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萍,赵海艳
(1.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2.黑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孙 萍1,赵海艳2
(1.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2.黑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政治运作模式,形成了新的政治生态,网络政治生态逐渐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为进一步找准和把握未来研究的定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现有网络政治生态研究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网络政治生态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研究内容分散,多以网络的政治功能、电子政府建设、网络政治问题为中心,对网络政治生态系统构成、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机制,以及“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创新的研究略显不足。
网络政治;政治生态;社会网络分析;政府治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十三五规划建议“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网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当今时代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截至 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3117万人。我国已进入大规模网络社会,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传统的政治运作模式,形成了新的政治生态。网络以其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扩大了政治主体的范围,改变了传统政治信息的传递模式。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是维持网络政治稳定有序,促进网络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网络政治生态恶化就会引发网络政治行为失序,爆发网络政治危机。加强网络政治生态研究既有网络时代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网络挑战、占领网络主阵地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文章数量少,研究内容分散,研究领域交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研究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有利于系统掌握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的研究态势、进一步深化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研究。
(一)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在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验研究、数学以及统计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学量化研究,研究关注的是社会行动者以及社会行动者之间关系的集合[1]。社会网络分析的数据是关于接触、联络、关联、群体依附和聚会方面的数据,反应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联[2]。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领域,共词分析是其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共词现象假设,当两个能够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的专业术语,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就说明这两个词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看,共词能够形成一个虚拟网络,每个词都是这个虚拟网络中的点,两个词共同出现的次数越多,表明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那些共同出现频次较多的词也就拥有较多关系,其反映的内容也就是该主题的研究热点。这种关系量化对于了解一个主题的研究情况,调整研究方向,促进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样本来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学术界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国内期刊数据库,因此选择其作为本领域研究论文的来源。本文以政治生态为关键词精确检索,并含以互联网或网络为关键词模糊检索,共得到相关论文 167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 67篇,CSSCI期刊论文38篇。为保证研究层次和研究质量,选择核心期刊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剔除述评、推介、目录等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分析样本确定为核心期刊论文55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34篇。
(一)论文年度分布统计
按照论文数量和发表时间进行统计,2008年以来,网络政治生态相关研究基本呈稳定增长的趋势。2008-2009年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仅有1篇核心论文。2010-2011年研究有所增长,两年均有8篇核心论文。2012-2014年研究略有波动,但基本稳定,分别有11、13、11篇核心论文。2015年数据尚不完整,但从整体态势上看,仅前三个月就有3篇核心论文,发展趋势良好。
(二)论文受资助情况统计
研究论文中有10篇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获资助比例达18.18%,具体资助情况为2010年1篇,2011年1篇,2012年两篇,2013年3篇,2014年3篇。从整体上看,论文受资助层次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表明国家对网络政治生态相关研究非常重视和支持。
(三)论文研究层次统计
统计发现网络政治生态相关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研究,论文数量达38篇,占论文总数的69.09%。其次为政策研究,论文数量8篇,占比14.55%。行业指导类论文7篇,占比12.73%。其他层次研究2篇,占比0.04%。目前研究还停留在基础性和理论性研究阶段。
(一)高频关键字的确定
运用ROST软件对文献题录进行分词统计,导出分词结果,进行归并、剔除不相关的词,得出分词的词频排名,见表1(关键词频数〉15)。从表中可以看出政治生态、社会、政治、互联网作为关键词出现较多,高频关键词在词频和词义上都有较大差距,可以保证接下来共词分析的有效性。将文献题录与高频词导入软件进行统计,形成共词矩阵,见表2。
表1 高频关键词表(频数>15)
表2:共词矩阵(局部)
(二)社会网络分析图的构建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绘制社会网络分析图(见图1),更为直观明确地反映共词关系和网络的整体特征。图中关键词用节点标记,节点之间的双箭头直线表示两点之间存在关系。节点越大,其点度中心度就越大。图中政治生态、政治、互联网、政府位于整个网络的核心位置,节点面积较大,周围存在较为密集的连线,指向政治参与、民主、监督等高频词,而在整个网络外围,也存在网络问政、网络舆情、网民等零散的关键词形成的相互连线。这种网络形态表明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研究相关领域存在较为集中的研究热点,涉及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分散。
图1:社会网络分析图
(三)社会网络核心内容分析
在对社会网络分析图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的政治功能、电子政府建设、网络政治问题三个方面。
1.网络的政治功能
从社会网络分析图可以看出,互联网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处在研究的中心位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重要的政治平台。一方面,网络极大地促进了政治的发展。网络的开放为政治表达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网络空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公共舆论产生的理想场域。随着社交网站的出现,网络逐渐成为进行政治意愿表达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手段[3]。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改变了传统政治的权力结构和公共权力运行模式[4]。网络舆论场的勃兴必然会增加公众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广度和深度[5]。网络参政带来了的强大民主政治效应,网络弥补了传统民主形式的不足,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开辟了数字时代的新型民主渠道[6]。另一方面,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网络发展受硬件设施和技术水平影响,不同网民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网络信息鸿沟。在制度化和组织化不完备的情况下,当前网络政治更像是无序的广场政治,“网络丛林”社会的特征明显[7]。目前网民结构使得网络民粹主义效应明显,过激的言论、仇富、仇官等非理性情绪在网络蔓延[8]。网络传播的特点使得任何个人的“爆料”“吐槽”都可以通过舆论放大、变性,引发严重的舆论危机[9]。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研究发挥好网络政治功能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数字鸿沟、群体极化等问题的出现。
2.电子政府建设
网络社会的发展,无疑对政府组织的变革、政府运作方式和效能带来很大的挑战,政府亦处在当前研究的重要节点上。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电子政府建设。政府网站、微博问政和移动政务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政民沟通渠道[10]。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体现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平台,是电子政府的核心所在,是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便民服务的有效渠道。政务微博的开通更是增进了官民互动,推进了网络问政的进程。政务微博通过话语释放达到权力聚合的效益,在传统人治型、官僚行政之外,开辟出一条服务型民主行政通道[11]。而随着移动政务的开发,官方微信平台的建立,更是增加了官民沟通的即时性和实效性。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治理推进电子政府建设。我国网络途径的政民沟通已形成网络官媒推动、政府主办、第三方获授权主办三种制度化模式。互联网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应该改变了传统的政治生态,开启了全面互动的网络政务。从前景看,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官媒网站等整合为复合型沟通网络既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12]。新的政治生态下要推动我国政治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强网络立法,培育参与型网络政治文化,加大电子政府制度创新,实施网络媒介素质教育[13]。
3.网络政治问题
现有研究中,与政治、互联网、政府节点较为密集的连线指向政治参与、民主、监督等高频词,可见互联网中的具体政治问题受到较多的关注。互联网上客观存在的、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关于政治权力、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内容的政治现象被定义为网络政治[14]。网络政治是传统政治在网络的延伸和拓展。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激发了传统政治中参与元素,扩大了参与的范围和内容。在网络时代,面对日益拓宽的政治参与渠道,促进政治稳定依赖于政府和公民的良性互动,政府要积极利用和调控网络,公民要增强参与的理性和能力[15]。在政治活动中,公众通过网络参政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影响政府的政治态度和行为[16]。由于网络参政虚拟性、直接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有学者把公民的网络参政行为直接定义为网络民主[17]。网络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民主的理想,公共协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和制度规范,通过官、民双方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18]。网络不仅为政治参与、政治民主的创造了条件,还为舆论监督提供了途径。运用网络了解舆情,掌握和分析网络民意,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共识。从近年的网络热点事件可以看出,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19]。网民群体以其庞大和广泛性正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的“扒粪者”,不断揭露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腐败现象,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监督作用[20]。
(一)研究特点
1.研究重视度高,发展态势良好
从近几年的研究的数量和受资助情况看,我国网络政治生态领域相关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资助比例较高,论文数量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与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不断的大规模增加,网络成为重要的政治平台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公众表达政治意愿和行使民主权利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而且也确实给我国的政治安全带来重大挑战,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多次强调占领网络主阵地,加强网络建设。但总体上看,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论文数量整体偏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适应我国现实社会和理论发展的需要。
2.研究内容广泛,深入聚焦不够
从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果看,我国网络政治生态领域相关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从宏观上包括网络对传统政治生态的影响、电子政府建设;从微观上包括具体政治问题的研究如政治参与、政治民主、网络舆论监督等。整个社会网络分析图,边缘节点多、分布零散,核心聚焦不足。这表明该领域研究缺乏聚焦,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需要在分散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实现知识的整合和贯通。
3.侧重理论和制度建设,实证研究不足
当前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基础的探讨上,对网络的政治功能、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民主等相关理论都有所分析。现有研究对互联网对政治生态的影响研究比较多,研究问题重复论述,缺乏创新观点,而且多数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宏观层面和制度设计层面,论述的深度和针对性严重不足。网络政治生态是实证性很强的领域,目前对于具体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政治行为等实际问题仍停留在定性的、描述性的分析上,缺乏对相关实施部门的访谈、网民群体的调查、具体事件的分析,要加大实证研究、个案研究的力度。
(二)研究趋势
1.网络政治生态系统构成研究
网络政治生态是网络政治的整体状态,反映网络空间范围内,网络政治主体及其环境之间形成的结构功能关系。目前,网络政治生态的研究内容分散于网络政治参与、网络舆情、电子政务等诸多领域,对网络政治生态系统本身的研究明显不足。很多研究只是引用宏观的生态概念,并没有真正用生态学的方法去研究,没有从生态学的角度构建网络政治生态系统,网络政治生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环境而非生态系统存在,除史达外尚未有人对网络政治生态系统进行专门研究。史达认为,互联网政治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信息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互联网政治成员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系统中各成员产生信息,并借助信息的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21]。但谢金林指出史达从政治参与、网络政治舆论的角度来探讨网络政治生态系统结构,他所建构其实是网络舆论生态系统[22]。基于不同话语平台的研究难以达成共识,这不利于网络政治生态研究的深入。因此,今后的研究应从分析我国网络政治问题的特殊性入手,构建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系统,明确网络政治生态构成要素,明确网络政治主体及其环境构成。
2.网络政治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
网络政治生态系统中各主体和各种现象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现有的网络政治生态研究中更多学者关注的是其表现出来的结果,如政治参与、政治民主、监督反腐、网络舆情等问题,但对其内在发生机理研究不够,缺乏对各要素之间是如何发展作用的研究。政治生态化这里的生态更多的是一种结果状态,而不是内在运行机制。在网络政治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通过网络平台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互换,通过相互作用影响政治生态系统平衡。只有深入研究其内在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引导公众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避免网络谣言的扩散和网络危机的产生,才能有效协调和整合各种诉求,化解偏执和矛盾,保障政治生态系统有序发展。因此,今后应该加强相关实证研究,通过对具体网络事件、网络内容的分析,更充分地展现网络政治生态系统的现状,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生态平衡等相关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寻各种政治现象的生态学规律和原理,发掘各主体之间的作用渠道及内在机理,以便更好的解决网络问题,建设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
3.“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创新
随着网络与政治的融合,“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政治生态不应仅仅停留在网络技术的简单应用上,而应走向更深层次的互动。政府不仅要发展完善网络基础设置,还应积极利用网络推进自身的升级,推进政府治理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政府治理应该是生态化的治理,强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参与者为了维持自身的利益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参与治理[23]。电子政府建设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未来还要重点研究,网络如何改变政府的治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促进政府不断创新公共服务,增强政府对网民的回应性,实现网络政治主体间的良性互动。网络政治生态下,政治主体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网络政治与传统政治的有意促进,维持整个政治系统的平衡,还有待深入研究。
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政治的运行模式,使其主体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在促进政治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网络政治危机,深入了解和把握网络政治生态系统构成及其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维护网络政治生态平衡。网络环境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政府治理创新要推进网络与政治的深度融合,在未来的政治生态中,传统政治和网络政治将会更加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整个政治系统的发展。
[1]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美)John Scott.社会网络分析法[M].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孙立明.互联网与中层民主的兴起——互联网与政治发展的中国实践[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89-95.
[4]牟宪魁.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权力运行与公民权利保障[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61-64.
[5]黄丽萍.微博时代为政者如何剑走 “网路”[J].领导科学, 2012,(11):42-45.
[6]范茹平.网络政治对我国政治生态和党政工作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前沿,2011,(17):40-44.
[7]康丽丽.从广场政治向公民社会转型——网络的政治价值分析[J].领导科学,2010,(35):21-23.
[8]张沭宁.微博问政的“多中心治理结构”与策略探讨[J].新闻界,2012,(1):17-20.
[9]谭福森.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新挑战[J].领导科学,2014,(10):14-15.
[10]戴伟.论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提升[J].学习论坛,2012,(12):61-62.
[11]梁芷铭.话语释放与权力聚合——当代中国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的本体和价值维度[J].湖北社会科学,2013,(1): 24-26.
[12]史文静.网络问政、地方治理与政治生态——以黑龙江省绥化市“民情在线”为例[J].新闻知识,2011,(9):39-41.
[13]董文芳.网络政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理论探讨,2013,(6): 17-20.
[14]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12.
[15]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理论探索,2008,(3): 127-129.
[16]闫金山,乌静.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网络政治生态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2,(1):24-28.
[17]赵红卫.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生态要素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30-33.
[18]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J].学术界,2005,(5):35-47.
[19]颜陈.地方政府如何走出“中国式危机公关”误区[J].领导科学,2013,(7):8-9.
[20]熊光清.网络“扒粪运动”:一种新型社会监督力量的兴起[J].探索与争鸣,2013,(2):14-16.
[21]史达.互联网政治生态及危机治理 [J].电子政务,2011,(10):37-48.
[22]谢金林.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及其治理研究——以网络政治舆论为分析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4):90-101.
[23]周慧.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应是生态化治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4-27(6).
【责任编辑:张西山】
The Researches on the Cyberpolitics in China: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UN Ping1,ZHAO Hai-yan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00169;2.Facul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eilong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Harbin,Heilongjiang,150080)
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 plus”era has changed human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and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modes,and therefore a new political ecology is formed.The cyberpolitics attracts tremendous attention from academics.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orientation of future researches,we need to review available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and us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mak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urrent cyberpolitic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At present,researches on cyberpolitics are in the initial stage.The researches are scattered,mainly focusing on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the network,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ance,and political issues on the Internet.The researche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online political ecosyste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ous elements,the operating mechanism,and the innovative governance in “the Internet Plus”era are slightly inadequate.
Cyberpolitics;political ecology;social network analysis;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D 523
A
1000-260X(2017)04-0071-06
2017-04-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公共决策中的协商民主研究”(16CZZ008)
孙萍,博士,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府治理、网络政治研究;赵海艳,东北大学博士生,黑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政府治理、网络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