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技术和其相关注意事项

2017-07-28 04:49王锐
魅力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带电作业

王锐

摘要:针对目前变电检修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文章分析了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局限,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即注意事项。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研究人员可从带电作业、接头发热以及紧固压力控制工作的注意事项入手,来达到变电检修技术应用的真正效果。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带电作业;接头发热;紧固压力

0.引言:

变电检修技术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关键,然而,实践应用过程中却存在检修目的不明确、设备使用落后以及检修内容记录不全面等问题。为此,研究人员应在明确其在系统中作用价值的情况下,找出实践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是实现当前现代化经济建设目标的关键,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变电检修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作用于实践,从而降低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可能带来的不稳定问题。

1.研究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的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检修技术具有复杂性特点,这从电力检修工作中的变电设备检修技术应用可以看出。随着电力系统市场环境与用户需求的日趋复杂与扩大,对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质量与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变电检修技术的作用效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研究人员应在明确变电检修技术应用局限的情况下,制定出实践应用的注意事项。这是推动电力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以作用于实践[1]。

2.变电检修技术应用局限

2.1检修目的不明确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开展存在误区,即并未明确检修工作目的,这就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针对性。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为:变电维修工作开展人员存在懈怠情绪,致使,检修结果误差超出规定范围,从而为后期的变电系统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2.2设备使用落后

我国具有南北方现代化经济建设不均衡的特点,这体现在方方面,如变电设备的使用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些落后地区使用的变电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年限与超负荷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成本,还要加大运行使用过程的危险性。

2.3检修内容记录不全面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使得工作内容并没有按照要求落实到位。这是由于相关技术人员并没有全面认识到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程序导致的,当维修记录结果不准确,后期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与维修时间就会受到影响[2]。

3.变电检修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3.1带电作业

由于变电检修技术应用过程中带电环境是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因此,必须安排技术水平过硬的人员要进行操作实施。即通过对操作人员制定考试制度,必须在合格后才能从事变电检修工作。对于作业操作所处的气候条件,不能在极端天气下进行作业。这里的极端天气包括:大风、雷雨天气或是强降雨等。辅助带电工作的设备工具,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进行使用,否则,就会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3.2接头发热

变电系统的接头发热是一种处于严重程度的安全隐患,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控制,就能造成严重损失的电力事故。研究表明,造成变电系统接头过热问题出现的原因为,设备制造工艺欠缺、系统电路中存在短路厚实其他电力故障。因此,在实际变电检修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变电系统的运行记录与运行状态,即对过热点的最高与最低负荷电流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接头发热故障原因分析的准确性。此外,对于此隐患程度的判断,可根据接头的变形程度来作为依据。如果接头因温度过高而出现严重变形问题,则要通过更换导线和线夹,来进行处理。对于一些硬母线接头因发热而出现严重烧伤的问题,应通过及时更换铜或铝的接触面,来避免电阻持续上升的问题出现。

对于变电设备故障的诊断,应优先采用预防性诊断,来将故障控制在隐患之前。具体来说,就是采用综合法诊断与比较法诊断,来强化作用效果对其的影响。对于综合法诊断来说,就是将数据收集起来与系统知识库进行对比,以获取诊断结果。而比较法,就是将此次获取的变电检修诊断结果与以往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如差别过大,则证明,设备运行存在异常。反之,则证明设备运行良好[3]。

3.3紧固压力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检修系统中,运行可能出现接头连接螺栓松动问题,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短路现象,这就降低了变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情况,很有可能是由于变电系统中接头连接螺栓没有拧紧的原因。例如,在通常情况下,变电系统中铝质母线运行过程的弹性系数较差。如果所处的运行环境压力较大,螺母就会超出铝质母线的弹性使用强度,从而导致材料出现变形或是隆起问题。而且这一变形隆起的作用,不仅会增加电阻,还会降低设备运行的耐久性。因而,变电检修技术人员要通过紧固压力,来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松紧范围。否则,就会出现过劲或是过松问题,从而导致变电系统的运行出现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变电系统中接地德引下线问题容易引起锈蚀现象,因此,要及时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手段,来提高技术应用的效果。对接地的引下线进行同样宽度的黄绿间隔条纹漆进行涂刷防锈处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地面往往存在着人工电场及自然电场,这些电场存在强大的干扰性,因此,可以应用直流伏安技术,将电流增加到10A。而对于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状况,需要我们运用接地网和接地引下线及直流电阻值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使变电检修技术有效作用于电力行业变电系统中,研究人员应在明确技术应用局限的情况下,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即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控制变电检修工作中的内容方法,来提高技术应用质量。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系统对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需求,从而缓解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电力系统的运行壓力。

参考文献:

[1]王春辉. 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注意事项与建议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0):75.

[2]訾经纬. 变电检修技术及其相关注意事项探讨[J]. 企业技术开发,2014,(26):10-11.

[3]时勇. 试论变电检修技术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J]. 山东工业技术,2013,(15):82+88.

[4]吴俊俊. 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的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1):120-121.

猜你喜欢
带电作业
5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
浅谈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10kV配网带电作业中新型轻质化带电作业操作杆的应用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500kV超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5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隐患与防护
10kV配网带电作业绝缘斗臂车专用照明设备的研制
10kV配网带电作业绝缘斗臂车专用照明设备的研制
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