论,强调城市道路应该在满足交通流量、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注重道路的景观形态、环境生态、活动使用的需求[1]。由此可见,在城市不断扩大和发展过程中,对道路景观形态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注重安全、生态和美观的道路景观建设是城市道路景观改造提升的重要目标。现以成都市高新西区部分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适合道路景观改造的有效对策。

2 成都市高新西区道路景观现状分析

以成都市高新西区天润路、西源大道、合作路为主的城市道路,调查人行道、分车带、路侧绿带、节点绿地等区域,内容包括道路周边用地情况、绿带植物搭配方式、地面铺砖、街道设施、艺术装饰小品和道路交通情况,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道路景观改造设计建议。

2.1 绿带植物搭配不合理

路侧绿带大片采用“草坪+灌木+双排乔木”,点缀花树的种植方式,空间合理化不够,植物生长空间不足,导致部分植物长势不佳或死亡,如天润路(合作路至成灌高速路段)紧邻电子科技大学一侧,后侧种植银杏和天竺桂,两排乔木距离相差5 m左右,不仅银杏独特的景观效果不能呈现在视野之中,反而导致因缺少生长空间,一些枝条发生枯萎现象。其次部分街道(如西源大道)因管线的铺设,无法种植行道树,使夏季炎热天气行走在街道中的人们缺少遮荫,在这些区域如何协调树荫与管线的关系是改造的重点。而对于现存有行道树区域的种植方式主要采用单株乔木+树篦子的方式,形式单调,微生态系统不完整,不利于汛期雨水的渗透,腐烂行道树树根,影响其长势,破坏街道景观。

2.2 空间布局不合理

现状调查发现这几条道路两侧都以两条绿带的形式呈现,除商业部分,其他街旁绿地几乎没有行人可穿梭的空间。行人在人行道上来往匆匆,无驻足逗留的区域,不断使人们失去对同一环境的认同感。如果沿线景观不能将场地与人的行为活动联系起来,就会使一个区域失去原有的活力,道路景观不仅是驾车者的使用空间,也是人们记住城市特征的重要依据。调查还发现重点道路交叉口没有标志性景观,可识别性差,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常常出现行车折返的现象。

2.3 人、车、路之间不协调

调查发现道路周边主要有教育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工业用地,靠近电子科技大学、锦城学院和住宅区附近人流量较大,而工厂企业附近存在瞬时人流量大,机动车、非机动车、人流混合在一起,不间断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车行道占用大量空间,留给非机动车到和人行道的空间较少,导致下班高峰期的时候行人占用非机动车行驶空间,非机动车闯入机动车道,增加各个空间的负担,出现各种拥堵现象。安全性系数不够的情况还不断发生在公交车和非机动车之间,公交站台的设立一般紧邻人行道,下车乘客将占用非机动车道,来不及刹车的非机动车会冲向下车的人,导致一些事故发生。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对城市道路的安全感,不能使道路融入整个城市,尚处于矛盾之中。

3 成都市高新西区道路景观改造设计建议

3.1 重新植物组景

现状植物的搭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植物生长空间不足、灌木景观效果差、缺少特色花树弱化了道路的可识别性。《成都市增花添彩总体规划》文件指出:重点强化传统花卉彩叶植物的运用,重点强化冬季观花彩叶植物的运用,适度引进适生新优品种,彰显成都特色文化。依据此规划文件,提出成都市高新西区道路景观体现街道独有特色景观的建设路线。街旁绿地中适当取消长势较差的整形灌木,保留现有银杏、白杨、香樟等大乔,移除部分天竺桂,每条道路重点体现特色花乔:紫薇、木芙蓉、樱花等,使绿地内视线足够通透、大气、美观;紧邻人行道的绿化部分设置植草沟,适当种植粉黛乱子草、八仙花、蓝草矛等多年生草花,增强透水性。行道树的树种选择应该挑选成都市特色树种,如银杏、玉兰、香樟等乔木,每条道路可以根据道路的线性、长度以及宽度来选择行道树,长度较长且较笔直的道路应该选择两种以上的树种进行相间种植,其他情况的道路尽量选择一种树种,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道路原有的特征,增强可识别性,同时,每条道路的行道树在有限范围内可以配合草花或者下沉绿地,增加其生态性。

3.2 恢复活跃空间

在人流活动较多的交叉口处可适当增添活动空间,设置能够反映城市文化且具有道路特征的标志性构筑物,如天润路与西源大道交叉口可依据电子科大的文化特色进行标志物小品设计,展示出道路的形象特征,不仅合理利用节点空间而且能够活跃气氛。其次,在商业前区应该打破原有单调的树池形式,重新采用景观设计手法进行树池改造,利用空间的形体变化,给予空间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恢复场地的活力。人流较多的道路上应设置一些坐凳,尤其是在公交车候车区域,完善道路街道设施系统,体现出人文关怀。

3.3 完善交通网络

首先,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可以利用建设城市绿道的方式弱化,划分出非机动车行驶空间,且采用色彩鲜艳的材料铺设地面,建设时需保证各道路之间绿道的完整性,由此增加绿道的可识别性,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冲突。其次,在无法种植行道树的部分道路上可以在绿地内设置慢性通道,夏季行人路过时有遮阴的地方,与其他道路形成完整的慢性交通网络系统,使得人们在道路上行驶时存在安全感和舒适感。再次,为避免非机动车与行人在公交站位置发生冲突,公交车停靠站应该尽量与非机动车道有明显的空间划分,从而营造出和谐的城市道路系统。

4 结语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供舒适的行驶条件,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的小气候环境[3]。因此,成都高新西区道路景观绿化改造需尊重现状绿化情况,再根据道路周边用地性质、功能特点和交通流量来合理改造,关注城市道路绿化中植物体现的生态效益和空间划分的合理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搭配植物,完善交通网络,从而创造出人、车、环境相互和谐统一的道路景观。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39.

[2]黄 倩.文化元素在道路景观中的运用—武夷山市大王峰景观研究[J].绿色科技,2016(11):129~131.

[3]伍奇峰.城市道路景观与植物造景研究[J].绿色科技,2015(7):165~167.

[4]孙 烨,方美清.主题型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5(10):91~92.

[5]夏金洲.城市道路綠化景观探讨[J].绿色科技,2015(7):128~129.

猜你喜欢
改造设计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数看成都
数看成都:2018年1~7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锅炉节能降耗的改造设计研究
公共建筑给排水改造项目的设计体会
某码头改造工程中新老码头结构结合设计分析
QC方法在加热炉改造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