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

2017-07-28 23:40建赞赞
神州·中旬刊 2017年5期

摘要: 我国国民经济在近三十多年来有着高速的发展,但由于长期实行了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文化存在差异,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东、中、西部三类地区财政状况相差很大。财政状况的差异导致了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明显的省市区差异。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均衡;中部塌陷;生均教育经费

以“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分化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东部的“发达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第二层次为中部的“欠发达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第三层次为西部的“不发达地区”,包括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不同层次的地区,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差距也是层次明显。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明显,加之近十多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而呈现出“中部塌陷”的现象并且此现象愈来愈明显。以对教育投入中最具有可比性的生均事业费进行比较分析,2015 年,我国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西藏(25750.22元)、北京(23757.49元)、和上海(20688.35元),后三位分别是河南(4575.27元)、河北(6752.72元)和广西(7061.36元);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居前三位的分別是北京(40443.73元)、天津(28208.67元)、上海(27636.22元),后三位分别是河南(7262.97元)、贵州(8704.94元)和广西(8745.99元)。显而易见,各省市经济实力的差异是导致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也最主要的原因。

以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河南省为例,河南是农业和人口大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虽然教育财政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教育投入总量仍然较少,生均教育经费和全国平均值相比差距较大。据统计,目前,河南教育人口为2600多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还多,2015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为24482.1亿元,河南为1150.64亿元,相当于全国的4.6%。也就是说,河南省以不到全国5%的教育经费负担了全国约10%的人口的教育。

下面采用生均教育经费来做具体的对比说明。我们选择2010—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如下面的图表所示,各地区之间中小学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比情况如下:(见表1、表2)

从下面图表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5年间,小学生和初中生生均经费极值比都有所缩小。但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绝对数量来看,河南、贵州等中西部贫困地区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还远远落后。地区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平衡现象依然非常严重。

2010年的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北京是最低的河南的7.38倍,2015年的绝对差距达到了21174.95元。数年来(图表中没有体现出来的2010年之前亦是如此)河南一直“稳居”倒数第一的“宝座”。尽管近几年极值比有缩小的趋势,但是由于绝对差过大,河南不仅远远不及全国平均数,和倒数第二的差距也非常大而且在继续扩大。比如,2015年小学生生均经费倒数第一的河南(4575.27元)比倒数第二的广西(6752.72元)还少了将近二分之一(2177.45元)。由于财政薄弱,在省内许多地区仅能保持教师基本工资的发放,而对于教育设施的改善、教育质量的改进、教育资源的调整等往往是力不从心。

参考文献:

[1] 陈丰.基于财政视角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4

[2] 李晓菲.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研究——基于教育均衡化视角.[D]2013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3] 毛学松.对当前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新思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4

[4]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 根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 / OL] http://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 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作者简介:建赞赞(1979.4),女,汉,河南省灵宝市,河南科技大学,硕士,商务日语方向与异文化交流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