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喜欢兰花,寄寓高洁情志

2017-07-29 13:15雷其坤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寄情眼光兰花

雷其坤

【作文题目】

张执任《兰花是否依旧》中说:“‘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中国的文人喜欢兰花,其实是喜欢它高洁飘逸的君子之风……”

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要求:不局限于张执任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思路点拨】张执任《兰花是否依旧》中写朱自清喜欢兰花,全文表现了朱自清君子之风的具体内涵。作文如果只着眼于朱自清先生兰花一样的品性这一层面来展开论证,就太狭窄,因为题目要求“不局限于张执任散文的内容”。如果推而广之,从中国许许多多的文人都崇尚高洁的君子之风的层面来展开论证,就要好得多。

花草树木本是自然之物,无所谓品性节操,但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常常托物言志,借物寓意,正如王夫之所说:“烟云泉石,花草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许多人都借兰花表达高洁的情志,兰花便有了超越自然属性的文化意义,成为君子之风的载体。“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于困顿之中仍然对子路这样说,高洁的君子之风令人感佩。屈原“纫秋兰以为佩”(《离骚》),显示其德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李白也借兰花寓高洁情怀:“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郑板桥画兰咏兰,他笔下之兰就是其高洁品性之写照……着眼于人们托物言志、借物寓意的层面来立意行文,角度不一而足:从审美的角度,论证许多物象因为人们借以寄托情志而成为具有丰富文化意义的意象,借物寓意具有含蓄之美;从修身的角度,论证爱好与志趣相关,个人喜好贵在有高雅的志趣,托物明志力求格调高雅;从人物品鉴的角度,论证可以通过人物的喜好看出人物的品性,具有高雅爱好、表现高洁情操的人是文化中的清流,有相同喜好的人容易成为知音……

【佳作展示1】

愛物寄情贵有高境界

朱晓楠

中国文人爱兰之高洁飘逸的君子之风,爱竹之立身破岩中的坚韧之气……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对梅、兰、竹、菊的特别喜爱,常常以其自喻,寄托自己的高洁品质。爱物寄情贵在有高境界。

这种境界在寄情于所爱之物中,抒发自己的志趣并恪守初心。陶渊明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然,寄隐逸之情于菊,坚决“不为五斗米折腰”;周敦颐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抒发自己的“君子之风”。所爱之物是他们志趣的寄托,是他们抒情之窗口。

这种境界也使“无情之物”有了深层的象征意义,也使此“爱”变得有深度和厚度,而非浮于表面,避免最终演变成求多求好而不求志的对金钱、物质的追求。苏轼爱竹到“一日不可无此君”的地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宁可无肉变瘦,不愿无竹变俗。

然而并非所有的“爱物寄情”都有这样的高境界,物不同,情不同,境界也有高下之分。

不同的物,寄情不同,境界不甚相同。有人爱养鹦鹉,每日以教其说话为乐,倾注无限喜爱之情,这无可厚非,他也从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但这不会对人格有什么本质的提升;相较之下,有人爱兰并寄自己的高洁品质于其中,以其自勉,却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

相同的物,寄情不同,境界也会有差别。仍以对兰花的喜爱为例,有人爱兰,每天细心照料兰花,为了能从中获得经济效益;有人爱兰,不求珍贵,但每日置于案头之上,提醒自己应守君子之风,不做小人之事,如此一来,境界高下不言而喻。

古代君子因兰之君子之风而喜兰,自然境界颇高,而当下我们若因兰之香气或外形而喜兰,而后渐渐从中生发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也并无不可。学习朱自清先生的静心观察,发现身边文静却无限美丽的“梅雨潭”;阅读古典,领略古人的高雅志趣、高尚品格和不懈追求。或因君子之气而爱兰,或因坚韧之气而喜竹,一切因人而异,但爱物寄情才能使其有深度而不浮夸。

通过爱高尚之物寄托高尚之情,以成就自己的更高境界。

[点 评]本文以中心论点作为标题,态度鲜明。先论证高境界的爱物寄情让人与物相得益彰,陶渊明、周敦颐、苏东坡的事例都很典型;再论证爱物寄情境界有高下之别,爱好不同的物,境界不一样,就是爱好相同的物,境界有不相同,从而突出爱物寄情要追求高境界。作者看法辩证,文章思路清晰。

【佳作展示2】

被人喜爱,因有内涵

方雅晴

张执任说:“中国的文人喜欢兰花,其实是喜欢他高洁飘逸的君子之风。”的确如此,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没有文人的雅趣,他亦会向高洁的兰倾注他的目光,这都是因为兰有着自己的意蕴和内涵。

兰的内涵是什么?那就是它姿态气度所展现的君子之风,一种不凡的精神,这种内涵所体现出的让其超旁物的美,让它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其实不止于兰,只要是有内涵之物皆会招人喜爱。亦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菊的傲骨凌霜,或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的高洁不凡,甚至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野草的生命的顽强,不同的生命或高贵或卑微,只要它内在有一些值得让我们学习和向往的精神内涵,我们就不会吝惜我们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植物所体现的内涵是被观赏者所赋予的,它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人类,这个有能力主宰自我改变自我的生物,内涵却取决于自己。同是人,面对一个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和一个凶神恶煞的地痞流氓,我们向来喜欢前者。这是因为他的气度他的涵养,他的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大国工匠被我们所追捧,为什么?是因为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那种能在如今喧嚣社会静心投入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的精神是他们的内涵。《中国诗词大会》的武亦姝,她应对飞花令时的惊艳表现,面对难题时的淡定从容,她的文化涵养和不凡气度就是她的内涵。这些内涵怎么来?自己修来的。人生下来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懂得学习,懂得静心投入,懂得积累沉淀,这种令人敬佩的精神内涵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终有一天展现出其不凡的光彩,被他人所发现,被他人所喜爱,甚至是成为他人努力学习的方向。

想要成为一个被人喜爱的人,便要做一个有内涵的人。正如哲人曾说:“吃饭是为了活着,人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当我们去追求一些超越“吃饭”之事,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不再空虚,去充实自己,丰富、提升自己的内涵时,我们的人生就会展现不一样的光彩,如兰一般,受人倾心喜欢。

[点 评]着眼于兰花因为被人赋予君子之风而广受喜爱来立意,强调内涵的重要。先从物的层面展开论证,由兰花推及菊花、莲花、野草,引用妥帖;再从人的层面强调内涵的重要,大国工匠与武亦姝的事例也都恰当。由物及人,顺序合理,符合逻辑。

【佳作展示3】

审美的眼光

曾 琢

中国的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君子之友。譬如兰花,认为有“高洁飘逸的君子之风”。也许有人质疑,认为兰花只是自然之物,所谓君子之风只是人们的附会。殊不知,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万物,使人受益良多。

朱光潜《谈美》中说,对同一棵古松,不同的人持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等不同的态度来看,“知觉”便会有所不同。要持美感的态度,有审美的眼光,才能调动自身的情感与物相融,获得审美的愉悦。

审美的眼光,让物不再只是物,而是寄托情感的载体。魏晋南北朝时的士族高士寄潇洒飘逸之情于竹林;李白寄胸中的豪迈于酒和月,“对影成三人”;李清照则寄孤苦飘零、家仇国恨于黄花。如果让他们失去审美的眼光,看竹仅为茫茫青绿,看月只留一片白光,看菊无视其堆积满地,那么内心的情感该如何表达呢?物不能与人交流对话,但正因如此,人们才能将自身的情感注入其中;物非永恒,却以“情感的载体”代代流传。审美的眼光,让人们的情感可以自如的表达和记录。

审美的眼光,让心灵变得纯净。余秋雨在《夜雨诗意》一文中,尽述雨的蕴含意义:在逼仄的空间里,夜雨不再是人们常常联想到的喧嚣、烦扰,而是成了一种慰藉。作者以美学的态度对待夜雨,竟使它成为了使心灵沉静、纯净的源泉,让作者的灵感、文思变得更加细腻可触。审美的眼光,让眼前的一切排去浮华杂乱,只留下属于人们内心的真正的情感。人们追求美感,从而获得纯净而轻松的心境。

审美的眼光,并非无视伤痛与黑暗,而是在经历过这些之后,给予人警醒与鼓励,重树信心,重新站立。就如法国恐怖袭击之后,人们带上玫瑰花悼念死者,玫瑰的美在伤痛后显得更加珍贵与清晰。拥有这样一种审美的眼光,使人们以“美”与“恶”相对抗,坚信“美”终究会战胜“恶”,让美带来的幸福在人们心中永远存留。

审美的眼光,带来了抚慰人心的力量。拥有它,幸福不再是遥远的幻想!

[点 评]作者从审美的角度立意行文。引用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态度》突出审美眼光的重要,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条分缕析,层层推进,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猜你喜欢
寄情眼光兰花
不忘初心,以“版”寄情
兰花
兰花鉴赏
寄情于人、事、物、景中
心态决定眼光
看医改 医患各有眼光
想着孩子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