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当代价值

2017-07-29 00:13杨冲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德育价值孔子大学生

杨冲

[摘 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伦理学家,在他一生长达几十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通过对现在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分析得出要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再挖掘、再论证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状况,具体分析了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 ;大学生;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3-0018-04

一、道德教育与德育

道德教育,即指依据一定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而对“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所进行的教育,以期其符合某种既定的标准或规范。德育的内涵则更加丰富,指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由于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内容结构的广泛,也就使得德育的范围不仅涵盖了道德教育,更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也纳于其中。也就是说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整个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著名教育家、伦理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华民族找寻文化根源的思想宝库,对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进一步挖掘利用,对于当下的德育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尝试从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内容方面入手,对其实如何关照和应用到现实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二、当下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余玉花在《解析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一文中,将中国当下存在的道德困境主要由两方面造成:“道德内容的丰富性与道德教育有限性的矛盾”和“道德多元及其冲突性的困惑”,从哲学理论的高度分析了造成道德教育困境的原因。

另外,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道德冷漠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学生的道德选择,给现实的道德理论教育带来挑战。一些人在面对道德选择时,在自己利益衡量和后果考究后选择了漠视。反过来,现实中这种道德选择的困境使得课堂上的道德教育失灵,一些学生在面对实际的道德选择时“集体失语”的现象也就产生了。这无疑也是当下德育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高德胜在《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一文中对现代道德冷漠做了以下几点原因:“精细分工与道德‘钝化”“现代组织的去道德化”、电子媒介与“‘苦难饱和”从(中国)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带来的改变上分析道德冷漠产生的根源,对我们正视这种现存的德育困境有良多启发。

而严从根则在《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一文中也提出了当下道德教育应该在正当和有效中找到平衡点,指出正是进入现代社会人们个体意识的觉醒使得原有的道德教育缺乏了一定的正当性,而道德教育的政治化与功利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冲突和挑战。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存在的多种文化思潮无时不刻都在无形中塑造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对原有传统文化的不了解,质疑,文化自信的缺失成為一部分大学生思想上所面临的挑战。

面对这些我们所面临的德育工作的挑战,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又能够为我们提供哪些解答?我们又应如何在正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呢?首先,在道德教育具有有限性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应该不断深刻挖掘和利用好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得传统思想当中的优秀文化继续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减缓在道德多元文化选择下面临的冲突,帮助学生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心,在文化根基中坚守自己。其次,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而带来的道德冷漠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情况,这种生产力发展带来的负面后果在却在中国表现的尤为突出。其原因还是我们身处于一个发展与阵痛同在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冲击了我们原有的道德文明规范,但新的道德文明规范却又还没有建立起来,使得中国人在这种无所适从中丢失了一些原有的优秀特质。而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的“根”,这个“根”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更为明确的说主要是我们的儒家文化。重新找回文化的“根”对于我们的德育工作来说至关重要。最后,个体意识的觉醒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社会思想文化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在传统道德教育正当性遭到质疑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回应质疑,而不是完全抛弃。我们应当做的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加以区别,对其有益成分做正当论证,使得个体在其个体意志的自我意志选择下自觉自愿的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

那么我们如何正视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文化呢?他的那些道德教育思想又仍然应该为新时期的我们所接受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孔子有哪些有益道德教育思想内容。对于当下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展开有哪些价值?

三、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仁爱的道德教育思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在人群中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而新生长起来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爱护与宠爱,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能力,但却在社会交往不断受挫。表现出来就是大学生宿舍之间,同学之间矛盾冲突不断。面对社会道德选择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是从只自身的利益考虑问题,而对他人和社会的集体利益表现出冷漠。孔子“仁爱”的思想作为其整个道德教育思想的立论点,提出不仅要爱自己和家人,更要爱全体社会成员。这对于大学生理解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有着较强的文化浸染作用。对于面对多种文化选择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帮助他们重新正视自己,理解与人友爱相处的重要性。

2.忠恕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的“忠恕”是对其“仁爱”思想的发展,是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所提出的具体原则。在发生人际交往冲突和问题时,这种换位思考对于促进冲突的缓解和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新一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人才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冲突矛盾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因而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竞争”思维太强而对于合作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却无所适从。“万事以我为先,以我为主”的个人中心主义表现突出,在人际交往中和处事过程中就容易发生矛盾。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将中华民族这种交往讲究“柔”和“和谐”的传统很好地继承下来。另外,大学生群体的相对优越感还是比价强的,对于不同阶层和群体的人和事还是缺乏同理心,多以自我群体角度来思考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片面性,做事情容易走极端。在德育过程中,如将孔子“忠恕”的思想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到其化刚为柔的魅力,对于帮助大学生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3.孝悌的道德教育思想。“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等都能看出孔子对于孝道的重视。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生产力使得每个人越来越具有更高的独立性,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却越来越冷淡。很多孩子在把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当做是理所当然,对父母缺乏应有感恩之心。这种亲情上的冷漠使得我们无法自处,只有在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后,才幡然醒悟。虽然传统儒家的孝道有很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部分,但它的内核和出发点却是极好的,为我们如何维系亲子关系点了一盏明灯。所以,对于大学生进行传统“孝悌”文化教育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残酷的现实又增添一抹温情。

4.信义的道德教育思想。当前中国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诚信教育的缺失是要担负很大部分责任的。“信”作为孔子对人之为人的五点要求“仁义礼智信”的一部分,对当下的诚信教育有着很强的现实关照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如何坚守自己的诚信道德底线,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将传统“信义”教育与当下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现实的道德两难中自觉自愿的选择承担诚信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诚信道德的规范,从而防止他们由“重义轻利”向“见利忘义”方向转变。

5.礼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将春秋时期的混乱归于“礼崩乐坏”,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以此来恢复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我们在当下讲“礼”,遵循“礼”,当然不能是指整个封建社压迫人、统治人的纲常名教,而应将其回归于本意——遵循一定的社会秩序规范。同时,讲“礼”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批判地学习和了解古代礼的思想,有助于引导人们内在情感的良性发展,自觉抵制外部不良因素的侵蚀,并对自身的行为加以约束,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心性基础和行为模式,进而逐步达到承接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思想道德境界。”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作为应该学习和掌握中国先进文化的接班人,学习理解符合当下社会的礼仪规范和“礼”文化,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群体要在社会日常行为中起带头模范作用,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社会失范行为,要自己所能及时制止,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

6.启发式的道德教育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手段在现今仍然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严从根则在《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中所提到的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功利化倾向明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下的德育工作中过于强调效率,直接的理论灌输较多,对于学生实践体验式的启发教育较少。往往传授了理论是什么,却对其成立的逻辑推理和正当性原因缺乏说明,这种道德说教的方式,使得学生可能因为厌烦其传授形式而使得理论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在以后的道德教育时要更加注重启发与实践体悟相结合,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总之,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内容对大学生德育的当代价值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余玉花.解析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J].伦理学研究,2008,(04).[2]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03).

[3]严从根.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09).

[4]孔令河,李民.论语句解·为政[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

[5]庾良辰.儒家“禮”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11,(04).

[责任编辑:谭晓影]

猜你喜欢
德育价值孔子大学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学生篮球选修课的德育价值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民俗的德育价值
学生游戏的德育价值及游戏活动研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