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紫武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 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课程的有效开设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如何通过课程开设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获得长远发展,已逐渐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该课程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课程开设的合理化建议,促进课程的优化建设,进而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高校在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就业工作。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简称《教学要求》),旨在进一步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与评估,从而不断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各高校在实际发展中遇到诸如教材、师资队伍、学校的重视程度等很多瓶颈问题,阻碍了课程的建设进程和发展步伐。
大学生顺利、满意就业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简称“课程”)的教学组织和目标实现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和就业能力,还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层面
1.一些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多数高校都能按照《教学要求》开设课程,实现在校学生全覆盖,但多为完成任务而开设课程,其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作为学校层面,学校领导、教务管理部门对课程的设置未引起高度重视,仅当作一门通识课程而已。一些高校在实际操作层面未完全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要求,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部分高校未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一切从专业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未将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其职业生涯管理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相联系,使得职业发展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脱节、各自为政。
2.课程体系不完善。
(1)缺乏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材
科学合理的教材是有效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抓手。某些高校完全借鉴其他高校编写的教材,没有自己的思路,未体现出自身的校情和专业特点,使得课程教学缺乏活力和针对性,也难以真正实现课程目标。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就必须有系统的、科学的适合本校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就业指導教材作支撑。
(2)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按照《教学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并提供了三种课程组合方式。但无论选择何种组合方式,课程体系均应包括“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三个主要环节。部分高校为了应付,将三个环节统一安排至一学期完成,并压缩、删减部分教学内容,如“职业素养提升”和“实践环节”。
(3)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层次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滞后,多采用集中授课、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照本宣科,甚至以观看视频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难以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提供专业、细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3.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
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掌握求职技巧和当前的就业政策,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专业教师匮乏。当前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多来源于基层学生工作部门,且多为辅导员。从就业指导的专业角度说,他们多是“门外汉”,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知识,整个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总体水平较低。
4.缺乏课程的过程监管和教学评估。
部分高校对该课程理念上存在偏差,认为该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导致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忽视该课程的过程监管和教学评估。诚然,多数高校由于师资缺乏,导致这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不高,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其重要性,反而更应加大监管力度,不断优化课程的评估内容,以使就业指导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二)学生层面
1.思想上不够重视。
正因为高校职业发展与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形式单一等因素,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和信心,思想上难以重视,甚至有学生把课程当作“两课”,他们依然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外语、计算机等学习上。
2.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不强。
大一的学生刚走进“象牙塔”,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懒惰、依赖心理的存在,使得他们对未来四年浑然不知,甚至自我认知都很难做到。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合理配置学习资源,对未来就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毕业生的层次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
由于一些大学生对职业发展不够重视、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就业观念淡薄,导致诸多毕业生的层次素质不高,视野不够开阔。而社会正在发生变化,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越来越高,此二者之间产生矛盾。要缓解或调和这一矛盾,必须通过高校和大学生这两个角度共同发力,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对策剖析
(一)高校要高度重视课程
新形势下,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高校应根据新形势进行科学分析,重视课程建设,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职业发展与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和就业指导部门要高度重视,不断更新理念,切实把课程建设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集中各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合力,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与指导。
(二)健全并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既要强调职业的重要地位,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完善课程和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意义重大。通过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不断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涯管理能力和就业能力。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编写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教材。
由于课程本身难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使得课程出现效果不佳的瓶颈问题。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不斷优化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编写适合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校本教材,并合理整合配置校内资源,积极拓展校友资源和企业资源,增加在校学生的实践机会,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搭建实习、见习平台,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2.实施“三步走”战略,科学合理地组织课程教学。
课程开设的时间段应明确合理,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放在大学的不同阶段依次进行,实施“三步走”战略,不可偏颇、缺失或颠倒,更不能一蹴而就。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尽早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尽早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大二开设职业素养提升课程,在学生确立大致的职业目标后,教育大学生有针对性地选修相关专业课程,了解职业背景和职业环境,明确自己的差距,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包括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技巧的传授、就业流程的获悉、就业的心理准备等,不打无准备之仗,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成功率和满意度。“三步走”战略符合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就业的整体流程,不应缺失或颠倒次序,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3.加强课程监管与教学评估。
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要适时监控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建立健全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制度,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适当开展骨干教师的公开示范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和借鉴的机会。在教学评估环节,要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在评价内容、评价重点和评价方式上不断优化和创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师资队伍建设要遵循“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请进来”即适时聘请知名企业的HR或其他高校专家作为客座或兼职教师为就业指导教师和大学生授课,以发挥“鲶鱼效应”;“走出去”即选送优秀就业指导教师深入知名企业、优秀培训机构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调研,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相得益彰,取长补短,构建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教学团队。
(四)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基本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养成教育不断提高。首先要教育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发展和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不断增强学生的规划意识,让他们明确合理的规划是成功的前提。其次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在不断提高自身层次素养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
高校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整个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直接关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能力。我们应该像重视就业工作一样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和课程的建设,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徐东昊.大学生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2(1):143,146.
[2]曾昆.高校课程的问题与对策剖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5):140.
[3]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李家华,杜俊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5]余明.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