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影
【摘 要】慕课引爆了由教学模式嬗变到教学理念更替、课程设计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局限、以协作式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探索式学习过程等方面的革新。其教育技术的嬗变表现为:共生思想在教育技术领域萌生与契合、促进教育技术服务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等。催生了对教育技术学科深度思考包括:共生理念中技术与学习融合的范式凸显、积极搭建慕课云服务平台和探索学分认定机制、坚持依托资源的可用性推进课程开发和学习设计、创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等。
【关键词】MOOC;开放教育资源;文化共生;教育技术学;嬗变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7007903
一、慕课(MOOC)的缘起
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查尔斯·韦斯特(Charles West)提出了“开放式课程”计划(OCW),并且在《时代》杂志发表声明宣布该计划正式启动; 2002年7月,“开放教育资源(OER)”的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召开的论坛上首次提出,认为“开放教育资源是指那些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来向有关对象提供的可被自由查阅、改编或应用的各种开放性教育类资源”;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了OER的定义:“开放教育资源(OER)”是指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素材,人们在教育、学习和研究中可以自由、开放地使用和重用这些素材。”
2008年加拿大学者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与布莱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首次提出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概念。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英文缩写“MOOC”)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当今的课程领域。2011年秋,斯坦福大学的学者塞巴斯蒂安·斯伦(Sebastian Thrun)开设了一门名称为“人工智能导论”的网络课程,这给全球190个国家的十余万学习者带来了巨大的助益。
2012年1月,斯伦创办了Udacity公司;随即,2012年4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和安德鲁·吴(Andrew Ng,又名吴恩达)共同创办了Coursera在线教育公司;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也联合创建了edX。自此,Coursera、edX和Udacity这三所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教”与“学”两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不仅将原来封锁在各个象牙塔里的课程移位到互联网平台上,更重要的是为所有学习者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完成了从“课程资源”到“开放课程”的重要蜕变。由此2012年被《纽约时报》誉为“MOOC元年”。[1]
二、慕课(MOOC)——我国传统教育与技术改革的引爆点 1由教学模式的嬗变到教学理念的更替: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新型教育平台最先惠及的往往是那些已经拥有多数资源的“赢家”,这会日益加剧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在青少年时期强化学习,随后通过公司培训加以补充,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正在逐步失效。以慕课为代表的、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多种类型优质在线教育服务的革新显示了如何交织工作和学习。注重“元认知”将帮助学习者日后更好地提升学习技能,但最大的改变是让所有人都能通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常态化地进行学习。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已经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课程设计推陈出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重构网络课堂文化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MOOC主要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于教学领域。引入混合式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在混合式课堂里,推行“MOOCInside”混合模式进校园、给成绩、认学分。以本校教师为主、经常性线下互动、主讲教师适时及适度参与的翻转课堂,通过加入慕课课程、引入慕课资源重组课程以及结合本地资源优势自建课程等本地教师参与的方式,构建混合教学模式,促使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中的问题解决是一种对知识的回顾和重新认识的行为,既依托于自主学习的经验,也依赖于人际交互行为。[2]可见,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效的人际交互活动会提高慕课内部含氧量,促进慕课学习的有效性,重构网络课堂文化。
3学习过程的革新:以协作式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探索式的学习过程
由于网络本身具有互动的特性,所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并不会冲击现有的密切的物理互动课堂教学存在的价值,而是注重展开协作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多样的载体及艺术特色鲜明的呈现形式,进行结构化知识和微课化主题的特色设计,强调教授与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同时,顺应移动化的时代潮流,推进移动MOOC学习活动交互设计,中国大学MOOC也推出了应用于iOS和Android 系统的移动App,只要是中国大学MOOC注冊用户,在平台上的学习都支持多终端同步。即使出门在外,只要有手机,一样可以在中国大学MOOC App上浏览、选课、上课。
三、慕课(MOOC)时代教育技术的嬗变
1文化共生:共生思想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萌生与契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世纪80年代,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共生的思想》一书中,将其共生思想阐述为: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等。[3]摆脱静止的观念束缚,从历史长河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的视角进行分析,技术早已经不仅仅是是一种单纯的学习工具,它承载着知识的更替与历史文脉传承的使命,更迭了原有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者的思维潜意识,完成了由学习过程向学习关系渗透的转变,正在催生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激励了学习者与技术环境共同成长。信息社会中技术与学习融合的范式正在从“精炼共享”走向“文化共生”。[4]共生思想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萌生与契合,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与学习融合过程中的不断凸显,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技术特色:教育技术服务能力飞跃、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通过全球的教育普及,做好幕课学习者的技术性和服务性支持工作,帮助学习者可以常态化地进行学习,达到教育技术服务能力质的飞跃。MOOC授课团队包括该课程的主持人、主讲教师、教育技术服务人员和助教。授课团队需要协力进行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比如: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讨论、学生答疑、教师批改作业和审核、组织考试等工作。学校应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供教育技术支撑和服务。学习设计师作为主要的教育技术力量,通过利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心里状态进行精确分析,来协助教师团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其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最终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课程资源与学习途径,建立因人而异的学习目標,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四、由慕课(MOOC)热引发的对教育技术学科的思考与展望 1共生理念中技术与学习融合的范式凸显
在教育技术与学习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技术观大都表现为“精炼”的范式,这往往是基于优化的思想内涵模式。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值得关注和深入思考的是学习中的技术将由“精炼”范式转向“共生”范式,这一变化也得益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共生”的内涵表现为:虚拟技术与现实技术的共生、人与媒体社会化的共生、多元信息的共生。“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新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育理念成为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互相促进”。[5]
要实现技术与学习融合的共生,一方面是领悟学习中技术存在的必然性,MOOC是一种新型开放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重构的网上教学课程,具备短教学视频、作业、测验、讨论、考试等完整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学习者从思想上树立对学习资源的认同与尊重意识;另一方面是在具体信息技术层面强化对既有资源与文化形态的保护与运用,使在线开放课程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2积极搭建慕课云服务平台,探索学分认定机制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需自主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促进课程应用,加强组织管理。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利用这些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MOOC课程资源和有效的应用数据共享,这样,一方面有效缓解了教师多平台开课带来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营建开放和谐的网络课堂,促进了“教”与“学”两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搭建MOOC平台不能盲目效仿他国经验,要立足我国国情,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推行云服务等策略构建专属的MOOC应用中心,避免高校一味地构建规模不足的小平台,造成资源利用率低、消耗大的不利影响。鼓励软硬件兼备的高校积极探索构建高校内部或高校之间具有考核标准的慕课学分认定机制,从而达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
3坚持依托资源的可用性,推进课程开发和学习设计
通过进行有效的课程开发,加强学习资源建设,提倡因材施教的学习设计。一门MOOC运行8—10周,每周(UNIT)6—8个知识点(KEY),每个知识点5—18分钟,传统32学时课程,制作成MOOC后其学习时间为为400—600分钟,一门MOOC课程的学习时间以10—20小时最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一方面要保障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及完整性,即强调从教材、教案、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堂教学到课后评价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充分展现学习者学习体验和参与的有效性、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鲜明的艺术特色。所以,MOOC的出现不仅为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师生互动提供了机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由“内容共享”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化,完成了从“课程资源”到“开放课程”的蜕变。
MOOC倡导利用独特的课程开发方式达到有效的学习设计的目的,注重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多样的载体及艺术特色鲜明的呈现形式,进行结构化知识和微课化主题的特色设计。这种有效的学习设计有别于以往的精品课或者视频公开课仅仅把课程内容传到网络上,强调资源的共享性,而忽视了资源的可用性,忽视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参与的有效性,缺少有效的课后评价环节等。“慕课”的存在,开辟了正规课堂学习之外的另一种学习途径。
4创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承担推动我国慕课发展的独特作用,创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从国家需求体系出发,立足“科教兴国”的战略,坚持“服务教育”原则,深刻研究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功能,最终真正达到 “教育互联网”转变为 “互联网教育”的目标。[6]
其次,坚持科技创新原则,注重MOOC的课程设计与信息技术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建新型教与学的模式,培养学习者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有效的课程设计开展自主、探求、协作式的学习,通过这种课程设计与优质的信息技术资源深度整合的方式,创建新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服务模式。
再次,注重公共服务领域的业务拓展,针对企业与行业进行服务定位研究,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商业与运行机制,积极营建可复制的模式。
最终,立足运营和服务模式的独特创新,创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Pappano,L.(2012).TheYear of the MOOC[EB/OL].[20140602].http://www.nytimes.com/2012/11/04/education/edlife/assiveopenonlinecoursesaremultiplyingatarapidpace.html?pagewanted=all.
[2]杨满福,焦建利.大教学、大数据、大变革:edX首门“慕课”研究报告的分析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4(6):34.
[3][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聂竹明,张舒予,姜淑慧,朱永海.文化共生:技术与学习融合中的范式凸显[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4.
[5]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5):19—24.
[6]郑庆华.互联网教育与公共服务体系[J].中国远程教育,2015(4):35.
(编辑/樊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