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贵成
随着课程的深入推进,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笔者以为从“文体、本体、主体”角度出发,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变革课堂生态,努力让语文学习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蕴,从而有效培养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 依据文体,取舍教学内容
所谓文体,简言之,就是文章存在的类型。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教学价值,因而依据文体展开教学,越发受到广大小语同仁的普遍关注。事实上,文体分类对于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来讲,心里应该越具体清晰越好,因为这样才能精准取舍教学内容,寻求抵达教学目标的实施路径。如《桥》是人教版五下的一篇微小说。小说文体的特点就是以叙述方式为主,以情节构成内容。依据这个特点,我尝试从三个角度选取教学内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 打量语言特点,感受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课文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暴雨和山洪,但是这些句子如同珍珠,散落在课文的不同部分。指导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认识这一词就是一句的短句表现形式,理解其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妙处,借助有感情地朗读,一线串珠,感受短句段所表现出的急促、紧张、有力。特别是指导学生朗读时,借助语气的轻重缓急,再现山洪的变化,体会环境描写短句渲染,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效果,是非常有意思的。
2. 聚焦人物形象,感悟老汉的优秀品质。认识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这是教学的重点。然而文中对老汉的描写却寥寥数笔,这正是文本表达的秘妙所在。为此,教学中引导学生聚焦两个关键处:一是抓村民与老汉对比。通过对比朗读,老汉“不说话”“像一座山”的冷静与临危不惧的形象,在村民们“跌跌撞撞”“像发了疯似的”衬托中更显高大。二是抓小伙子与老汉的矛盾处。学生感兴趣的是在这生死关头,原本想先走的小伙子为何要“推”老汉一把?老汉的一“揪”、一“推”,小伙子的一“瞪”、一“推”是耐人寻味的,细腻的动作中饱含着浓浓的情感,这正是引导学生进入表达的关口处。
3. 续写故事结尾,学习行文结构的多样性。俗话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小说篇末点睛,用悬念贯穿全文的写作方式,我事先隐去了文章的结尾,引导学生循着文末语意去猜想这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在学生多样的想象与表达中,再揭示原文结尾,给学生豁然开朗之感。
二、 紧扣本体,提升语文能力
1. 习得语言。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认为:语言积累的数量是决定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关键要素。他提出:从儿童语文学习的规律看,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显然,《桥》作为一篇微小说,那些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课文表现力的短句段是值得诵背积累的。通过诵背,同学们不仅记住了这些句段,更重要的是在诵背中理解了这些句段的表达效果,并潜移默化地在语言实践中加以运用、积累。
2. 练就方法。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其知识积累、方法掌握与技能形成的综合体现。因此,学习方法的掌握是三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遗余力地加以指导渗透。在本课教学“先学检测”板块中,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山洪、村民、老汉、小伙子”留给你的印象;选用这些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遵循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阅读思路,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这样的练习,降低了难度,架设了梯度,让学生不断领悟阅读一篇小说时,可以通过抓主要情节的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学生经历了这样的练习,自然会积累语文学习的经验,从而促进归纳概括能力的逐步提升。
3. 形成能力。言语生长需要促进学生“心语”发展的水平。情境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培养儿童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为此,思维能力的发展标志着学生语言发展的水平。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观点,但却不能完全表达心中的意思。为此,教学就应该不断地去丰富学生心中的那个“意”,并借助一定的方式帮助学生,将“心语翻译成一串串文字,或者将一串串文字翻译成心语”。让学生猜想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并续写故事结尾,这样的读写结合,显然有效提升了学生言意融合的表达能力。
三、 凸显主体,变革课堂生态
1. 精准的教学起点。研究证明,儿童的言语习得有赖于教师对学习环境的精心设计。从言语学习的角度来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醒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必须考虑学生语言发展的已有水平,继而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建构新知。在教学《桥》之前,为了把握学情,学生课前自主练习“智趣学习单”并提出疑问,教师批阅整理,从而形成课堂学习的主问题。只有关注了学生这个中心,才能在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下,去关注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课堂评价的推进以及学习小组之间的成果分享。
2. 精要的介入点拨。有文化韵味的课堂始终离不开教师灵动的点拨与介入智慧。特别是当下自主互助的课堂,其学生个体的多元性,课堂生态的多样性,随时可能会出现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情况。面对课堂教学中的这些突“变”,教师的适时介入与巧妙点拨,必然成为课堂的文化风景与艺术享受。如,携领而顿式点评,即从学生顺畅的回答中拎出几个关键词,一线串珠,简洁明快;顺势纠偏式点评,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不是立即踩刹车,而是顺着惯性做一个柔性拐弯,在悄无痕迹中呵护童真;追问探究式点评,面对学生正确的回答,不妨多加几个“为什么”,抑或“能否说得更具体一些”,这是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关键,使得学习进程变得崎岖而学习细节变得更加饱满;趋同求异式点评,当同学们的理解趋于相同之时,不妨杀个回马枪或急刹车,学生常常在“有不同意见吗”“还有什么补充”的提问中,体验高峰思维的快感,这是发展学生“心语”的有效方法。
3. 精当的媒体支持。在“互联网+”这样的信息时代,技术支持对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课题。尽管技术并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但是不可否认媒体技术对儿童学习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语文课堂中媒体支持的“精当”就在于“真需要”,并利用媒体的交互性“更容易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建构新知识。”比如,在学生续写《桥》的结尾时,配以悲壮的轻音乐,有效延展了文本的意境空间,激活了学生“心语”因子,言语表达自然达到了真情流露。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