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
肇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近40年。据我们的观察研究,在这40年中大概经历了三个创业时代。
中国的创业1.0时代(1978年-1998年左右),其实还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因为改革开放政策解开了人们身上多年的束缚,40后、50后、60后这几个消费主力群体一起呈现出全面的爆炸式的消费诉求,当时是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这种巨大的填补空白式的消费增长点燃了一波创业热潮,最终诞生培育了美的、格兰仕、万向、联想、海尔、华为、娃哈哈、伊利等新中国第一代创业企业;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初,随着7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消费也开始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随之催生成熟了巨人、三株、汇源、吉利、复星、新东方等新中国第二代创业企业。
随着80后的成长,大概在1998年左右,这个消费群体纷纷跨过18岁的门槛,开始逐渐影响消费市场和创业领域,中国进入了创业2.0时代(1998年-2012年左右)。与之前创业1.0时代相比,80后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开始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和“脱实求虚”的特点。与之相应的则是在新旧世纪交替前后涌现了像新浪、网易、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携程等一批新中国的第三代创业企业代表,它们大多都是互联网公司;2005年后陆续成立的58同城、美团、猪八戒等,算得上是第四代创业企业,它们无疑是消费能力愈发成熟、消费行为更加个性化的80后们直接催生的。
而在此之后,开始有清楚消费意识的少年时期就被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熏陶成长起来的90后们开始大踏步跨入及笄和束发之龄,清晰自主的消费意识、旺盛的消费欲望、逐渐增强的消费能力,对中国的消费市场开始产生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它既影响着上述几代创业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行为,又直接催生了符合他(她)们需求的创业企业。这个时间点大概在2012年左右,典型的创业企业有小米、爱奇艺、滴滴、果壳网、知乎等第五代创业企业。第四代和第五代创业企业大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头”在云端、但“四肢”却十分接地气,它们已经模糊了原来的传统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的界线。
在创业3.0时代,共享经济已经或即将成为主导未来的巨大的新兴力量。
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大家熟悉并使用的产品?最核心的原因是因为大家对节能减排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并意识到每一个人其实都可以参与其中,既方便自己又有利于社会,何乐而不为?这也是基于价值观认同的共享精神与共享行为。
但为什么又出现了这么多共享单车被破坏的事情?除了部分没有公德之心或极度无聊之人的破坏以外,更多的是因为那些黑車、摩的等群体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这其实涉及到了两个关键词:价值与价钱的问题。深究世界上自古至今的交易模式,无非是四种:第一种,价值观不趋同且价格也不合理情况之下的交易,这无异于抢劫;第二种,价值观不认同或无需认同,但价钱合理,这种交易模式在创业1.0时代通常会十分顺畅和旺盛;第三种,价钱不合理但价值观认同,照样乐此不疲,这种创业2.0时代的早期一度盛行;第四种,价值观认同价钱又合理,当然皆大欢喜!
共享是什么?它就是基于价值观认同基础之上的定价合理的交易或交换行为,而在此过程中要做到损耗趁零、利用最大化。在创业3.0时代,这种共享模式的消费及创业行业开始奇峰突起并大行其道,最终将塑造整个未来的消费与创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