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冷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就如同大自然本身。
在旅行中,我喜欢去看墓地。
西人的教堂往往有墓园或者墓堂。最特别的一个教堂,是捷克的人骨教堂,位于布拉格以东约70公里的小镇库特纳·赫拉。14世纪的黑死病和宗教戰争导致欧洲尸横遍野,传教士们为了安慰亡灵,带人搜集了遗骸,清洗整理后用来装饰教堂。于是,就有了这座人骨教堂。
几百年的时光,人骨并未腐朽垮塌,给人的感觉不是腐烂和黑暗,而是整洁而精致,满足了一个处女座强烈的秩序感。烛光下,人骨组成的灯架、盾牌和墙饰很是别致,甚至有俏皮之感。对于有信仰的人,无论是教堂建造者,还是这些遗骸自身,这里一定是通往天堂最近的路吧,这样的路理应没有恐怖,充满笑声和歌声。
在意大利比萨,游客们对着斜塔摆出各种姿势照相,我倒是对斜塔旁边的纳骨堂一见倾心。这是座长方形回廊建筑,白色大理石,镂空式大窗格,阳光随意泼洒进来,仿佛一曲轻松的小步舞曲。
其实要论西方教堂陵墓,位于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的美第奇家族陵墓是最伟大的,没有之一。这里所有雕塑都出自米开朗琪罗之手,虽然没有完全完工。面对以《昼》《夜》《晨》《暮》命名的四座雕塑,会觉得从大理石中诞生的人物充满生命的复杂和彷徨。这是艺术史上的巅峰,以我微薄的见识,不敢造次去论述和评价。
据说,佛罗伦萨诗人乔凡尼·巴蒂斯塔·斯特罗茨见到《夜》后,写下了一首热情的诗:“夜,为你所看到妩媚的睡着的夜,那是受天使点化过的一块活的石头;她睡着,但她具有生命的火焰,只要叫她醒来——她将与你说话。”米开朗基罗读后殊为伤感,用另一首诗作了酬答:“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罪恶与耻辱,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于我是最大的快乐;不要惊醒我啊!讲得轻些。”
米开朗琪罗本人的墓堂,却没有这种百转千回的感觉。他的墓位于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与但丁、伽利略、马基维利、罗西尼等同居一室,墓雕由他的学生瓦萨利设计。我一直在想,瓦萨利在设计的时候,是不是压力山大,弄得不好,老米会从石棺里蹦出来大骂这是神马破玩意儿吧?估计瓦萨利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本着中规中矩不出彩也不要出错的宗旨,替老米刻了个胸像,以及三个人物雕像,分别代表老米在绘画、雕刻和建筑上的艺术成就。看上去,真的蛮平庸的。不过也不要紧,梵蒂冈西斯廷小堂,在末日审判的群像中,老米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悄悄留下了自己的自画像。
我的一位好友是作曲家,她曾独自一人去拜访在奥地利的莫扎特墓,坐了很久,跟墓主对话,她说:“你知道吗,因为你,造就了我的音乐人生。”
作为一个更倾向于无神论的人,我常常觉得,墓园其实是为了生者而设。亡者已经烟消云散,无知无觉,是荣光大葬也好,挫骨扬灰也好,都没什么区别。是生者需要这些,来弥补失去和抚慰伤痛。当人们站在一块实地上纪念凭吊时,才能确认那些过往真实存在过,也才可以更镇定地面对每个人终将面对的命运。
我所见过世间最美丽的墓,是奥黛丽·赫本的墓。
捷克人骨教堂内景。
瑞士莫尔日是一个安静的小镇。奥黛丽·赫本最后的居所。只知道她的墓在小镇附近,但不知道在哪个方向,于是跑去问路边三个老人。
三个老人很和气也很热情,只是他们完全不懂英语,我们完全不懂法语,欢快地聊了半天,谁也不知在说啥,彼此唯一听懂的就是奥黛丽·赫本这个名字。同伴祭出手语大法,做了个睡觉的姿势,又做了个掩埋的姿势,老人家们恍然大悟,其中一个指着一条街的方向,往前一伸胳膊划了条直线,又使劲画了个圆圈,然后做了个斜上方的示意。我们还是有点茫然,他只是反复做这几个动作。我们只好假装完全明白了,顺着他指的方向先走着。
走到路尽头,我们俩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圆圈是环岛,环岛过去就是来时汽车上看到的那个小山坡,斜上方自然就是爬上这个山坡。墓园就在那棵树边。推开低矮的木栅栏门走进去,奥黛丽·赫本墓很好找,墓地上的小天使像和墓前的鲜花是如此醒目。她的墓很朴素,只有名字和生辰。《罗马假日》的公主就长眠于此,见墓如面。
晚上在莫尔日小镇上的中餐厅吃饭。老板娘是一位华人阿姨,很亲切,我们点了很多菜,被她制止了,一再说你们吃不了。阿姨来瑞士几十年了,说80年代末的时候在超市见过赫本一次,我们赶紧问她怎么样怎么样。
虽然时隔那么多年,阿姨依然有点激动地说:“风采无可抵挡!”我跳起来说:“阿姨我们要跟你合个影!见不到赫本,见到你也好幸运。”
在《夏日走过山间》一书中,约翰·缪尔这位美国国家公园之父在约塞米蒂留恋忘返,在自然的风貌和树木花草的荣枯中,欣赏着“如生命般美丽的死亡”。我觉得,参观墓地也有如欣赏这种美。生如夏花,逝如秋叶,就如同大自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