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芳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教师
《品质》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选入苏教版2014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小说写的是鞋匠格斯拉兄弟,宁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的质量,他们恪守职业尊严,一生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并且把它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解读《品质》,不能仅限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文中有很多细节设置可以作为文本深度解读的抓点:
例如,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不是格斯拉一人,而是格斯拉兄弟俩?细究起来,妙处无穷:其一,两人的性格相互映衬,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他们都一样技艺高超,坚守品质,执着,敬业,诚信,善良;其二,兄弟俩一起打拼创业,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家族企业的兴衰变化,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然而兄弟两人齐心协力,用心经营,也无力挽回衰败和最终破产的结局,这正是机器化大生产时代,手工业者生存之艰难的真实写照,也是小说悲剧的社会意义所指;其三,兄弟两人中一人饿死,另一个却仍然在坚守,至死不渝,这种安排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悲剧色彩,也更深化了小说的主旨——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绝不放弃内心的信念,不忘初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
一部作品的完成,并不止于小说创作结束,也远不只是小说本身的内容,还有读者的解读,这是小说的外延,也是小说挖掘不尽的艺术价值之体现。牵一发而动全身,小说《品质》中还有多处细节描写值得深思。
再如,后来当“我”得知格斯拉的哥哥死了很难过,可是为什么文中又紧接着写道“我真高兴离开他”?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是不忍,不忍看到他的惨境,不忍接受这个悲惨的噩耗,但另一方面,格斯拉兄弟的人格魅力,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像“我”这样的人,只能仰望,难以企及。在他的面前,“我”反而觉出自己的“小”,正如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当车夫搀扶老女人走向巡警分驻所时写道:“我这时突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彼时彼刻的“我”也有一种恨不能找个地洞钻下去的感觉。
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中也潜藏着深义,如文中为什么总是强调格斯拉兄弟的店堂朴素安静,没什么人,走进去就像心平气和地走进教堂的感觉?这其中不仅写出了生意冷清,还有格斯拉兄弟做鞋时的专注,那种忘我的工作状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里,好像与世隔绝,这里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安静,更是内心的安静安宁。再者,教堂是神圣的宗教圣地,在那里,心灵被净化,灵魂受到洗礼,精神得到提升,格斯拉兄弟正是这样拥有纯洁灵魂和高尚品质的人,人物形象进一步凸显,这是来自底层的光芒,虽然微茫,却能穿透黑暗,给人间带来一丝光明和让我们活下去的希望。
小说中有很多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作者匠心独具,别有用心,如格斯拉的店房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说明他们是为平民大众服务的,而且也绝不会奴颜婢膝,而有自己的人生尊严和底线,小说最后将他们的店铺过户过来的新店却明确表明是替上等人做靴子,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令人心生敬意。再如,文中多次提到靴匠的出场总是“趿拉着木皮拖鞋”,他为何不穿自己做的靴子?其实,一个真正的匠人在乎的是靴子本身的艺术,而对自己的穿着并不太在意,何况他为了生存,整日整夜都在忙碌,并没有更多的时间为自己着想,只能是穿最简单最不费时的“木皮拖鞋”,正如中国民间谚语说的“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老婆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闻香;编席的,睡光炕”,这个小小的细节中透露出很多信息,格斯拉兄弟的生存境况,他们为了做出顶好的靴子,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由此可见一斑。
文本解读要从小处着眼,大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读得更深更透。如为什么格斯拉先生不提高价格,不打广告,不为王室服务,不招个学徒?是不是太顽固了?为什么品质好的东西却没人争相购买,难道仅因为速度慢?在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很多深层意义自然而然就被解读出来。细想这些不正是格斯拉兄弟坚守品质的最好体现吗?这不正是当时社会人们过分注重外在品牌,追求虚华奢侈,拜金主义思想甚嚣尘上,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的反映吗?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文学领域亦是如此,提出问题的同时就已牵涉出其他一系列的深度思考,文本解读才能走向深入。小说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首段写他们店“开设在一条横街上……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是否多什么用意?新的时代已然来临,旧的经营方式与此显得格外不协调,这新与旧,热闹与冷清的对比中,昭示着格斯拉兄弟最后的悲惨结局。为什么当格斯拉回答做靴子是一种手艺时,突然露出了一丝微笑?这笑中含着悲,是带泪的微笑,是明知自己的现时的艰难和未来的无望后一种无奈的笑,是对当时大公司利用广告垄断市场行业的不屑与鄙视,是对自己坚守这份神圣事业的信念与执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中国古代传统美德在格斯拉兄弟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高尔斯华绥不愧是小说创作的大家,大手笔,每一处文字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蕴涵丰富的意蕴,值得深思挖掘。只有抓住文本细节深入探究,方能得个中三昧,于曲径通幽处,深得其中味,而避免止于表层,流于肤浅。
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物质的进步和文明的倒退呈二律悖反,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美好的品质却在消失,高尔斯华绥带着无限的伤感塑造了坚守传统美德的鞋匠格斯拉这个人物形象,用这个执着而本分的手艺人在无奈的现实社会被淘汰、被毁灭的悲剧惊醒世人,在文明的倒退中呼唤品质的回归,事实上,在物质的社会里,人必须靠精神支撑、精神信仰才能真正活着。
作为20世纪初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高尔斯华绥虽出身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其作品却将眼光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无论是《品质》里潦倒的靴匠,还是《演变》里困窘的人力车夫,无论是《良心》里卖文为生的文人,还是《勇气》中贫穷的理发匠,作者对他们都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生活中有许多普普通通的好人,他们没有耀眼的光环,却有一颗高贵善良人的心,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业,却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魅力,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始终不渝,他们平凡,但绝不平庸,这是来自底层的光芒,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正是因为人间永有格斯拉兄弟们,以他们高贵的品质守护着社会的良知,他们高举火炬,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他们的精神如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