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伟
摘 要:徽州古建筑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等因素创造了中国传统的美学价值。砖雕作为古建筑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手段,也体现出具体的艺术特色。以徽派古建筑中的砖雕艺术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徽州砖雕的历史及发展进程,通过美学的视角展现砖雕在古建筑装饰外在形式之中的传统文化美学内涵和精神气质,从而品味徽州砖雕和谐美、形式美、寓教美、实用美、趣味美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徽州;砖雕;美学价值
砖雕,作为一种特殊艺术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的表现形式相结合,通过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情感、精湛的艺术工艺手段与设计等,在中国古建筑的艺术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砖雕与石雕、木雕并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三雕”,作为古建筑上一种职能重要的装饰性手段,其制作工艺是以青砖为基础,在青砖上进行创作雕刻,展现出山水、人文、花卉等描述性图案,其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寺庙、民居建筑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
徽派古建筑中的砖雕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些美学价值的艺术特点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交融,并有机地形成了徽州砖雕艺术的美学整体。通过对砖雕艺术创作的深入研究和利用,为现代的建筑艺术特色提供了深刻的现实美学价值和借鉴。
一、 历代砖雕发展概述
早在秦代就出现了著名的秦砖,秦砖的出现让砖雕艺术得以发展和进行。春秋战国时期的砖雕主要使用在陵寝和墓室之中。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标志着砖雕艺术在中国发展史上走向成熟。魏晋南北朝期间,因当时政策的推崇,佛教、道教等宗教建筑快速兴起,使砖雕得到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和载体。唐宋时期的砖雕盛极一时,逐步成为了社会等级象征以及砖雕艺术高峰时期。明清时期砖雕艺术融入民间,跃于巅峰,应用广泛。近代时期砖雕中西融合,呈现低迷的态势。
砖雕因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生活特点的不同,在各个地方的艺术特征也不同。北方的砖雕构图大气、装饰纹样多样,雕刻手法浑厚质朴,体现出浑然天成的粗犷风格。岭南一带的砖雕艺术在艺术手法上强调自由,题材内容要求丰富,民居风格趣味浓厚。在中国的砖雕艺术流派中,徽派砖雕的发展最完善、成就最高。
二、徽州砖雕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徽州砖雕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地区,包括我国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及婺源县等地。它的风格和造型主要体现在传统民居、祠堂、庙宇、牌坊等建筑实物中。直到今天,徽州地区仍有大量徽派古建筑遗迹存在,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城镇和村落。
自宋代以来,随着徽商及徽商文化的兴起,建造祠堂、园第,成为了当时徽州的主流。经过一大批民间艺术家和工匠师的辛勤雕刻与创作,使得徽州砖雕艺术精益求精的艺术风格得以展现,从而促进了整个徽州文化的繁荣昌盛。到了明代,在朝廷大力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徽商及徽州文化也进行到快速发展的时期,砖雕艺术继續跟随徽州文化得以发展。清朝时期,徽州地区社会政治、自然经济在相对稳定中持续发展繁荣,徽商文化从此走向历史的高峰。尤其在清中后期,侈靡之风曾盛极一时,徽州砖雕在设计和工艺技法中体现了注重繁文缛节,追求富丽典雅、绚丽多姿的特征。清末至民国初年,徽州砖雕艺术己处于鼎盛时期,砖雕艺术呈现出细腻复杂、富丽精妙的特点。
徽州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审美文化特征,其生动的装饰形象、精湛的手工工艺、高超的艺术形式以及巧妙的手段与徽派建筑内外空间融为一个整体,共同展现了灿烂辉煌的徽州建筑文化,造就了徽州砖雕自然、古朴的艺术特点,从而成为砖雕留存至今,影响深远且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砖雕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
三、砖雕艺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一)砖雕艺术的范围与题材
徽州砖雕广泛地用于古老民居、祠堂、牌楼等建筑物的门楼、门楣、屋檐等处,砖雕的运用让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大方。砖雕的题材范围也非常广泛,主要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包括神话故事、戏剧人物、飞禽走兽、花草鱼虫、吉祥图案等,几乎无所不包,并具有浓郁的民俗风采。
(二)砖雕艺术的材料与制作
砖雕成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30多个环节。首先是烧出青砖就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肧、凉肧、入窑、看火、出窑九道工序,再经过打磨、勾勒、凿、画面层次,最后再根据轮廓进行雕刻、局部细化、图案凸现等一系列的制作工艺。
(三)砖雕艺术的风格与特色
砖雕在不同历史时期也逐步发生演变,宋代时期砖雕简朴、自然、明朗。到了明代逐渐、端庄、浑厚。清代则注重繁缛的细节表现,追求一种富丽高贵、多姿多彩的鲜明装饰艺术特征。民国初期又呈现了细腻典雅、美丽精致的艺术特点。
四、徽州砖雕中的美术价值分析
比利时艺术家格里森在Chinese Architecture 著述中写道:“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中国建筑是中国人思想感情的具体表现方式,寄托了他们的愿望,包含着他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国人也在他们的艺术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征和理想。”徽州古建筑中的砖雕是有着丰富的美感表现的,其主要美感形式来自于对人们对于选材、形式、色彩、使用、教育等美的方面来体现出砖雕的美学价值,使徽州砖雕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和谐美
东方美学有“道法自然“”的悠久传统,道家创始人老子就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以审美的“复归于朴”来使天下太平。徽州老建筑上的砖雕作品一直保持选择其天然质地,很少用涂饰的方法,坚持自然材质的天然纹理和其原始的色彩。如门楼上的砖雕无论雕刻得如何精细、美丽,但从不用色勾画,给人一种朴素、庄重的和谐美感。
(二)形式美
从形式上来看,在徽州古建筑高挑的双檐加上层层叠叠的砖雕把一个建筑物的大门装饰得气派十足、庄严典雅。同时,在建筑的空白墙面与门楼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差别和疏密对比,通过借景的功能,让墙面与建筑的室内空间相互照应,生活在建筑室内的人们更容易怡然自得。
(三)寓教美
徽州的砖雕还十分重视选择的题材,对人们伦理关系和社会教育的意义,并将此作为善、恶、美、丑的标准之一,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徽商力图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在封建社会的身份地位。因此砖雕内容形式和审美格调均自成一体,他们欲借此方式抬高自己的地位,并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对于后代的期盼及对社会道德的想法,借砖雕艺术装饰形式融入人们的意识形态,把自身的感情、情感、道德、伦理等社会形态融合在一起,把枯燥的说理和教育转化为艺术的启发和教导。
(四)实用美
徽州砖雕的这种装饰构件,在使用中处处体现着实用功能。如极具特色的徽州门楼砖雕,砖雕在门楼的地方运用的很多,人们重视门楼的门面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徽州门楼常常被自然雨雪侵蚀,使用砖雕就比木雕更加耐久和实用,在门楼的造型上,因两檐高挑的门罩最为突出,因而能够把雨水抛得更远一些,从而使得门楼减少受到风雨的侵蚀。
(五)趣味美
徽州的砖雕,似乎每一个作品都向我们讲叙着一个生动的故事,给予我们启示,给我们留下有趣的回忆,让人们在看到砖雕之后也能流连忘返,趣味十足。如蓮花,以其出污泥而不染、内空外直,象征着气节、纯洁;瓶,象征着和平、平安,它常与擂花组成图案。如瓶里装着四季花,便象征四季平安等。
五、结语
徽州砖雕艺术的美学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徽州民俗相结合的整体性传统文化,是古徽州人文环境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结晶。概括起来,徽派砖雕的美学价值有三个趋向:一是和谐流畅、统一规划的细致美;二是寓教于乐、趣味十足的象征美;三是清雅简淡、功能审美的朴素美。从客观角度来看,砖雕是历史的表现,体现着文化轨迹;而从主观角度看,砖雕是一个时期社会审美情趣的缩影,徽州砖雕无疑展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意境美,其所折射出的美学意境也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思想。
参考文献:
[1]高峰.徽州民居门罩雕饰美学价值[J].文艺争鸣,2010,(22).
[2]董黎.格里森:中国建筑艺术[J].华中建筑,1997,(04).
[3]纪敏.浅谈无锡李公祠的徽派建筑风格[J].山西建筑,2009,(25).
[4]王劲韬.论传统民居的砖雕艺术[J].装饰.2006,(02).
[5]宗华婷.徽州建筑雕刻的工艺特点及其审美价值[J].唐山学院学报,2003.
[6]杨欢.徽派建筑中砖雕的艺术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15.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