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旸
這算是童话般的结尾吗?算是吧,可它有着如此之多的现实蹉跎,或者也不是吧,但难道连这样的爱情都还没资格被称作完美吗?
“我想和你一起变老。”“我已经老了。”有哪句情话比这更浪漫,又有哪句情话比这更残忍?
爱情到底有没有正确的形式?门当户对还是青梅竹马?或者换句话说,爱情能否用“正常”和“异常”来界定?姑且不论性别取向,只说年纪悬殊和阶层差异如果过大,似乎都令人侧目,任何一种文化中大都如此,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简单地总结,《一夜到永远》讲述的就是一个老少恋的故事,一个女人和一个比自己年轻20岁的男人邂逅、相恋,面对世俗的质疑目光,面对周遭的文化压力,到底该如何抉择的故事。
拆解掉这个故事之后就能发现,它近乎一种童话的变体,一段与世俗对抗,超越偏见的爱情——一个靠打扑克为生的浪子邂逅了一个中年女科学家,一个风流不羁,一个按部就班,无论年纪、阅历还是成长背景,看起来两个人都不可能真的走入爱情。他们的一夜缠绵不过是两条奔赴不同方向的直线偶然相交于一点,之后,原本应该分道扬镳,但谁成想两条直线开始缠绕。
这个故事一边展现着动人的爱情,一边展现世俗人心、偏见与执念,同时一点也没有隐晦地展露着真相——即便是再浓烈的爱也终究无法稀释某些人性困境。
女人的感情完全是私事,但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心里都默默涌动着禁忌,即便欧洲的文明开明又包容,即便法律与此无涉,但人心内的藩篱一直坚不可破。很多人把这种“老少配”的爱情当做某种需要挤眉弄眼对待的事情——觉得各方一定各有所图,图财,图色,近乎一种交易。女儿第一次看到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男人在母亲房间里出没,脱口而出的就是,“你想要她的钱?”而女人的同事们则都有点嬉皮笑脸地揣度她和男人的床事。一个春心不泯,一个图谋不轨,这就是世俗人心中对这桩爱情的判决。但倏忽五年就过去,两个人像所有夫妻一样,琐碎也恩爱。按理说,所有人都被打脸,他们两人自己更该彻底接纳这份选择,但偶遇朋友,踌躇之后,女人还是会介绍,“这是我的一位好朋友”。有些障碍横亘在心里,亘古不变。
有趣的是,故事里还有几段爱情,比如,在邂逅年轻男人之前,女人和自己研究所的同龄同事在交往,那段感情是被认可和接纳的。而分手之后,那个男人娶了一个小自己很多的同事,婚礼上也宾朋云集。即便年龄差距也不小,人们的鄙视链也泾渭分明,男大于女,尚可接受,女大于男,近乎倒错。而女人在职场的升迁晋级也被刁难,在旁人眼中,她找个小男友算是某种程度上的逾矩,而在讲求规则和秩序的职场文化之中,这似乎意味着不可靠和不成熟。
而检视一圈,最令人感动的是年轻男人的父亲。他直言不看好这桩感情,但不是因为自己抱不上孙子,也不是因为年龄差距,而是因为女人对自己的怀疑和不自信。这父爱降临得猝不及防,他愿意儿子幸福,只想推动和自己年龄一样的女人更加勇敢。
有的人困在了象征里,有的人困在了偏见里,有的人困在了世俗规范里,而在这一切面前,爱情到底有多强大,又有多脆弱?
他们准备结婚,但发现男人和一个年轻姑娘劈腿,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又泄掉。你说,他们之前的爱情不坚贞吗?但是,这结实的欲望不也还是拿下一城?可这又说明什么呢?生活总会声东击西,让所有人不明就里。
《一夜到永远》当中的时间都用一句话带过,五年,然后又是五年,原本膨胀的时间被压缩地呈现之后就更加残酷,只有身处其中的人自己知道,自己被时间磨损了多少又加固了多少。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在分离多年之后,即便女人又平添了皱纹,即便男人已膝下有子。这算是童话般的结尾吗?算是吧,可它有着如此之多的现实蹉跎;或者也不是吧,但难道连这样的爱情都还没资格被称作完美吗?经历过坚强和软弱,有过厮守和撕扯,最终还能挽手融入这琐屑的世俗生活,这也算得上爱情的一桩杰作。
所以,爱情到底该是怎样的形状?所以,爱情又到底能不能用正确和错误去区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