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靖瑶
摘 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从而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但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也滋生了许多的问题,影响了城市的和谐发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智慧城市这一新的发展模式顺势而生,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简单分析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以及内涵,阐述了智慧城市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又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作了相关探讨,最后对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发展与建设进行了探究,旨在使城市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2008年,IBM为了在全球化趋势下,寻求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新的发展动力提出了“智慧地球”,这是智慧城市的起源,其思想主要是使最新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利用先进技术构建一个崭新的世界。在随后的一年,又提出了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建设“智慧地球”的前提,在这之后,又提出了“智慧城市在中国的突破”战略。与此同时,智慧城市逐渐被人们熟悉起来。广义上来说,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为基础,依靠全新的信息智能技术来实现多网的融合,他的这一新型城市模式和城市形态以发展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主要内容,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狭义上来说,智慧城市就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利用快速发展的各种新的信息技术,来解决和改善城市化进程中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在城市发展中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以及规划问题等,提升城市品味,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智慧城市涉及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但其核心内容是信息技术。智慧城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城市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及配置,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心、愉快。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区别于智能城市、数字城市,如果仅仅从信息技术的层面来认识和了解,是不全面的,信息技术只是发展智慧城市的支撑体系和实现路径。智慧城市更是综合了包括城市规划建设在内的诸多方面为一个整体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它提高了城市发展的深度,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二、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一) 智慧城市的构建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智慧城市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发展模式,影响了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对城市空间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由蔓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是十分有利的。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民众参与度逐渐提高,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信息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对于改革城市治理模式是非常有益的,对推动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改革升级以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城市规划引导智慧城市发展
城市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势必产生一些经典的、重要的、具有影响力的城市规划理论,随着时代和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理论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解决城市规划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快速发展。可能在以往的城市规划理论中有太多的理想化,和城市发展水平不相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规划理念和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是相同的,其目的都是建设各方面都和谐发展的城市。由此可见,城市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引导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的构建使城市规划更趋于现代化、合理化、科学化。这些具有影响力的经典规划理论都是构建智慧城市的理论基础,甚至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方法和思路。
(三)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的交叉关系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和城市规划二者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关系,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城市规划理论大多都重视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重视社会大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把城市经济的发展更是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而智慧城市中的城市形态和规划理念这两个方面与城市规划完完全全地重合和交叉,智慧城市和城市规划都是为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塑造城市美好形象等。城市规划理论的指导思想引导着智慧城市的发展,而智慧城市的发展则是城市规划理论的实际运用,促进了城市规划由蓝图转变为现实,二者也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城市的和谐发展。
三、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与城市规划体系的影响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找出一个适合未来城市發展的模式,智慧城市这一全新的思路和视角迎合了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这种城市发展的全新形态和模式也对城市规划类型和规划体系的创新与补充两个方面影响较大。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样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所以,智慧城市和城市规划在发展目标上是相同的,我们要对城市规划在新形势下做出必要的改革,舍弃或创新那些相对传统、落后的规划理念,制定并创新一系列的城市专项规划,使专项规划和智慧城市的发展相一致。此外,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智慧产业作为重要的方面,在其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新的产业规划类型,而新的规划类型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深入最终也会被逐渐引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去,这个引入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逐渐完善城市规划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传统、落后的城市规划如果不进行改革和创新必然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的改革与创新是现代城市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智慧城市的发展必然要有它的专项城市规划,也肯定会改变以前的各种城市规划,比如之前的交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等,都要求对之前的各种规划围绕智慧城市而作出新的改变。
(二)对城市规划者的影响
智慧城市的规划就目前来说还是一个长远的事情,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刚刚起步,还都处于摸索阶段。智慧城市的规划体系与学术研究还是空白,全世界范围内还找不出一个完全综合的成功案例可以参考和学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者要想做出科学、合理以及具有实践性、指导性的智慧城市规划就需要经受巨大的考验。城市规划者在编制规划时要能够融合多个学科,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交流,创新工作模式,尽可能地走到社会大众身边多倾听社会大众的意见,并进行思考、总结和整理,制定出科学、合理、实践性强的城市规划方案。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规划者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城市规划机构来说也面临新的挑战,所以,城市规划者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業务能力,不断学习先进知识和先进理念,具备现代城市规划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城市规划机构也要进行必要的内部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
四、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
智慧城市是集技术、管理、政策三维一体的创新有机整体。智慧城市的规划本质是塑造具有良好生态系统、空间布局井然有序、社会大众重视环保节约、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具有积极文化精神,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建设也趋向于智慧化、信息化。具体的实施中就是利用智慧城市的相关理论,把智慧理念运用到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城市规划创新,并以智慧化的信息技术分析城市发展现状,编制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以下从城市规划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智慧城市下城市规划的理念创新
1.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城市规划的发展建设中
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大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城市大众也逐渐重视城市环境的质量,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智慧城市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题,但是,在现实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规划者对城市发展方向作出更好的预测,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规划时制定出相关的改善策略,满足人们的各种城市需求。因此,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要从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短期利益,把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城市规划的发展和建设中去。
2.深入“以城市大众需求为中心”理念
深入落实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大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是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也是其发展的根本目的。然而,在很早的时候我国《城乡规划法》中就提出了以城市大众的需求为中心的观点。但是现实和理论总是有一定的差距,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相关智能工具进行分析进而整合,对未来城市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使城市大众各方面需求最大化地得到满足。
(二)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实践创新
1.规划依据
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体系的落实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这些法规政策的出台可以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都以智慧城市为城市发展方向,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也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地对城市规划进行创新和调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城市规划也亟需政府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法规,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据,使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有法可依,保证城市规划的规范化。
2.规划编制队伍
智慧城市下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需要提高规划编制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机构的人员大多是以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为主,缺少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新型城市规划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城市规划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之符合新型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城市规划机构还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复合型技术人才,把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和能力与引进复合型技术人才作为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两个方面,确保城市规划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艳红.智慧城市的建设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河北工程大学,2015.
[2]丛平.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评述[J].环球市场,2016,(15):78.
[3]邓毛颖.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规划[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49-56.
作者单位: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上海杨浦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