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老爷们儿反串演洋妞儿, 《二马》打的是什么算盘

2017-07-29 14:17
南都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老马老舍话剧

《二马》是老舍先生早期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描写了二马父子在英国的生活经历,故事发生在距今91年的1926年的英国,源自于老舍先生早年的旅英生活,是老舍亲历了中西方文明的剧烈碰撞后对国民性的深刻反思。这部作品不是简单地描写华人域外生活的小说,而是一部将华人域外生活与对国民性的思考结合起来,在中西文化的强烈对比之中,探索重建民族文化的作品。

话剧《二马》的主人翁老马上过洋学堂,还入了洋教,却始终胸怀中国人的传统大志——当官!升官发财梦还没实现,却一不留神从待业青年混成了待业老年。大哥客死,老马和儿子小马前往伦敦接手马家古玩店。官迷老马不情不愿地变成了小商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买卖?俗气!”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二马父子,经在中国传教的伊牧师介绍,寄居在英国人温都太太家里。在温都太太的眼中,中国人个个都是大烟鬼,是下毒的害人精,杀人放火吃老鼠抽鸦片,天底下的坏事没他们不干的!而中国人老马却认为,英国人不过是毛都没褪干净的野蛮人,又矫情又抠门,只有干净没有人味!由于文化差异,二人相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趣事,谁料到这二人竟日久生情对上了眼,竟然谈起了一段跨种族跨文化的黄昏恋!

这还不算厉害的,在话剧《二马》中,不仅由中国人演外国人,而且竟然选了两个大老爷们反串演洋妞儿,这两个老爷们不但要演一个女人,还要一人演两个女性角色!五个大老爷们在舞台上又演又跳,其中两对还谈起了恋爱,这话剧《二马》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老舍将目光聚焦于身处异国他乡的二马父子身上,从自己熟悉和了解的普通市民角度出发,批判了自身民族的懒惰、不思进取、事事顺人,同时又由衷赞美传统人性的淳厚;从自己旅英的亲身体验中,肯定新思想和先进的西方文明,同时又客观地鞭挞西洋文明的糟粕。

老舍作品另一个特点就是幽默,在老舍的每部小说中,都能够成功塑造一些命运辛酸却令人喜爱的、饶有趣味的小人物。在老舍的笔下,通过幽默风趣的叙述方式将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和相互之间的隔膜呈现出来。

在老舍百年诞辰之际,《二马》曾被改编成电视剧,而向来接戏、上戏十分挑剔讲究的陈道明,一碰上老马这个角色就激动不已,表示非上不可。作为一名老舍的“铁粉”,陈道明对《二马》的喜爱之情更是掩藏不住,直言《二马》也是他拍过的戏中最喜欢的,老马是他认为自己演得最好的角色。

此次一人身兼话剧版《二马》编剧、导演、主演三职的,是实力派演员方旭。方旭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深爱北京文化,也和老舍先生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导演并主演过老舍先生的《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三部作品,并获得舒乙、舒济等老舍后人及研究者的极大认可,更被戏称为“老舍专业户”。而在被誉为“中国的托尼奖”的 “壹戏剧大赏”2017颁奖典礼中,方旭凭借《二马》问鼎2017年度最佳男演员。

话剧《二马》中,全部女性角色皆由男性演员“反串”饰演,温都太太一角由被誉为“姿才冠世最美男旦”的青年演员刘欣然出演,温都小姐由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苏小玎出演,两个大老爷们反串外国女子,不禁让人好奇这是不是个噱头。

在中国话剧诞生之初,李叔同就以男儿身反串饰演了茶花女玛格丽特,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由男性扮演的女性人物形象,更能彰显角色独特的异性魅力,带给人超脱现实的美感。本次话剧《二马》中的“全男班”,方旭表示是出于对角色的思考而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寄希望于通过这样的手段演绎作品致敬前辈,同时男演员的角色反串容易产生喜感,为经典增添新时代的趣味性和活力感。

中国人演外国戏这事儿,到底要不要洋腔洋调?这件让不少人困惑的事在方旭手中的解决办法是创作游戏感很强的话剧,戏里反串不是旦角那种男扮女,不用捏着嗓子说话,演员们不演女人,只演感受。

《二马》在表演上最大胆的创新就是多角色轮演,一人“身兼数职”,这让舞台变得更有趣、扩大思考空间的同时,也对演员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全男班”演员阵容让一人分饰多角的他们在舞台上产生“变身”的效果,引得观众爆笑连连。

舞台上运用硕大的报纸布景作为分幕的间隔,将所有情节变成了台词,形成一部形式感极强的成人漫画喜剧。二维漫画与表演的结合,让所有的故事发生在一张奇妙变化的英文报纸里,使《二马》整部剧化身为一个大游戏且极具思考性。

8月18-19日,实力派演员方旭将带上老舍同名小说改编话剧《二马》前来广州大剧院,全男班爆笑演绎京味儿混搭英伦范。这个夏天,当民国遭遇英伦,当北平撞见伦敦,当中国父子遇到英国母女,当东方文明碰撞西方传统,京味风趣与英式幽默,活脱脱两块面对面的哈哈镜。嬉笑怒骂间,照见两个古老帝国民族的德性。

猜你喜欢
老马老舍话剧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老马
“对话”小伙伴老舍
老马的三个愿望
读者之窗
再见啦,秋天!
过去的理想
话剧《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